班主任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

2023-04-05 14:58董妍妍
学苑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家校双减

董妍妍

(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吉林 长春 130012)

2021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发布对小学作业管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必然会随之改变,作业管理也不例外。从这个层面出发,对班主任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进行探讨。

一、“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要求

“双减”中的“双”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二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的负担。从小学班主任作业管理工作内容的角度来看,其工作重点应是减轻小学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意见》中对有效减轻小学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这方面的工作明确了总体要求,确定了指导思想、工作原因以及工作目标。从这部分内容可以看出,小学班主任在作业管理中需要以学生为本,以教育规律为基础,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成长,确保小学生在休息方面应有的权利。同时还提到家校社协同责任,这也是小学班主任在作业管理工作中应关注的重要内容。

《意见》对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确定了具体的内容,从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层面来看,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应不断完善小学作业管理机制;二是应对小学生的作业总量进行明确分类;三是应提高小学生作业的设计质量;四是应加强对小学生的作业指导工作;五是应科学合理的利用小学生的课余时间。

综上所述,从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双减”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班主任需要结合工作实际,以《意见》中所明确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内容为基础,对涉及小学生作业管理的工作内容进行优化,进而推动班主任作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班主任在“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应关注的重点

结合《意见》对小学阶段作业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与具体内容,班主任在“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中应关注下列重点内容:

第一,作业管理机制。小学班主任应根据自身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了解学校在“双减”背景下确定的作业管理办法,关注所在学科组和年级组所确定作业结构,确保作业难度不超过规定要求。严格执行学校所确定的作业公示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小学班主任除了要遵守学校规定的作业管理机制外,还需要做好“双减”班级学生作业总量的管理与控制,包括作业调整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小学班主任作业管理的目的就是把“双减”政策落到实处,为学生减负,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

第二,作业总量。小学班主任作为整个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在作业管理方面需要对作业总量进行把关,让班级的作业总量符合“双减”的要求。小学班主任要注意作业形式是否符合要求,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注意作业时间是否符合要求,以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为例,班主任要确定作业总量是否合乎标准要求,某一学科布置作业多了,是进行删减,还是向下一日进行调整。

第三,作业设计。小学班主任除了做好自身所教学科的作业设计以外,还应关注到跨学科作业设计方面的工作。对自身所教学科的作业设计,应以学生的发展规律作为基础,分层次的确定弹性化与个性化结合的作业。在跨学科作业方面,要关注好不同学科之间的协调,发挥出作业在小学教学中所具有的优势作用。

第四,作业指导。小学班主任需要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做好学生的作业评价,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做好答疑和辅导。对于小学生来说,作业是提高他们自我管理能力的渠道,小学班主任通过作业指导,来推动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自主选择以及自我评价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进而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作业培养学生被动学习和被动人格的传统情况,让作业的布置和完成成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形成良性互动。

第五,学生的课余时间。小学班主任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工作还应关注到课余时间中学生的作业管理。要重视作业管理中的家校共建,科学合理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班主任老师需要做好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两者之间的衔接人,做好沟通,做好家校共建工作的组织者,做好家校共建的协调者[3]。具体的可以根据所在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班级的书面作业的,也应让学生按时就寝,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班主任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策略

通过上文对小学班主任在“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应关注的重点进行分析,提出以下作业管理策略:

(一)加强班级作业管理,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

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以及教育者,在班级作业管理中,要与时俱进地创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在“双减”背景下不断地优化作业管理工作。小学班级作业管理是一项复杂且多元的系统化工程,涉及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学班主任在作业管理上,除了要遵守学校的各项相关规定制度以外,还要关注自身所在学科组和年级组中作业管理的相关工作,更要关注班级的各项作业管理工作。如要严格执行作业公示与作业质量方面的工作。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提出小学生班主任要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作为小学班主任,要能把自己从困难和琐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挖掘小学生的自主管理方面的能力。从作业管理的角度来说,小学班主任要加强班级作业管理,可以发挥班级干部在作业管理中的作用。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也可以协助班主任做一些工作。班主任可以通过选举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出受学生欢迎的班干部和课代表,把作业管理的一些工作内容放权给学生们。教师还要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让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应用到作业管理活动中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应结合实际不断优化自身在作业管理方面的工作细节,发挥小学生自身的优势,推动作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控制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做好跨学科作业协调

小学班主任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对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长的管控。

小学不同年级在作业总量和时长管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这与小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息息相关。小学一二年级不能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这点小学班主任一定要严格执行。在具体的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家务劳动以及阅读的发展来推动低年级小学生的发展。小学班主任也可以通过设置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进行作业管理,以数学为例,在数学作业中加入一定的游戏活动,改变用书面布置作业的传统方式,提高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数学作业游戏化,能让低年级小学生更容易的理解数学概念,加深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可以在控制作业量和时长的基础上布置书面作业,每天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

班主任不单单要做好自身所教学科的作业量和作业时间的管控,还要做好其他学科布置作业量与作业时长的统筹与协调,确保小学生的作业总量和总时长符合要求。除了要对作业总量和总时长方面进行管控以外,还应做好跨学科作业的协调。如可以通过组织学科教师群的方式定期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作业方面的协调,以数学课“大数的认识”时,需要对某一个区域人口总数、土地面积等情况进行统计调查。通过学科教师群的讨论,还开发出风景名胜、名人事迹等方面的作业内容。

(三)加强作业设计工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小学班主任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还应加强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中应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有针对性的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需要做到作业设计本身应符合小学教学目标的要求,作业设计应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而具有层次性;作业设计应符合小学生特点,具有趣味性;作业还应满足“双减”的要求,小学不同年级的作业设计要存在区别,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具体做法,如在作业设计中应对作业内容与作业形式进行分析,剔除一些不符合教学目标,提高作业质量。

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不同的学生在个性特点、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区别。小学班主任在作业设计中应关注到这一情况,无论是对自身所教授学科作业的设计,还是其他学科的作业设计,更包括跨学科作业的设计,都需要根据小学生差异分层的设计作业。通过这种分层作业设计的方式,来针对小学生的个体差距,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推动学生的进一步成长。以设计“比的应用”的作业时,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设计如“盐和水的比是1∶100,那么盐占盐水的比例是多少?”这样的作业,通过这种作业设计来加强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认识。而对于学习能力稍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为“盐和水按1:10的比例合成了盐水,请问200千克的盐水中含有盐多少克?”。通过这样的设计,提高了学习能力稍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提高作业指导工作水平,加强家校共建作业管理

小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这就决定了小学班主任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还应关注到作业指导工作,通过家校合作来进一步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小学班主任在作业指导工作中应建议家长不要使用不同于教师教学方法辅导学生家庭作业,建议家长可以提醒小学生做好家庭作业的环境管理和时间管理。

家校共建是指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要结合起来,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发掘小学生的学习潜力。“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从这个层面出发,小学班主任应在对家长进行作业指导的基础,加强家校共建作业管理。家校共建作业管理涉及作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以课后作业为例,教师可以布置“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一作业,让每个学生在家里寻找立体图形,并把找到的物体进行记录。又如家校共建的方式可以通过微信群以及作业本等多种工具来实现。简而言之,要发挥家校共建在作业管理方面的优势,进而实现“双减”在作业管理方面的教育目标。

(五)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网课成了小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这种环境氛围下,“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也应关注到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班主任在开展作业管理的过程中,有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管理方式。班主任可以在线上设置奖惩记录表,将每一名学生的作业表现进行量化,激发学生在作业方面的主动性,从而提升班级作业管理效率。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加强与本班其他科目老师的联系,进而对班级作业的总量以及时长进行管控,还可以协调跨学科作业方面的问题。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加强与本班学生家长的联系,提高家校共建的能力,家校合力推动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双减”作业管理的增效目标。班主任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分析,进而确定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发挥作业管理在学生学习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在“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动态工程。小学班主任应结合所在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断提高自身作业管理能力的基础上,推动学生教育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家校双减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落实各方责任 加强特种作业管理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客车调车作业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