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程思政元素梳理与实施策略研究

2023-04-05 04:06柳俊辉覃骊兰薛中峰孙健许强秦华珍
高教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中药学讲授中医药

柳俊辉,覃骊兰,薛中峰,孙健,许强,秦华珍

(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 530200)

自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课程思政已成为国家对当代大学生全方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指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中药学是高等中医药教育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时数一般为70~90 学时,如何在本门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有效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立德树人的目的,是中药学课程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 中药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可行性

中药学课程又称为临床中药学,从古代的本草学发展而来。本课程以安全合理有效用药为目的,主要介绍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临床应用。中医学是理、法、方、药的有机整体,无药不成医,中医中药同根同源,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深受我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影响,蕴含着先人的智慧,以及探索、奉献与创新、创造精神,这些都是丰富的思政资源,非常值得并很有必要挖掘、整理。

二 中药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梳理

结合教材内容,中药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可以梳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彰显中医药伟大贡献,提升专业自信与学习兴趣

在中医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著作、人物、事件、药物及方剂,都是活生生的思政素材,中药学课程教学恰如其分地融入这些内容,是培养学生专业自信与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讲授《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的学术价值时,前者除了介绍此书为中国和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的《纽伦堡药典》早了800 多年外,还可以介绍此书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之后,成为这些国家学习本草的法定教材;后者可以引用达尔文评价本书为“16 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的赞誉。在讲授清虚热药青蒿时,介绍家喻户晓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事件;在讲授解表药、清热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等章节的相关药物时,介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三药三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清注射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汤及宣肺败毒汤);在讲授人参、陈皮、山楂和五加皮等中药时,介绍航天员服用“太空养心丸”预防空间疾病。这些例子从不同角度充分展示了中医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造福人类和助力科研的光芒和魅力,是激发学生热爱中医药、建立专业自信的兴奋剂。

(二)结合中药特点,培养遵规守法、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是药必有三分毒,依法研发制药、安全合理用药是中医药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应用前要依法炮制,中药的应用须辨证论治、有用药禁忌、讲究七情合和,中药具有复杂、深奥的量效关系与量毒关系等,这些都是中药的特点和应遵循的要点。在中药学课程教学讲授到相关内容时,根据知识点结合举例加以强调,可以培养遵规守法、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例如:在讲授安神药朱砂、攻毒杀虫止痒药雄黄时,强调两者都应采用水飞的炮制方法,如果用火煅会生成强毒成分使毒性大增,以此说明依法炮制的重要性;在讲授清热解毒药鱼腥草时,讲述鱼腥草注射液因吐温-80 含量超标产生不良反应被迫叫停的沉痛教训,说明依法工作、按行业准则规范职业行为的重要性;在讲授补血药何首乌时,介绍私自购买含何首乌的中成药但不辨证服用导致肝损伤的事件,说明辨证用药的重要性;在讲授解表药细辛、补阳药鹿茸时,通过引用“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的古训,即服用鹿茸如果不从小剂量开始服用,缓缓增加剂量会导致的不良反应,说明中药剂量正确应用的重要性。

(三)弘扬科学精神,深化职业理想

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宣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敢于批判、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严谨细致的治学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创造精神等,深化学生的职业志向和职业理想。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药绝大多数是天然药物,在使用之前和制成各种剂型之前,都要进行一定的加工炮制,在讲授中药炮制理论知识和中药炮制品的内容时,是融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最佳时机。例如,在中药的炮制这一节,通过阐述前人所言“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等名句,说明炒黄、炒焦、炒炭的炮制要求和作用;中药的应用·用法等章节也是培养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与诚实守信职业素养的良好素材。

敢于批判、追求真知的探索精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培养敢于质疑,追求真知的探索精神尤为重要。其实,在中药学的发展历史中,这种精神也得到了发扬光大。例如,在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朱砂为上品药的第一味药,并记载其“久服,通神明不老”。后来,前人逐渐发现了朱砂的毒性,在唐代以后的本草著作中开始出现有毒的论述,现代本草著作明确记载朱砂有毒,并限量使用。再如,“四气说”改“四性说”、对“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的客观认识和理解等,都是前人“传承师古不泥古、创新发展不离宗”的体现。另外,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载药365 种、篇幅1 万多字,到现代《中华本草》载药8 980 种、篇幅2 200 多万字,中药数量和信息量的海量增加无疑是先贤和同辈勇于探索的结晶。

严谨细致的治学精神。中药学教材中,有的药名称相似、功用不同,如决明子与石决明、吴茱萸与山茱萸、五味子与五倍子;有的药名称相似、功用同中有异,如羌活与独活、草豆蔻与(白)豆蔻、桑螵蛸与海螵蛸;有的药来源相同,药用部位不同,功用迥异,如麻黄与麻黄根,侧柏叶与柏子仁,何首乌与夜交藤,桑叶、桑枝、桑白皮与桑椹;有的药来源相同,药用部位或采收季节不同,功用同中有异,如桂枝与肉桂、陈皮与青皮,枳实与枳壳;有的药来源、药用部位相同,加工炮制不同,功用同中有异或迥异,如(生)地黄与熟地黄、生何首乌与制何首乌;有的药药用部位相近,功用稍有不同,如瓜蒌、瓜蒌皮、瓜蒌子;还有一味药因加工炮制不同而变成数种药,功用有别,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也不同,如法半夏、姜半夏、半夏曲、竹沥半夏,竹茹与姜制竹茹,生甘草与炙甘草。尚有许多常用药对,如银花与连翘、石膏与知母、款冬花与紫菀、莲子与芡实等等,对其功用异同的掌握等,这些都需要认真学习、明确区分才不会出错,通过将这些内容对比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治学精神。

勇攀高峰的创新创造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引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迅猛发展,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国家经济建设的日益进步,中药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对发展中医药事业、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造福社会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些成就也是中医药人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的结晶。例如,在中药品种资源方面,西洋参等进口药材引种成功,三七、砂仁等道地药材国内异地种植成功,人参、蛤蚧等濒危珍稀野生植动物品种变人工种植、养殖,人工引流熊胆粉替代熊胆、山羊角替代羚羊角、龙血竭替代血竭等。在新药研发方面,研发银杏叶制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含砷制剂治疗白血病等。在用药形式的改造方面,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发应用、古方现代改变剂型方便服用等。这些成就都有必要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适当地介绍,既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中药学的进展,又可以激励学生志存高远、勇攀高峰的创新创造精神。

(四)植入故事事件,激发使命担当与家国情怀

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通过植入一些故事、事件,可以培养学生国之大者的良好情操,激发使命担当与家国情怀。

不畏艰辛、大胆求索的意志和信念。“神农尝百草”发现中药的故事美丽感人,既昭示了中药的发现充满艰辛和危险,又彰显了神农心系百姓、勇于奉献的情怀,在中药学课程的首次授课中,动情地介绍故事会深深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树立继承发扬中医药的决心和信念。

仁心仁术,安全用药,生命健康至上的理念。在讲授《证类本草》时,介绍本书作者唐慎微的医术和医德;在讲授止咳平喘药苦杏仁时,植入“杏林春暖”的故事等,均是培养学生仁心仁术的优秀例子。在讲授祛风湿药防己、利水渗湿药木通、止咳平喘药马兜铃时,植入广防己、关木通、青木香取消事件,强化安全用药意识,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理念,进行爱岗敬业、依法工作教育。

关爱自然、保护动物、珍惜药源意识。通过介绍上党人参的灭绝,天然虫草资源大不如前,穿山甲由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上升为一级保护动物,人工麝香、人工牛黄的研制及产业化,冰片在现行《中国药典》中有天然冰片(右旋龙脑)、艾片(左旋龙脑)、冰片(合成龙脑)等事例,引导学生树立关爱自然、保护动物、珍惜药源意识,关注中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增强传承中药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爱家爱国,立志成才的决心和信心。我国幅员辽阔,中药资源分布广泛,每个地区都有道地药材、大宗药材和特色药材。介绍这些知识,既可以建立学生的专业自信,培养专业兴趣,又可以培养家国情怀,夯实立志成才的决心和信心。例如,2021 年1月,广西中医药局等八部门公布了肉桂(含桂枝)、罗汉果、八角等“桂十味”道地药材品种,以及穿心莲、肿节风(草珊瑚)、青蒿等31味广西区域特色药材[2]。本举措意味着中医药人迎来了良好机遇,任重道远,必将有力推动广西中医药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建设壮美广西。作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课程教师,在课堂上把这些信息告诉学生,让其知道中医药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在讲授乳香、没药、诃子等外来药时,介绍“一带一路”倡议也是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生动例子。

(五)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续,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中医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医药专业学生中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常态[3-5]。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比比皆是,包括诗词歌赋、故事传说、饮食文化、习俗文化、忠孝文化及谜语俗话诸多方面。分别举例如下。

诗词歌赋。诗词歌赋文字优美,脍炙人口,常常带来美的享受。例如,讲授温里药吴茱萸和清热凉血药牡丹皮时,分别诵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刘禹锡的《赏牡丹》,既加深了对药物的印象,又培养了人文情怀。讲授补阳药冬虫夏草时,介绍蒲松龄的《吟冬虫夏草》,既感受到天地造物的神奇,对虫草的形成也有了深刻印象。

故事传说。很多中药都有故事传说,这些故事传说有的与历史人物、事件有关,通过介绍这些故事传说,对帮助理科生拓展历史知识、有效弘扬传统文化大有裨益。例如,讲授活血化瘀药刘寄奴时,介绍刘寄奴药名的来历,引入宋朝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不仅凸显了刘寄奴的活血疗伤作用,而且强化了学生的人文知识。讲授补血药何首乌时,以唐代李翱的《何首乌录》为素材,介绍何首乌的补肾乌须、抗衰老作用,既加深了对何首乌与夜交藤二药同源不同部位功用的印象,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饮食文化。很多中药是药食两用之品,在讲授这些药物时,介绍相关的药膳、食疗,既介绍了饮食文化,也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例如,讲授平肝息风药天麻时,介绍天麻炖猪脑治头晕;讲授化痰止咳平喘药白果时,介绍白果炖老鸭治慢性咳喘;讲授利水渗湿药薏苡仁时,介绍薏米粥健脾祛湿等。

习俗文化。中药中最能体现习俗文化的莫过于石菖蒲和艾叶,全国各地都有端午节门上挂菖蒲、艾草辟邪的习俗,学生也不陌生,这些例子可以信手拈来,很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另外,讲授拔毒生肌药雄黄时,还可以介绍端午节撒雄黄、饮雄黄酒的习俗等。

忠孝文化。忠孝是悠悠华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灿烂文明,一直作为德育、美育的基本内容和行为规范。宣传忠孝文化,对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良好的家国情怀都意义重大。例如,在讲授益母草、当归、熟地黄和远志等药时,介绍这些药的传说故事;在讲授化痰止咳平喘药苏子时,举例三子养亲汤,讲述方名的人文寓意,皆是融入忠孝文化的好时机。

谜语俗话。猜谜语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俗话是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精炼语言,深受大众欢迎,把这些融入中药学课堂能达到寓教于乐、趣味教学的效果。例如:讲授峻下逐水药商陆时,可以让学生回答“30除以5 等于多少?”讲授理气药陈皮时,让学生猜“千年裘”的谜底,加深对药名的印象。讲授清热解毒药半边莲、千里光时,分别介绍“认识半边莲,可以蛇共眠”“有人认识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的俗话,让学生积极互动,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三 中药学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从梳理中药学课程思政元素中不难发现,中药学课程中思政元素内容广泛、丰富多彩,笔者对现行的本科教材中药学进行思政元素挖掘,提炼出思政元素100 多条。课程思政的目的是立德树人,如何利用好这些思政元素,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有必要认真研究思政元素的实施策略。

(一)实施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也就是说,课程思政应该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此,一方面应该紧密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展思政,不宜生搬硬套,为思政而思政;另一方面应该结合学生学情、培养目标开展思政。中药学课程是中医类、中药类各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两类专业学生学情、培养目标不同,在思政内容的遴选上要有所取舍和侧重。

(二)实施方式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要求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也就是说,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思政教育[7]。“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元素融合起来,要像盐渗透在食品中一样,在专业课教学中把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教学内容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滋润作用”[8]。因此,中药学课程教师需要把思政教育素材与专业课程中固有的知识与技能交汇融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授,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

(三)实施比例

专业课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专业课各有其自身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是专业课的首要任务。因此,中药学课程在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时,宜注意控制内容占比,恰到好处,并结合课堂实际情况开展。若偏离课程的教学目标,甚至变成思政课,则会过犹不及,效果适得其反。

(四)其他实施策略

课程思政是专业课教师的新时代新命题新任务,课程思政的基础在课程,根本在思政,重点在课堂,关键在教师,成效在学生[8]。为了使课程思政达到理想的效果,除了抓好课堂这个主渠道外,中药学课程教师须注重修炼内功,提升自身政治修养和专业水平;同时,还应走下课堂,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增强自身的感染力,以催化课程思政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中药学讲授中医药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