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能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重要密钥

2023-04-06 04:35李智利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斗争中国共产党能力

李智利 徐 俊

(1.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强大的斗争能力是确保斗争取得绝对性胜利的必备要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坚定不移同各种敌对势力进行斗争,深刻把握了“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1]的“马克思主义定律”和“人民逻辑”。从党的百年历史看,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大斗争能力的政党,这也是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久经沧桑仍然风华正茂的重要原因。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全党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2],不断增强自身斗争能力,才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真正肩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与神圣职责,用事实回答“中国共产党能”。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斗争能力的有机构成

斗争能力是个体在应对和处理各种矛盾斗争和风险挑战时所展现出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们不断锤炼自我、适应社会的必备技能,也是政党巩固执政基础、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斗争能力作为党不可战胜的力量源泉,具体包括以下五个主要方面。

(一)认知斗争形势能力

科学研判、准确洞悉并有效掌握斗争发展态势,才能预见斗争走向,在斗争中抢占先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斗争形势十分严峻且日益复杂。从世情上看,世纪疫情冲击下的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2]。从国情上看,我国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面临着改革“啃硬骨头”、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突破瓶颈、三大攻坚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等挑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复杂严峻。从党情上看,党自身长期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尤其是反腐败斗争要取得完全胜利还需常抓不懈,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斗争形势,中国共产党必须具备科学认清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把握新形势下斗争本质和方向的能力,才能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成功应对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考验。

(二)把握斗争方向能力

在斗争中,方向是带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大问题,方向正确,斗争才能朝着有利形势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3]。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方向是与国家、人民的核心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所开展的一切斗争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从根本上说,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仰和维护,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败的核心问题,是构成中国共产党斗争能力的前提要素。在新的长征路上,越是能在斗争迷雾中廓清斗争方向、坚定斗争立场、恪守斗争原则,就越能体现党高超的斗争能力,离开这一点,就容易在斗争中迷失自我、误入歧途。为此我们党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把握正确斗争方向,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三)预判斗争风险能力

风险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重要的是,风险还具有不确定性,发生的地点、形式和态势都处于流变之中,必须对其做出科学的预判才能转危为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来自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改革开放、党建、全球化、自然界等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风险,并且这些重大风险还具有复杂多变、严峻尖锐、涉及领域宽泛等特征。党的历史经验表明,风险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党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增强对斗争风险的识别、研判、应对和遏制能力,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抵御各种已经出现的和潜在的、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重大风险,在斗争中掌握主动权。这就需要我们党努力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的见微知著能力,科学预判风险,“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3]。

(四)揭示斗争规律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却可以为人们所利用。作为人类实践形式之一,斗争本身是有规律、有章法的。中国共产党要想取得斗争胜利,光有勇气还远远不够,争勇斗狠、盲目蛮干也无济于事,关键在于认识、揭示、掌握和运用斗争的基本规律,从规律中找到克敌制胜的法宝。可以说,对斗争规律的揭示能力是党的斗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能够从规律的高度看待斗争,在斗争面前冷静思考、理性分析,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从杂乱无章的矛盾斗争中探寻和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比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就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面临诸多新的矛盾挑战,出现了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中国共产党如若没有正视矛盾问题、及时把握斗争特点、揭示斗争规律的自觉和能力,很难掌握斗争的发展动向和节奏,也就无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五)运用斗争策略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3]所谓善于斗争,其实就是要学会把斗争当作一种能力来培养,懂得在斗争中把握规律、巧用策略。毛泽东曾言:“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完全要靠他的政党——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4]115如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因为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4]1258的斗争策略,才能凝聚起强大革命力量,为革命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伟大斗争离不开斗争策略的分析和运用,增强党的斗争能力必须提高对斗争策略的运用能力。它内在要求我们党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的统一[3],原则上寸步不让,策略上灵活机动;学会根据形势需要合理选择斗争方式、及时调整斗争策略;学会在斗争中争取团结、谋求合作、做到共赢。

二、新时代增强中国共产党斗争能力的战略意义

增强党的斗争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在当代的运用和发展。在新时代“两个大局”交织境遇下,中国共产党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能力,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取得斗争新胜利、推进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

斗争总是伴随各种风险和挑战,有风险和挑战的地方就会有斗争。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处于各种矛盾与风险的易发期,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可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增多,并且可能会出现传导、叠加、演变和升级,防范化解风险挑战任务尤为艰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过程中只有不断增强自身斗争能力,才能时刻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完善遏制风险的方法,坚决同危害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危害我国及人民利益和原则、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风险挑战作坚决斗争,向着中国梦的目标不断迈进。

(二)破解全面深化改革难题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极大改变了中国的整体面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由创立、发展到完善的历史转变。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历经40多年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并且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6]。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社会上许多新旧矛盾也未得到及时化解。因此,增强党的斗争能力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同时,也要把坚持斗争贯彻到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全过程。

(三)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仅是关系党自身兴旺发达的根本要素,也是确保党领导我国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举措。在“四个伟大工程”中,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将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在伟大斗争中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但就目前而言,党的建设不仅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还面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怠惰之风、奢靡之风“四大冲击”,尤其“部分党员干部“斗争本领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2]。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了党的斗争能力,阻碍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的推进。这一严峻形势表明,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须不断增强党的斗争能力,下定刀刃向内的决心,杜绝“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秉持“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2]的勇气,才能在同一切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等的斗争中赢得胜利。

(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盼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也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仅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也指明了党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主攻方向和价值追求。但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人民群众任何一种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都需要党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甚至付出巨大的牺牲。因而,中国共产党只有牢固树立为人民而奋斗的坚定信念,更加自觉地增强党的斗争能力,坚决同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作斗争,才能克服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考验,否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可能因党的斗争能力的弱化而成为奢望。

(五)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担负起的历史使命。回顾过去峥嵘岁月,党领导中国人民一路闯关夺隘、攻城拔寨,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历史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8]。应当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史,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当前,尽管我们已经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但这一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伟大斗争”[3],并且关键在于增强党的斗争能力。只有在坚持党的领导基础上,不断提高和发挥党的斗争能力,让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解决矛盾,既能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能防范“灰犀牛”事件,才能见招拆招,在实现伟大梦想的道路上所向披靡。

三、新时代增强中国共产党斗争能力的实践进路

斗争能力不是党与生俱来的天赋异禀,也不是只停留在书本和口头上的宣传口号,而是在实践中产生、培育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力量。新时代增强党的斗争能力要“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把握斗争主动权,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9]。

(一)强化思想淬炼,深化斗争认识

增强党的斗争能力,首先要解决党的思想认识问题,“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3]。具体而言,首先,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斗争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夯实思想根基,把握正确斗争航向。其次,要学习国内外时事政治,认识斗争的主要对象。学习时事政治是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政治大事的重要方式,也是认清和确定斗争主要对象的基本渠道。要自觉关心时政,实时把握斗争对象的特点和动态。最后,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识斗争的指导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指导新时代的伟大斗争。

(二)强化政治历练,坚定斗争意志

于政党而言,政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根本性问题。一个政党如果失去政治性,就等于失去了灵魂,没有灵魂的政党无法担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增强党的斗争能力,必须强化党的政治历练,“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2],确保党斗争方向不偏、斗争意志不弱。具体来说,首先,要坚守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斗争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其次,要站稳政治立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坚持为人民而斗争。最后,要保持政治定力。保持政治定力是坚守政治方向和站稳政治立场的精神支撑。面对社会上各种思潮、诱惑和挫折的侵袭,必须增强自身政治定力和斗争意志,“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2]。

(三)强化勇气锤炼,增强斗争魄力

勇气锤炼是增强党的斗争能力的精神保障。只有敢于投身于各种斗争中,迎难而上、挺身而出、坚决斗争,才能“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10]。首先,要用浩然正气对抗歪风邪气。要增强对外斗争的能力首先要提高对内净化的本领。要始终坚信邪不压正,自觉摒弃心中私心杂念,做到内心坦荡、光明磊落,并敢于用自己的一身正气向党内的歪风邪气做抗争,为保持党的纯洁性扫清障碍。其次,要用一往无前对抗裹足不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繁重艰巨的发展任务,党要始终以昂扬锐气奋斗在一线,勇于挑担子、敢于创先锋,用舍我其谁的担当同一切风险和挑战进行斗争。最后,要用当机立断对抗优柔寡断。在斗争面前,中国共产党决不能在思想上犹豫不决,在行动上随波逐流,必须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提高临机处置能力、多谋善断的能力,学会在冷静思考和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谋划出科学合理的对策。

(四)强化方法训练,讲求斗争艺术

斗争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在斗争中,学会灵活把握、巧妙运用斗争方法是取得斗争最大化效果的关键一招。这就需要在伟大斗争中“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3]。首先,要看清形势、把控全局。新时代的形势是复杂且易变的,新时代的斗争是广泛且多样的。这要求党必须善于观大势、谋大局,通过对形势的正确研判把握斗争全局,找出重点,抓住要害,做到趋利避害、整体推进。其次,要掌握规律、预见风险。风险无处不在,却也有章可循。党要赢得斗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在深入调查和研究风险的前提下掌握其规律,预估其趋势,在下一次风险来临时做到胸有成竹。最后,要坚守原则、灵活应对。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斗争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变动和问题。党在斗争中必须坚持原则不动摇、底线不突破,同时学会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斗争策略,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起来。

(五)强化实践锻炼,丰富斗争经验

实践是提高认知、丰富经验的渠道。越是到重大斗争中经风雨、多磨砺、见世面,“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3]、壮筋骨。增强党的斗争能力,必须强化实践锻炼,提高党的斗争经验。首先,要勤于在实践中磨砺本领。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干事上,不走形式主义,不做缩头乌龟,要勤于在斗争的一线实践中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学到真本领、练就真功夫。其次,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实践经验是提高认识水平、增强工作能力的关键手段。党要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原则,善于对重大斗争实践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具有系统性和规律性的经验,以指导今后的斗争实践。最后,要敢于在实践中自我改造。总结经验是为了提升自我、指导实践。党要敢于进行自我革命,学会将总结到的经验用于对自我的净化、完善、革新和提高中,不断提升自我改造的能力,以更好的姿态投身于伟大斗争实践中。

时代越发展,事业越前进,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就会越多,需要进行的伟大斗争也会随之变得复杂而艰巨。在新时代漫长的斗争进程中,全党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不断提高斗争本领、增强斗争能力,做“敢打硬仗、善打胜仗”[11]的先进政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势如破竹、百战不殆。

猜你喜欢
斗争中国共产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