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现状及对策

2023-04-06 10:49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3年2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资产事业单位

张 磊

近几年来,事业单位发展规模逐步扩大,管理工作难度系数也变得越来越高,经济管理是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将其落实到实处,应制定完善的方案,这对提高经济管理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实际上经济管理上仍旧存在问题,比如:资产管理方面不足,或者是管理者不够注重内部控制,不能为后续为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因此笔者也就此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提高单位市场竞争力。

一、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一)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事业单位资产是国家服务于社会的物质保障,资产管理工作也是国家经济体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事业单位要针对资产进行合理化的利用,整合资源,为业务的开展与活动的执行以及经济潜能的开发提供综合的物质保障。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安排,要本着资产的安全性、收益的稳定性两个原则来进行资产的管理。为了更好的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事业单位要将注意力放在经济管理上,这有助于确保内部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就是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服务。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发展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而在经济活动中也会面临着一些问题,所以管理人员还需要通过展开经济管理避免问题的出现,确保相关资产处于完整状态。同时单位也要提高自身财务风险抵抗能力,因为在经济管理时也会面临风险,此时,可以通过构建和完善会计经济管理体系来避免风险。此外,也要对经济业务进行有效记录、反映以及监督,这样才能够保障相关资产的完整性。作为管理员人员也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到经济管理中,进一步将潜在的问题有效的解决掉,为单位稳定运作也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市场竞争力

事业单位的资产属国有资产,有一部分属于非生产性质,这部分资产是为国有非生产性质的单位提供服务的。国有资产过盛和不足,都会导致相应的社会问题的发生,资产不足不能满足相关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需求,资产过盛则带来工作效率降低、资源浪费的情况。这就需要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相互协调与资产的有效管理。事业单位加强经济管理,也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当前是市场竞争趋势日渐加剧的时代,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将经济管理摆在首要位置之上。而经济管理本身就是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我们更加需要制定完善的策略,以此来保障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单位管理人员也要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满足自身经营发展需求,这不仅关乎到管理水平能否得到提高,也关乎后期发展,所以需要相关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加强经济管理,实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并得以立足于市场经济中。

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现状

(一)不够重视内控

目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效率低下,这由于内部人员不够注重经济管理所致。第一点,管理人员往往忽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在实际行动上并没有做出改变,再加上内控观念淡薄且缺少对会计经济管理建设,这样也会影响最终的管理效果。而当前时代背景之下,本身对事业单位就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应做好内部控制管理,但是实际上由于部分人员内控观念淡薄,难以将经济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第二点,也有一部分管理者往往只注重单位的运作经营,忽视了效益方面的工作,再加上现有经济管理体系不够全面,同样不能够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反而会使得经济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化,不能发挥出其真正作用。事业单位对于人员的内控需要进行制度方面的约束。在日常工作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相互监督,反而会经常出现相互包庇的工作关系,这样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影响甚大。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监管机制不明确,也会导致人员不具备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久而久之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工作态度问题,这是很难通过一次谈话或一次批评就能彻底改变的,所以这一点也是事业单位内控失利的一个关键点。

(二)监督机制缺失

事业单位的性质是国家出资,由事业单位为社会、人民提供服务,是非盈利性的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单位,其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都是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大事。我国对于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通常会通过深化改革的形式来进行,说明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也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脱轨的现象,所以必须要改变,而且要改的彻底。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在执行方面如果存在问题,就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后果,不仅会使人员出现消极怠工的状态,同时在单位利益方面也会出现经济资产方面的流失。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上由于监督机制缺失,很难提高管理水平,任何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完善的监督机制作为支持。但是大多数单位并没有建立与财务相关的内部审计,这样都会因监督不到位,致使内部资产处于流失状态。同时由于监督能力不高,也会使经济管理工作难以顺利的进行。再者,针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也没有及时的去改正,再加上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很难促进单位发展。无法发挥事业单位职能。另外,内部审计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单位还需要定期进行审计管理,可以确保最终决策执行的科学性合理性,但是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使得审计等方面的工作不能有序开展,最终,不能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

(三)资产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的资产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优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率、综合资源配置,利用自身的资产管理手段来为国家为人民更好的服务,是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所要做到的基本标准。事业单位是政府服务的窗口,是国家资产的管理单位,如果发现自身出现问题,就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和解决。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掌握到,大多数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上存在问题,其中资产管理方面问题也比较常见,部分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加强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使得内部固定资产处于闲置状态,难以将固定资产应有的价值发挥出来。同时在固定资产管理时,往往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会因此而致使整个管理工作处于不规范化状态。再者,单位管理人员也没有积极投入到资产管理中,会因缺少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而造成资产浪费的问题。再加上,对于内部各种设备、机械的购买以及使用维护管理不到位,会造成成本支出较多,对于单位经济利润的提高反而会造成影响。当前时代背景之下,对于事业单位来讲要想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势必需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但是因人员忽视,难以保障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财务人员不足

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在经济管理方面仍旧面临一定的困境,其中由于财务人员不充足,难以满足管理工作需求,这是因管理层人员不够注重所致,往往忽视对财务人员系统培训,而现有的人员也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他们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再加上信息技术水平不高,使得整个管理效率低下。同时单位也没有完善专业培训以及考核体系,难以激发内部员工工作积极性,都会因业务能力及工作热情不高,难以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再者,管理层人员工作能力也有待提高,一部分人员对新的管理制度不能够准确的把握,这样也会因此而使得经济管理水平低下。另外,目前是市场竞争趋势日渐加剧的时代背景,财务管理人员能力水平的高低,关乎单位发展,而现有财务人员能力不能满足经济管理需求,使得经济管理工作进度停滞不前,并能顺利的落实到实处。

三、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对策

(一)增强单位内部控制重视

要想解决以往经济管理上的问题,事业单位还采取有效的方法,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应增强内部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因为倘若不够注重内控,会影响工作的整体进度,也难以发挥经济管理的作用与价值。经济管理本身就就是单位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所以只有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够更好的展开管理。同时单位也要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以便于为内部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他们能以良好状态参与经济管理中。当然,也要深入探查经济管理上潜在的漏洞,进一步采取有效方法解决问题,作为领导人也要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充分发挥好带头作用,进而促使他其他工作人员也能够向自身看齐,以此来实现最初的经济管理目标。第二,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加强风险控制,因为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风险,若不及时处理,同样会造成经济利润的损失,所以需要相关人员给予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对策控制风险。此外,事业单位针对影响经济管理的各方因素也要加以控制,只有把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做到位,才能够实现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目标,进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体系之下,能够更好的立足和发展。

(二)建立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首要解决的就是管理问题。为了更好的推动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事业单位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这也是确保整个管理工作能够处于规范化的状态的关键点。首先,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并将机制落实在经济管理中,也要引导内部人员按照制度要求去展开管理,这也关乎最终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其中会计审计与监督工作之往往处于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们也要发挥内部审计人员作用,通过根据经济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避免不必要问题出现,最后,得以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其次,事业单位随着发展规模的扩大,经济管理工作难度也变得越来越高,而为了避免问题的出现,需要做好监督管理,保障各级部门人员能够以良好状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对每一个部门人员的行为举止进行有效监督,这不仅可以推动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也能够确保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当前时代背景之下,市场竞争激烈,所以事业单位要想更好地担负起服务社会的职责、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就非常的重要,针对能够影响经济管理的因素都要加以掌控,从而充分发挥所设立的监督管理机制的作用和价值,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力度

对事业单位来讲,固定资产是其服务社会、保障社会职能发挥的重要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管理本身就比较复杂,有效的管理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反之,由于管理不到位,反而会致使部分资产处于闲置或者是浪费的状态,所以单位应注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时也可以构建完善的方案,进一步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当然,经济管理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比如:合法性原则、权威性原则、相互制约性原则,这样才能够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再者,工作人员也要积极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中,这也是满足经济管理需求的关键点,对于事业单位后续管理以及发展都很重要。因为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单位经济业务也变得越来越多,随之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所以我们更加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每一笔资产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除此之外,经济管理本身就比较复杂,作为管理者也要提高自身工作能力,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的缺陷及不足,都要及时的去改进,这样才能够资产管理水平,以及避免资产浪费等问题的出现。当然也要对各种设备、机械的购买、使用及维护等方面加以管理,这样才能够实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

(四)加强财务人员系统培训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落实,往往离不开财务人员的支持,而以往由于内部财务人员不充足,难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故而新时代背景之下,单位还应注重充实财务人员专业知识,也要对其展开系统培训,只有提他们各方面能力,才能够保障经济管理工作处于井然有序的状态。第一点,应对现有财务人员展开系统培训,通过对其进行定期专业培训和考核,可以逐步能够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及处理问题能力。当然,也要注重对其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因为只有财务管理人员各方面能力达到要求,才能够满足经济管理工作需求,从而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点,事业单位领导层人员也要积极参与到相关专业培训活动中,充分发挥好带头作用,同时也要对相应管理制度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针对潜在的不足都能够第一时间去处理,这样才能够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经济管理本身就是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的一部分,我们应通过加强对财务人员系统培训,来为经济管理提供人才支持。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也要加强科学信息技术的引进,这可以提高财务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借助技术手段辅助作业,这不仅能够保障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事业单位履行职责的效率。

结语

我国的事业单位长久以来养成了依靠国家财政生存的坚固思想,对于自身的管理和发展缺乏基本的认识,对于内部出现的单位制度、人员管理、资产管理、服务意识等诸多问题都一直处于不闻不问、得过且过的状态中,这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非常不利。每个环节的问题都需要以科学发展的观念来进行有效的解决,否则就会成为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绊脚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也必然会引发有关经济方面的不正之风。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问题若不及时处理,难以实现提高管理水平,所以单位要想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应增强内部人员内部控制重视并建立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也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以及财务人员系统培训,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管理效果,切实提高事业单位服务社会的效率以及社会收益。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资产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