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2023-04-06 10:49章福东王海艳程留贝杨思崟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3年2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福建省规模

章福东 王海艳 程留贝 杨思崟

一、引言

教育的蓬勃发展对民族兴盛至关重要,高等教育更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基础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做出重要指示,鼓励科研工作者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加快高精尖技术攻关工作。高校在培养青年人才时不仅要做好基础教育,也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扩大技术创新产出,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指高校利用的人力、物力与所带来产出的比例,资源配置效率越高,表明高校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带来的科技、经济产出越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福建省多年来经济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018- 2019年GDP均位居全国第八;但在教育方面,2018年高校在校生比例仅位列全国第22,高校有效专利产出仅排在全国第17位,2019年高校一般公共预算人均教育经费位居全国15。可见,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规模存在显著差异,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是否良好也有待考证。2020年中共福建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强调,福建省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超越,努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因此,新时期如何提升福建省高等教育的整体规模与质量、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提升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重点是合理利用高校资源、促进人才和创新型产出,并且高校资源的配置使用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过程。在测度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进行计量。目前大多数文献重点关注高等教育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立足于两个层面。一是针对高校选取多年数据,利用DEA模型计算高校的投入产出效率;二是以地区为截面单位,测算多年来各区域的教育投入产出效率。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现有文献普遍支持福建省高等教育的全要素生产率处于全国发展前列,但在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则有学者认为福建省的综合效率相对较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通过DEA模型可以反映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但DEA模型在运用时要求在满足目的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精简指标数,指标个数应小于观测数的1/2;当指标数接近观测数时,可以采用模糊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指标进行降维处理,使数据结果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因此,本文相较于已有文献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通过测算福建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判福建省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并通过分解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推动福建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二,已有关于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的文献中,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变量主要成分的文献几乎空白;指标数过多、尤其相似指标过多时,在实际应用中对测度结果的真实性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而本文通过构建PCA- DEA模型,先对原指标进行降维,再测算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测算结果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

借鉴相关学者关于指标降维和效率测算的研究,本文主要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指标的关键成分、运用DEA- CCR模型测算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以及运用DEA- BCC模型进一步将综合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此对福建省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展开探索。

借鉴已有文献资料并根据数据的科学性、系统性、可得性原则,本文设定的投入指标包括高校R&D全时当量、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高校数量、高校专任教师数,产出指标包括高校专利授权数、发表论文数、出版科技著作数、课题数和毕业生数。本文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所选取的时间维度为2009年- 2018年(2009年为统计年鉴中发布高校科技成果数据起始年),指标原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福建省统计年鉴》。

四、实证分析

(一)福建省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指标的测度

主成分分析的KMO检验显示投入与产出指标的KMO检验值分别为0.609和0.829,且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p值也显著低于0.05,可见各变量之间仍有一定相关性,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

1.高等教育投入指标的测算与结果分析

在高等教育投入指标方面,前两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到94.376%,即前两个主成分已涵盖福建省高等教育投入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因此提取前两个主成分Fi1和Fi2作为投入因子指标。接着,根据高等教育投入指标的成份矩阵,发现在第一主成分中高校R&D全时当量、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和高校专任教师数占有较大的权重,这三个指标体现了高校科研投入水平,因此定义第一主成分Fi1为高校科研投入指标。在第二主成分中,仅高校个数占有较大的权重,而该指标实际上反映了地方高等教育的规模,因此定义第二主成分Fi2为地方高等教育规模指标。最后,根据成份矩阵和初始特征值,可以得到如式(1)所示的福建省高等学校科研投入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主成分表达式:

根据式(1)测度出福建省高等学校科研投入指标和高等教育规模指标的具体得分。结果显示,在科研投入方面,福建省高等学校的科研投入在2010年最低,仅为- 2.189,随后开始呈现递增趋势并在2016- 2017年大幅上升。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重视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因此福建省高等学校的科研投入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在高等教育规模方面,福建省同样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在2009- 2015年间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变化幅度也不如高等学校科研投入。由此可见,地方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速相对缓慢,仍具有上升的空间。

2.高等教育产出指标的测算与结果分析

在高等教育产出指标方面,第一主成分就已经涵盖了81.237%的信息,可以直接利用第一主成分反映福建省高等教育总体产出水平,因此定义第一主成分为福建省高等教育产出指标。结合成分矩阵,可以得到第一主成分的具体表达式,如式(2)所示:

其中,Xo1~Xo5分别表示高校专利授权数、毕业学生数、发表论文数、出版科技著作数和课题数。由式(2)可知,高校课题数在主成分中的权重占比最大,即课题数越多,教育成果的总体水平也越大。事实上,课题数对论文、著作、专利的产出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效应,可见本文所建立的模型与客观事实相符。其次,专利数量、论文数的权重也相对较高,可见在福建省高校教育产出水平方面,专利和论文的成果能够更有效推动教育产出总水平的提升。

最后,根据式(2)测度出福建省高等教育产出总水平。结果显示,2009- 2018年福建省高等教育产出与投入指标的变化趋势相似且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2009- 2014年产出低于十年来的平均水平,在2015年显著提升并在2017年达到峰值。综上所述,福建省高等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水平基本上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并在2015年后显著提升。由此可见福建省的教育总水平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十三五”时期,投入和产出水平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二)福建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测度

从投入和产出水平看福建省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虽然整体上呈递增趋势,但产出水平在2017年出现转折,2018年有所下滑,而投入水平在2015年后都是单调递增的。因此,为更好反映福建省高等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结合投入产出指标,运用DEA模型测度福建省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

在综合效率方面,仅2010年和2015年达到DEA最优,即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在其他年份均未达到最优水平。其中2009年资源配置效率最低,仅为0.3999,2011- 2015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之后开始逐渐下降,2018年效率仅为0.6904。可见福建省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与投入产出水平的变化趋势有较大差异,尤其是2018年资源配置效率有明显下滑,需通过分解综合效率进一步分析导致其下降的主要因素。

在纯技术效率方面,2009年、2010年、2012年、2015年和2017年的效率值均为1,达到DEA最优,其他年份均为DEA无效。并且,2011- 2015年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的变化趋势几乎一致,表明在这五年间福建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影响,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因此需要优化投入产出结构,鼓励创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后福建省的纯技术效率趋于稳定且均高于0.9,反映了“十三五”时期福建省教育发展规划所取得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投入不足或产出冗余的问题,高校的科技创新质量有效提升。

在规模效率方面,仅2010年和2015年达到DEA有效,其余年份均为DEA无效,表明福建省高等教育的规模还未达到当年技术条件下的最优水平。其中2009年的规模效率最低,随后在2011- 2015年间呈上升趋势,而在2016年后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呈现出相同的递减趋势。由此可见,现阶段规模效率开始成为影响福建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虽然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规模水平却较为落后,高等教育资源的集中度不够。因此,新时期福建省需重视规模效益的提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例如:高等院校数、教职工数、硕博研究生数等,通过吸引人才流入更好地带动整体规模效益的提升。

五、结论建议

基于福建省高等教育投入和产出的指标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DEA模型测度2009- 2018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投入和产出整体水平及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第一,福建省高等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水平整体上呈递增趋势。科研投入的增速高于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速,创新成果产出水平不断提升并在2017年达到峰值。第二,福建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其中2011- 2015年综合效率呈递增趋势,2016年后出现下滑。尽管福建省高校的教育投入和产出在逐年递增,但其综合效率并不是最有效的,需进一步调整资源配置结构以适应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第三,福建省高等教育的纯技术效率稳步提升,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问题有一定改善,2016年后纯技术效率逐步稳定于高位,创新发展质量有所提升。第四,规模效率成为新时期福建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2016年后福建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下滑主要受规模效率的影响,教育规模有待提高。

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议:

第一,政府及教育部门应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结构,并在政策上适度扩大福建省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新时期福建省的规模效率水平对高等教育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可以考虑适度扩大现有院校招生规模,重点提高一流大学的办学规模和质量;同时,持续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尤其加大预算类基本建设的投资,提高高层次人才的福利水平,吸引更多的青年学者,满足福建人民对优质教育的美好需求。

第二,福建省教育部门及高等院校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切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教育应是全面的、多维的,政府部门及高校要不断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力度,加快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完善高校的育人评估体系,增设如社会实践人均时长、用人单位满意度、学位论文质量等评估指标,切实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第三,福建省高校要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激发青年学者的科研创造潜力。高等院校要努力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主力军,在做好大学生基础课程教育的同时,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科技竞赛和产品研发活动,逐步完善教育质量的考评和科研成果的激励机制。同时,高等院校要加强对国际环境的审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鼓励更多青年学者投入高技术科研工作,更有效地带动地方经济和科技的高质量发展。

第四,广大的教师群体也应不断重视并加强基础教育与教学实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师群体不仅要专注于科研事业,更要做下一代科研人才的引路人。因此,教师群体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育人标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投入更多精力到大学生实践活动中,摒弃“只顾科研”的理念,不断优化升级已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自发性地拓宽资源获取途径,形成更加高效的教学教育模式,推动福建省教师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福建省规模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规模之殇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