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视角下学生抗逆力培育路径探讨

2023-04-06 07:47赵东喆
公关世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抗逆力能力建设社会支持

赵东喆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校思政工作中运用能力视角将学生的特殊事件视为整合资源和发展能力的特别机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抗逆力路径建构,其中包括信念体系的重塑、组织模式的丰富和沟通过程的延展,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抗逆力的评估和培育。通过直面过往抗争的经历,经由抗逆力的评估和激发,在认知和操作两个层面完成当下情境中的行动,从而在嵌入的社会支持网络中提升学生能力,整合学生周边可用资源,达到潜能的激发和自我的超越。同时,实现了由问题认知角度聚焦向问题解决策略探索的转化,为思政工作精细化、差异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能力视角,抗逆力,能力建设,社会支持

引言

当前,基于人际关系矛盾、学业就业压力、突发异常事件等情况,加之校园危机干预机制尚未成熟,大学生的困境帮扶成为思政工作的热点之一,其涵盖学业、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心理状况和特殊行为等方面。这些学生受困境影响常处于边缘化地位,遭受区别对待甚至是歧视、排斥等,不少人因自我效能感低,缺乏归属感,被污名化等状况导致内心遭受情绪困扰,或出现偏差外显行为,进一步加剧自身困境。然而在思政工作过程中,简单化的处理引发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辅导员主导的问题解决模式导致学生对辅导员产生依赖心理,主观能动性发挥不明显;其次,标签化和问题聚焦强化了学生内心的挫败感和无能感,外在偏见可能导致问题无法妥善解决甚至愈演愈烈;最后学生的习得经验未内化,无法良性可持续发展,不久后又旧态复萌。要真正提升学生能力,达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切实转变,关键在于依据学生实际建构抗逆力路径,并在过程中整合周边环境资源,最终达到能力提升与工作效能提升的双重目的。

一、能力视角及抗逆力理论分析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基于对传统问题视角的质疑和反思,最早开始进行能力视角的探索。能力视角认为,创伤和虐待、疾病和抗争具有伤害性,但他们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1]。本文论述中有别于国内传统“优势视角”倾向于“能力视角”的观点,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日常深陷的困难,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和问题相对应的优势,而是一种处于待开发状态的潜能和意愿。二是片面或过于强调优势可能在认知上误导学生,让其相信自身拥有某种超越环境限制的抽象优势,以此代替在生活局限前发掘和运用自己能力的尝试[2]。经与辅导员的深层互动,学生得以对自身问题再认识,从而在实现蝶变的同时转化问题因子为保护因子,最终促成问题长效解决,这是心理资本重建过程,也是能力培育过程。

过往标签化的诊断治疗模式过多聚焦于学生自身缺陷、认知障碍及过往经历中受到的伤害,忽略了环境在增加人产生各种问题可能性的同时,也提供各种保护性因素[3],这种方式忽视了对学生真正需求的有效回馈和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未能意识到支持网络中存在巨大的能量和资源。此外,反复提及问题消耗了学生生理、情感能量,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湮没学生信心,降低其求助意愿。能力視角的提出并非否定存在的问题,而是希望改变对问题的过分关注。所谓“能力”并不是对当下困境的巧妙掩饰,而是基于对逆境的正确认知发展内在的改变能力,过往抗争中获得经验以及嵌入环境提供的支持才是摆脱困境的支撑。这要求辅导员与学生共同面对过往经历中积极应对的部分,察觉其中意义,发掘差异化经验,并内化为良性心理资本,在此过程中进行能力建设,重拾生活信心。

伴随能力视角的兴起,抗逆力作为其最重要的概念工具逐步为人所熟知,它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对象的内在潜能,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4]。抗逆力的共通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抗逆力的表现途径可概括为“常规途径”和“非常规途径”。常规途径简称“4C”,包括胜任力、爱心、贡献和乐群,这种亲社会取向的行为表现出对社会的认同、顺从和一致,同时也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支持;而非常规途径简称“4D”,包括危险的、违规的、失常的和混乱的行为,主要通过反对传统、挑战常规、对抗成人等特征表现出对社会的反思、批判和对抗[5]。其次,抗逆力由三部分要素构成: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优势因素、效能因素。最后,学界一致认为:保护因子是抗逆力的本质内涵,并可作为抗逆力的操作定义。一般存在三类主要的保护因子,分别是个体特质、家庭资源以及社会支持系统[6]。因此,人们应对困境的方式是个体和所处环境中的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相互作用与抗衡的结果,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相互叠加和交互,对个体的抗逆力存在累积效应。当风险因素上升使得现有的保护因素无法制衡的时候,个体的身体及心理上的平衡就会被打破,要想重新找到平衡模式,启动抗逆力重构就成为必然。

综上,能力视角的提出为思政工作的开展开辟了全新理论视角,不仅实现了聚焦问题认知角度到探索问题解决策略的转化,在学生所处环境中全面、动态的把握其能力培育进程,同时对辅导员提升感知力和共情力提出客观要求,有助于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增进学生福祉进行有益探索。而在教育过程中如何运用好抗逆力这一概念工具,将学生过往经验和所处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整合,则对辅导员思政工作创新提出了挑战。

二、新时期学生行为影响因素

与之前相比,新时代大学生在校园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自身特有的情况,主要表现为:

1.表现欲强,强调自我

新时代大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强调在群体中自我的独特性。然而,由于家庭无微不至的关注和爱护,多数新时代大学生阅历较浅,缺少日常生活的锤炼,对于问题的看法强调自我内在感受,较为感性[7]。同时,自媒体为代表的流量时代的到来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意愿,拓展了他们的表达方式,他们期待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并收获关注,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基层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管理难度。

2.学习力强,内心具有多重性

多渠道、多元化的信息导入使得他们思维活跃,学习能力远超以往的同龄人,但家庭的过多保护及独生子女的专宠使其生活少有挫折,形成了新时代独有的内心特征:既自信又脆弱,既积极又胆怯,敏感而自私,虽接收大量的外界信息和知识却时而感到内心空虚[8]。个人生活场景的变换使得以血缘、地缘为主的社会支持网络逐步向志缘、业缘为主的社会支持网络发展,独生子女特有的成长经历使其缺乏适应缓冲期。

3.思维力强,追求民主

当代大学生看待问题多采用现实标准而非传统道德标准,更多采用物质标准而非精神和政治的标准,所处的特殊成长阶段使得他们更具有批判精神[9]。大多数学生的习得行为与生活认知均来自不同途径碎片化的间接经验,而非直观的生活感知体验,导致生活体悟感较差,甄别能力弱。这使得他们易受多元思潮的冲击和侵蚀,展现出不稳定性,反复性和矛盾性,恰逢青少年阶段要解决心理上的同一性危机和亲密与孤独感的冲突,为该阶段的行为表现增添了情绪化的色彩。

4.亚文化丛生,支持系统弱化

同侪群体中亚文化的流行让个体差别化的意愿有了更多实现可能。与此同时,班集体逐步解构进一步削弱了集体生活的归属感、情感支持和行为管控,偏差行为和亚文化变本加厉。此外,童年阶段集中供热的养育模式也导致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力和自我约束日渐减弱。

除此以外,互联网资源、网贷快钱、科技成果的普及正逐步催化高校学生行为发展,多种元素交叉影响使得新时代大学生的行为表现更加复杂多变,传统程序化、刻板化的教育方式亟需改变,探索开放式、前瞻性、差异化思政教育新模式成为必然。

三、能力视角下学生抗逆力生成干预策略

1.信念体系营造:缓释识别情绪,分析危机事件意义

信念体系是抗逆力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抗逆力的强大力量。危机事件作为个体生命历程中严重挑战,有助于培养抗逆力的关键信念。危机事件的爆发是学生当下困境和内心情绪的集中呈现,处置不当可能会导致事态日趋严峻。另一方面,危机事件也是整合个体潜在能力与资源的特别机会,正向引导有助于唤醒学生麻木尘封的心灵,灌注解决问题的希望,提升自我效能感,为从过往抗争经历中汲取养分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辅导员首先要安抚学生情绪,识别情绪背后隐藏的不合理认知,通过探究往昔如何看待和处理类似事件,从而识别成长经历中蕴含的“保护因子”,转化逆境经验,最终形成治愈范式。沟通过程中辅导员可为所处逆境创设不同意义,将其视为人生发展中的正常困难时刻,而不是一个不得不承受的悲剧后果。同时积极展望后续教育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应对他人指责、群体排斥和舆论压力,逐步去掉污名化的标签,减少內心的无力感,以阳光、自信的姿态迎接之后的挑战。

2.沟通过程重塑:打造开放情感表达模式,合作探讨解决问题对策

因为过往情绪表露途径的减少及社会支持网络的萎缩,学生的情感表达方式日趋闭合,这不仅不利于不良情绪的宣泄,同时还使得学生处于不被接纳和关注的境地,对所处环境的归属感逐渐降低,陷入到越挣扎抗争,无力感越与日俱增的恶性循环中。打造开放的情感表达模式,让学生能够识别自身情绪并正面表达出来,能够识别问题及相关压力源,有利于进一步协商差异。同时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环境中的关怀支持,体验被爱与信任的感觉,有助于促进心理的复原与感知力的恢复。在宣泄情绪的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专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给予积极合理的期望后,激发现实中的行动意愿,鼓励潜力的发挥。

3.组织模式建构:构建抗逆力网络支持资源,丰富服务对象“保护性因素”

构建抗逆力网络支持资源主要是深入到学生生活场景中,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合作机制,为学生能力发展和心理调适整合足够的资源。通过营造关注边缘人群,帮扶弱势群体的友好型氛围,切实提高其福利水平。另一方面,要丰富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尤其是非正式支持网络,善用朋辈力量。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分享相似经验,引导形成支持合力,进一步丰富原有“保护性因素”。

四、总结与反思

笔者认为,学生潜在能力的培育和挖掘主要存在于认知及操作这两个方面:第一,认知层面,主要包括学生对当下逆境的正确认知和积极回馈,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过往抗争中的经验积累。第二,操作层面,主要包含学生已掌握的能力,所依托的社会支持网络中正式和非正式资源,可获得教育、就业等发展自我的契机和途径。两方面的差异化经验都可在辅导员的引导下成为他们改变过程中能量和动机来源。而经由信念体系营造、沟通过程重塑以及组织模式建构,学生的抗逆力得以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生成,风险因素借此转化为保护因素,使潜能和过往经验得到充分的发挥。

回顾之前部分思政教育工作,之所以会出现一些学生原地踏步或严重依赖的问题,很大原因是思政工作的开展没有有效呼应新时期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真实需求,教育过程中并未完全激发学生的全部潜能,将他们的过往经验和差异化优势内化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力视角下学生抗逆力培育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首先,这一方法从学生自身经历及所处社会支持系统出发,避免了“他山之石”事不关己的感觉,个人过往经历的感悟对学生本人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和独一无二的教育意义,更容易让其从“心”再出发。其次,从面对问题转向能力提升,处理问题变为能力培育标志着思政育人思路的转变,在协同帮扶、共同成长的过程中,问题视角转变为能力视角,需求为本的价值观更有助于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最后思政工作聚焦于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强调嵌入环境中的支持因素,有助于拓宽帮扶路径,深化育人效果,使得思政工作模式更加多元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14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我们必须明确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担负起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根本任务,深刻回应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关怀。能力视角的分析及抗逆力的培育是一种积极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精细化、差异化的研究既是对学生成长发展面临问题的积极回应,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J].社会学研究,2008(6):180.

[2]童敏.从问题视角到问题解决视角——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再审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3]杜立婕.使用优势视角培养案主的抗逆力——一种社会工作实务的新模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23.

[4]赵罗英.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优势视角”模式[J].国际关系学院报,2010(2).

[5]田国秀.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挖掘学生抗逆力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模式浅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4-18.

[6]刘玉兰.西方抗逆力理论:转型、演进、争辩和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11(6):68-69.

[7][8][9]崔馨予.赏识教育方法在“90后”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2.

(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福建厦门361000)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抗逆力能力建设社会支持
抗逆力视角下离异家庭子女研究现状述评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组工干部能力的思考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抗逆力挖掘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
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初中生抗逆力中的应用
优势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抗逆力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