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千面总有一面照见你的人生

2023-04-12 01:08赵玉国
中国收藏 2023年4期
关键词:武将宋人风雅

赵玉国

仇春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

宋人,宋事,宋朝美学……这些近年来频频受到关注的文化热点,似乎让我们自觉与大宋王朝离得很近。那些才华横溢、极尽风雅的宋代士大夫,时常闯入我们的视线,他们的精神世界令很多人向往。

但,真实的宋代士大夫生活只有风雅与闲适吗?还有没有比你想象中更糟糕的境遇,或者更有趣的情节?

前不久,一部于史书之外勾勒宋代千人千面社会群像的著作《千面宋人》问世。其将120余封宋人书信中透露出的信息片段加以整合,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大量史料,最终还原出一个个惊心动魄、环环相扣的故事。此书最大的特别之处在于,打破了我们对宋人既有的印象。书中的很多人物,与我们印象中的他们有着许多不同的性格与命运,真正将读者带入到他们身边,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

该书作者仇春霞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多年来致力于唐宋美术、文学研究,独特的研究视角总能让她发现隐藏在角落里的真实历史。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仇春霞老师,让我们跟随她,与墨迹里的大宋名士来一次隔空交流。

《千面宋人——传世书信里的士大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

《中国收藏》:是什么机缘,让您对宋人产生了兴趣?他们中谁最先进入了您的视野?

仇春霞:应该说我对宋人是“蓄谋已久”的。我的硕士研究方向是唐宋文学,但那时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唐人身上。可我心里一直还惦记着宋人,尤其是苏轼,我非常喜欢他的诗词。大概在2 0 18年春节,我想开一个新的学术研究专题——对宋画上的题跋做系统研究。我首先想到了王诜的《渔村小雪图》,画中清旷的气质非常吸引我,并且曾为它写过一篇很长的学术论文,可以说知根知底。在研究过程中,我不断转移着目标,因为研究题跋离不开书法,通过这幅作品上的题跋渐渐将视野扩展到许多宋人手札上,而且越读越觉得上面的内容有趣,继而正式开始了对宋人书信的广泛研究。积累的素材多了,也发现了这些人物还有许多不被我们熟知的故事,就有了写成一本书的打算。

《中国收藏》:宋代美学近些年非常受追捧,但似乎您的关注点并不在于此,而是宋人的性格、行为和命运。这与您的人生经历有什么关联吗?

仇春霞:“美学”是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这与“风雅”一样,得把它的真相弄明白,才能以它为中心来写作,否则讲的就是“伪美学”“伪风雅”。

于我来说,对人性与命运的思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从小就在想,为什么我的父母会是我的父母,我经常会幻想自己在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时空中,脑海里反复出现我拉着行李箱上火车的情景。我有原生家庭带来的许多缺陷,但那时自己并不知道。工作以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过得很坎坷,经常有一种挫败感,会委屈得哭,可是容许我流泪的人并不多。然而不管工作与生活是怎么不尽人意,但我努力让自己过得体面,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认真收拾自己的空间,尽量不让自己显得邋邋遢遢。

然而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直到开始写《千面宋人》。也许是潜意识的作用,我对书中人物的人生节点非常感兴趣,对造成他们是非成败的前因后果很重视,所以我会在一些关键地方写一点个人感受。而这种感受,应该说是我写《千面宋人》的最大收获,我也因此改变了许多。我国传统哲学里讲的人的一生就是查漏补缺,是非常重要的观点。领悟到这一点,命运的气场就完全改变了,所以我也希望读者能从《千面宋人》里获得启发。

《中國收藏》:书信是这本书的“钥匙”,一纸书信让您能够写出数千言的故事,而且每篇文章读来都感觉意犹未尽,留有许多玄机。您是怎样挖掘出这么丰富的信息的?

仇春霞:我们以《乱世长寿人》这篇为例吧。文章是围绕《平江酒毛帖》来写的,我会先释读信件内容,然后去查作者的信息。有文献记载该帖为王觌所写,在读了《宋史》中的王觌列传后发现不对,王觌在徽宗朝早期就去世了,与信件中提到的人事差了几十年。我又通过其他渠道查阅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已经有人将“王觌”更正为“孙觌”。继而再读《宋史》中的孙觌列传,对其情况有了大概了解后,又回到信件本身,将其中几个关键词的相关信息进行查找,如“平江”“酒”“毛汝能”“汤德广”“杭”“清河”等。相对来讲,这封信里的关键词是比较多而明确的,这大大缓解了研究压力。将这些信息串连起来之后,我再从《宋史》《中兴小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靖康要录》里查找事件发生的节点。另外,孙觌还有两部文集传世——《鸿庆居士集》和《内简尺牍》,我就耐心地将这两部文集通通翻一遍。等与该信札有关的信息都收集完毕之后,写作才真正开始。

《中国收藏》:现在与宋史、宋人、宋代文化有关的著作很多,其中写宋代文人者居多,少有涉及武将。《千面宋人》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在讲宋代武将的故事,您对他们是什么印象?与特点鲜明的宋代文官相比,宋代武将有哪些特点?

仇春霞:宋代武将非常有血性,但因为很多武将都不留文字,所以后人无法知晓他们当时的状况。韩琦在宋辽边境的定州任职时,盖了一座阅古堂,挑了6 0位曾经戍守在那里的将士,请人画出他们身披戎装的全身像,依次挂在堂内,可惜我们都无从知晓他们的往事。好在书信这个视角辐射面广,有很多信札会与武将搭上关系,这也让我对他们有了一点了解。

慢慢我发现,宋代武将比唐代武将活得委屈。唐代高仙芝、薛仁贵能够一路打过天山山脉,而宋代武将还没出国门就会被千里之外的声音喊着原地待命,岳飞被十二道金牌招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像章楶那样能神出鬼没地往返于敌人心脏,主要还是开封的旗帜指对了方向。另外,北宋枢密使一职的唯一一位纯武将只有狄青,也只干了很短的时间就被文官轰了下来。还有刘锜、张浚、虞允文等人,都是文人出身而统兵于前线的人物,我们应该对他们的功绩有所了解。

《中国收藏》:书中还有很多大家并不熟知的人物,您是怎么关注到他们的?

仇春霞:这些人物的出现并不是刻意选择的,而是通过一封封书信带出来的。比如章楶,有两封信都涉及到他,一封是《致质夫学士》,另一封是《示问帖》,在查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来他竟然是一名威镇西北的大将军,跟苏轼也很有渊源。再比如说杨明叔,是重庆山区一位政府基层工作人员,因为黄庭坚的《致明叔同年尺牍》才将他牵出来,是他拯救了精神处于崩溃边缘的黄庭坚。

《中国收藏》:您最喜欢您笔下的哪个人物?

仇春霞:很多人物都是我喜欢的,比如真风雅的宋祁,一身正气又内心温柔的范仲淹,刚正而有大爱的赵抃,管不住嘴但感情真挚的苏轼,虽然有点花心但对学术丝毫不怠慢的黄庭坚,半生风雅却古稀披坚执锐的章楶,以及勤学好古又多才的欧阳修、痴迷藏画的苏洵、细心严谨而敦厚的蔡襄、纯粹而烂漫的米芾,还有只想把打仗的钱用来修建城市的乱世长寿人孙觌……如果一定要排个次序,我就首选范仲淹吧。

《中国收藏》:通过这本书,您最想带给读者的是什么?

仇春霞:主要是两点:一是在愉快的阅读中打包了解一批博物馆藏品知识;二是在宋人的故事里看透了自己的人生之路。(注:本文配图由仇春霞提供)

猜你喜欢
武将宋人风雅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金国初期女真武将有多猛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赴一场风雅,赏诗词中的琴棋书画
颂风雅征稿
静守流年亦风雅
着风雅汉服,做谦谦君子
外婆家的“花武将”
日本女性喜欢男人扮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