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学思用

2023-04-15 11:40张保红
英语世界 2023年2期
关键词:警句意味选票

文/张保红

听声音节奏,看形式结构,想意义意味意蕴意境,是我教授文学翻译课程时总结的文本分析与评价口诀,其目的是便于上口好记,当然更主要的目的是给初学者提供一个如何分析原文或表达译文的“通俗”思路与方法。

所谓听声音节奏,就是听文学作品的声音,听其声音长短缓急、高低刚柔、清浊张弛,辨其节奏疾徐顿挫、一唱三叹、曲折回旋。生活中人们常说:听话听音,听音辨情。纸张上“悄无声息”的文字声音在哪里,情感又在哪里?这有赖于读者放声朗读才可听到,才可感知,才可明辨,才可将声音、节奏与情感合而为一,从而完成“听音辨情”的互动交感。

看形式结构,就是看句子或篇章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构成。是长句还是短句;是倒装句、强调句还是掉尾句(periodic sentence);是片段句(fragmented sentence)还是完整句;是简单句、复合句(compound sentence)还是复杂句(complex sentence);是主动句还是被动句;是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还是同位语从句;等等。了解句子的外在形式,辨明句式及句间关系的功能、作用与价值,目的是要获得其传达的意义或语用意义。看句子的内在构成可进一步了解其修辞特点、运思方式与文化蕴涵等,是进一步了解意义传达的方式特色与深度。看篇章的外在形式,是看篇章“长什么模样”,即语言学上所说的“语相”。俗话说:相由心生。篇章的外形相貌尤其是形体诗(shaped poetry)、图案诗(pattern poetry)、具象诗(concrete poetry)等诗歌作品的外形相貌与作品中心主题的表达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看篇章的内在构成,是看其谋篇布局是先总起后分述,还是彼此并置,平行发展;是起承转合,还是开合收放;等等。

所谓想意义意味意蕴意境,是先基于句子或句间的语法规则和语义逻辑进行语义运算,计算出作品的主题大意,然后体会其间“弥漫的”意味、意蕴与意境。苏轼说:“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大意是如果写出的诗文就是诗文字面的意思,一定不是个诗人,或者说不是个好诗人。因此,文学作品通常不会只是“1+1=2”的文本字面的语义客观呈现,还会是“1+1>2”的意味、意蕴等的含蓄与启示。直截了当,明白如话,一览无余,不是文学作品的常态。在此意义上,探寻作品字里行间的意味,发掘作品多维多层的主题意蕴,聚焦作品定向统一的深邃意境,成为学习者致力于把握作品的根本目的。至此,我们可以归结说前文所提到的声音、节奏、形式、结构、意义、意味、意蕴等要素最后会以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方式定向统一服务于作品的意境表现。

综上所述,“听、看、想”的过程既是一个经验感知的过程,也是一个理性分析与思考归结的过程;是一个从起始阶段的音、形、义,走向中间阶段的情、味、韵,再到最后阶段的意境呈现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层字面文字之“实”到深层字里行间“半实半虚”再到联想层读者与文本整体互动之“虚”的结构化分层与回环映照的过程;是一个语言单位下一级服从上一级,局部服从整体的合零为整的艺术综合过程。按照“合零为整,以量定性”这一过程一路走来,学习者会体味到从“知之(文本言说的是什么)”到“好之(喜欢其言说方式)”再到“乐之(人文合一的快乐与启迪)”“移步换景式的,步步探胜式的”新奇、感动与省悟。下面结合具体实例演绎说明之。

美国第16 届总统林肯(Abraham Lincoln)有句经典名言: The ballot is stronger than the bullet.说其经典,因其含有英文经典句子的质素。比如其中的比较级形式,这一形式我们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然而因其经常出现于名言警句之中,使其形式意味变得非同寻常,仿佛成了大众喜闻乐见名言警句的一种标配。例如:①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②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③Better a live sparrow than a stuffed eagle. ④Easier said than done. ⑤ Better late than never.这些名言或谚语,它们均含有比较级的形式结构,不仅如此,语义上也前后对照,极具张力,引人遐思,给人生动、机巧、奇警的感受。林肯的这句话似乎也可写成如下的样子:①The ballot is superior to the bullet. ②The ballot outperforms the bullet. ③The ballot outdoes the bullet.然而他未作如是选择,想必与他深谙英文句子经典的质素之所在及其表达方式的力量之所在有关联。从声音来看,句中ballot 与bullet 既押头韵(alliteration),又构成谐辅韵(consonance,元音不同,辅音相同),前呼后应,音韵回环,极易“抓住”读者视觉与听觉的“敏感神经”。从音素构型(phonemic patterning)看,这两个词相似度很高,仿佛一家,而实则貌似神离、远隔天涯,不能不让人印象深刻、回味再三、难以忘怀。从朗读经验来看,语流的切分与整合“The ballot ∣is stronger than ∣the bullet.”可谓抑扬顿挫、沉稳坚定、掷地有声。从想意义意味意蕴的方面来看,无论是用英文来paraphrase 还是用汉语来表达,我们不难想出这样的句义:①选票比子弹更强大;②选举权比子弹更具威力;③选票强于子弹;等等。若要在翻译上表现出原句中押头韵、谐辅韵以及比较级结构带来的韵味及其警句效果,我们可将该句表达为:④民意强于武力;⑤选票胜于枪炮。若进一步考虑到该句意蕴及其审美效果的最大化,我们可最后选择“选票胜于枪炮”。比照之下,个中原因有三:一是“选票”与“枪炮”韵母相同,声音上将两者联系对照起来,可仿佛原句中的头韵效果;二是“选票”与“枪炮”相对,意象鲜明,蕴含丰富,其间的反差给人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联想与想象;三是“胜于”一词常用于汉语名言警句之中,携带着名言警句的“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光环。比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行胜于言,质胜于华”“事实胜于雄辩”。以“胜于”传译is stronger than 虽是转换了范畴,但名言质素及审美效果庶几近之。

单句及其翻译的分析如此,篇章及其翻译的分析亦然。有道是: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篇》)从句子到篇章,可实践演绎如上“口诀”的空间会更广阔,内容会更丰富,层次会更多样。限于篇幅,这里暂且带住,留待以后再议。不足之处,诚请读者君批评指教。

猜你喜欢
警句意味选票
名言警句的神反转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下
也说诗词警句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上
奥斯卡奖的偏好投票制
名言警句要记住
书法欣赏
见微知著与文学意味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世界意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