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闻要有好奇心《5株5000岁古树为何都在陕西》引发的思考

2023-04-15 12:31朱建华柯丽芬李玉莹
传媒评论 2023年2期
关键词:长江日报古树名古树

文_朱建华 柯丽芬 李玉莹

做新闻要有好奇心。如果没有好奇心,即使遇到好线索,可能也会视而不见。

好奇心驱使之下做出的流量报道《5株5000岁古树为何都在陕西》,也是长江日报2022年季度、年度新闻奖获奖作品。

一条不足百字的人民日报客户端简讯引起关注

做记者常会为没有线索苦恼。公开的热点是最好的信源,关键是能不能看得到并抓得到。

2022年9月9日晚,人民日报客户端转发了一则来源为新华社的消息《我国5000年以上的古树有5株》。此稿正文仅有一段话,不到百字。这条简讯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的点击有60多万。想知道这5株5000年古树究竟是哪5株、具体又在哪,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新华社当天电稿《最新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内容出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和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新闻发布会。700多字中,没有公布5株古树的具体信息。

根据公开信息可知,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直接相关。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新组建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并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承担全国绿化委员会日常工作。

长江日报记者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网站进行了留言,希望了解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中公布的5株5000年古树情况。没多久,记者就接到了电话回复,告知了5株5000年古树的基本情况,但要深入采访需要联系陕西省。

微博话题#全国仅有5株5000岁古树#登上全国热搜第一

长江日报记者又从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了基本相同的信息:目前已经纳入到当地绿化委档案管理的5株5000年以上古树都是侧柏,都位于陕西,其中3株位于延安市黄陵县,1株位于渭南市白水县,1株位于商洛市洛南县。

有了5株5000年古树的具体位置等信息,也基本可以回答网友的好奇了。但要做就做透彻,这应该成为媒体人的一种职业追求。

记者与陕西方面及时进行了联系,希望了解5株5000年古树更为详细的信息。虽然颇为耗时,但是有收获。尤其是对黄帝陵管理局护林负责人李小军的采访,可以进一步解答诸多疑问,比如古树树龄检测、古树的保护等。

记者成稿时,又在采访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延伸,列举了各地都有哪些树王,让稿件更厚重和可读。在长江日报集中办公会上,值班编委把5株5000年古树列为当日的热点传播。2022年9月24日,《5株5000岁古树为何都在陕西》在长江日报特稿版以整版推出。

根据照片制作的16秒古树小视频,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这5株5000年古树的容貌。这条小视频,在长江日报抖音号上的点赞超过15万、留言3万多条,在微博上的播放量有480多万;结合全国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数据制作的“我国古树名木有500多万株”的制图,在客户端上与长文一并发布,增加了报道的厚度和丰富性。长江日报当天发起的微博话题#全国仅有5株5000岁古树#,登上全国热搜第一,阅读量3.6亿,多家媒体转发或跟进;话题#全国仅有的5株5000岁古树都在陕西#,有5000多万的阅读量。

长江日报为什么跨地域操作这样一个选题

这样一个公开的线索,长江日报做成了独家报道,并做成了全国热搜第一。虽然中间历经波折,前后操作了将近两周,但最终还是做了出来并且产生了全国影响。长江日报是一家根植于武汉的城市党报,5株5000年古树与武汉没有直接关系,为什么操作这样的选题呢?这背后与长江日报加快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党报、市委机关报、大城大报、开门办报群众办报、报人办报专业办报”的五个定位有直接关系。这样的选题,体现了长江日报大城大报的气质。

巧合的是,这篇报道与2022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的主题很契合——“保护古树名木 共享绿水青山”。古树的报道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流量报道,既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更有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新闻线索无处不在,发现线索的前提需要有好奇心。只有有了好奇心,才会有探究之心。好奇心源于兴趣,更源于对新闻的热爱。当然,好奇心是基础,执行力是关键。一个线索放着放着就没了,背后原因不一而足,但缺乏执行力无疑是重要原因。

遗憾与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日报面谈栏目后来还连线了黄帝陵管理局护林科科长、古树保护副研究员李小军,半个多小时的直播进一步扩大了前期的传播。如果能把5株5000年古树的相关人士都邀请在一起搞个直播,云上赏古树,效果会不会更好?当然,这是后来的设想,没有实现。

发布才是传播的真正开始。有网友对这个报道提出了一些疑问。比如仅仅根据全国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就定论全国仅有5株5000年的古树?本次普查对群状古树一般只统计了古树数量。我们在制图中作了解释。依据这个解释,不排除其他地方可能还有5000年的古树。

还有网友留言,称自己那里也有数千年的古树,但并不在这5株名单之中。这就涉及古树树龄检测和认定问题了。准确掌握树龄的方法主要是年轮测定鉴定法和碳14精确测定法,但这两种方法对树木生长均有害,一般情况下不推荐使用。如果进行估测,难免会有出入。这也正如一位受访专家所言:古树名木数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古树名木的状况也会有改变。记者在稿件中也表达了这层意思。

另外,需要解释的是古树名木的认定程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有《古树名木鉴定规范》《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开发了古树名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由国家督查、省抽查、县自查组成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完善了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工作质量管理、技术责任等制度。普查数据上报后,各省级绿化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组成质量检查验收组,对市县普查数据进行检查、验收。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对各省上报的数据进行全面检查、入库和汇总分析,校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依据2022年9月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和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可知,古树普查认定实际上是地方为主。长江日报记者多次联系陕西省相关部门,但未能获得较为权威的信息,有点遗憾。记者本来还准备去陕西采访的,因为当时疫情等原因,未能成行,同样遗憾。

猜你喜欢
长江日报古树名古树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家乡的古树
古树炼成记
保护好古树名木亦是文化传承
独特视角诠释改革开放40年变化——以《长江日报》“回望为了奋进”报道为例
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实践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地方媒体参与国家叙事大有可为——长江日报讲中国故事力作频出
古树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