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精神发展形态及其价值建构

2023-04-17 14:53朱东北毛钰峰
关键词:劳动者劳动价值

朱东北 毛钰峰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市 300384)

经过劳动创造,劳动精神价值从自发形式转向系统形态,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轨迹,而且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在全社会奏响弘扬劳动精神的时代强音。新时代劳动思想聚焦于劳动、劳动者、劳动精神三大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为强大、更为深厚的变革力量。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加深劳动精神价值的认识,全面概括劳动精神的历史、现实和创新形态,无疑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劳动精神价值的历史形态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劳动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劳动创造共时性价值,也会蕴蓄历时性价值。其中,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基因,也是历久弥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勤劳于国、于家、于个人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性,成为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能动力。

(一)劳动精神是历史进步的表征

在历史上,人不是自己的主人,也不可能是劳动的主人。由于人不能从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在人与劳动的关系中便会表现出非人性、对立性、不和谐性,结果是,人只是“被劳动者”,而不是“自觉劳动者”。两者在劳动过程上,虽然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在精神世界里,却有天壤之别。劳动精神价值系统化是从传统到现代的标识,也是人类社会进阶的基础。

首先,劳动塑造了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二十世纪以前,大多数人具备普遍的劳动精神,本质上是自发的、零散的、无结构的,不能形成系统认知。极少数人可以言说劳动精神,却“把劳动像社会等级一样固定下来”[1]。此后,大多数劳动者具有普遍的劳动精神,广泛地接受系统化的劳动精神价值,则意味着社会的进步。

其次,劳动提供了精神价值的转化机制。与其他精神系统相比,劳动精神是最接近劳动过程的思想意识。真实地认识所处的客观世界,主动地发挥劳动精神价值,在全体劳动者身上激活劳动精神的能动力量。当然,这个具体化过程不会平均主义地、自然而然地分配到每个劳动者身上,从而产生精神自觉差异。如果全体劳动者都选择轻松的活去干,那就不可能塑造出崇高的精神境界,相反却可能导致劳动歧视或者劳动不平等[2]。

最后,劳动催生了多元一体的精神世界。先进劳动观念有凝心聚力的作用,是精神世界的进步思想成分。在价值主张层面进行引导,会更加持久和显著地产生影响。在多元化层面上,每个劳动者的价值观念不尽相同,形成不同的劳动认识和立场;在一体化层面上,劳动精神是劳动者联合起来改造世界的共同基础。缺乏精神准备的劳动者不会是历史的主人,不但缺乏持久的精神动能,而且无法以劳动创造历史。

(二)劳动精神是社会变革的支撑力量

一般而言,劳动精神具有抽象性,是先进的、科学的、永恒的劳动观念的总和;同时,劳动精神也有时代性,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劳动精神是一个时代全体劳动者共同坚守的精神家园,反映着全体劳动者创造历史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面貌。劳动精神本质上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在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中释放能量,具有深厚的理论、历史与实践基础。

1. 理论基础: 推动物质生产的必然

在前现代社会,普遍性劳动是负担和枷锁,底层劳动者受到鄙视,从事创造性实践仍是上层社会的特权。社会化大生产出现,精神生活与劳动实践相分离,劳动的现代化不等于人的现代性。打破一切劳动落后的历史形式,无不需要与人的现代性相匹配的劳动精神体系,从而引领劳动者的精神生活,培养劳动者的现代意识。

2. 历史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都是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则是现代历史的结晶。从奴役劳动、异化劳动解放出来,是一个重要而未完成的历史进程。正如恩格斯所言,“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经济解放进行的。”[3]在劳动发展史中才能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中才能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

3. 实践基础: 满足劳动者精神需求的必然

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劳动者被置于社会变迁的中心位置,中国知识界有关劳动者的话题蕴藏着取之不竭的现代价值。集中在“劳工神圣”话语之上,建立了中国社会变革的两个基点:一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依靠劳动者进行社会革命;二是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对劳动者进行阶级启蒙教育。抽象的劳动精神价值常常存在于现实的劳动过程,劳动精神价值也将从最初萌芽期,经过普及发展期,最终走向成熟期。

二、劳动精神价值的现实形态

劳动精神价值是劳动精神的内核,逐渐演变为人与劳动和谐的思想表征,加快人成为劳动者的内生动力。有了充足物质与精神准备的全体劳动者,得以在现实空间中创造“人的历史”,实现劳动与精神相联系,个人与社会相协调,体力与脑力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劳动精神将脱离蒙昧、奴役,转变为现代文明的思想基础。

(一)心理层面:提淬自我实现性

劳动的主体是人,不是机器。尤其在“五四运动”之后,劳动精神的全面觉醒,是经过“自觉觉人”形式,完成自我实现性的过程。理想、信念、情感、道德、意志、纪律、能力等各要素,都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这些心理构成决定着劳动解放过程,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尽管如此,发扬劳动精神价值存在紧迫性、片面性和短期性三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1.确立劳动精神价值的现代认知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不只是表面物质生活变动,也囊括精神生活转型。新劳动形态出现后,需要与之匹配的劳动精神境界。劳动精神价值系统化阐释,既是应对时代变革的需要,又是主导社会变迁的需要。在工业化早期,异化劳动取代奴役劳动,总有好逸恶劳、好吃懒做、追求享乐等思想。劳动与精神分离,始终是亟待破解的现实社会问题。劳动精神救赎愈紧迫,开辟劳动精神价值的现实进路愈重要。

2.开辟劳动精神价值的多样道路

从结构看,劳动精神价值有多层性,含有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其中尤以社会文化价值导向最为重要。长期以来,劳动解放遭遇的现实问题有两方面:一方面,“重义轻利”“重劳心轻劳力”,日渐成为深厚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工人本身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无暇顾及与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因此,践行“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既弘扬崇高道德品质,也提倡自我成就价值,有助于从“规范知识”转向“自然知识”,建立起劳动价值体系的共同基础。

3.实现劳动精神价值的均衡发展

劳动精神具有抽象性、不均衡性。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对立统一的过程。这是体力与脑力的偶然邂逅,更是劳动与精神的融合。早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极力提倡“手脑并用”“工读打成一片”,其实质是在具体的、现实的、均衡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发展。正如陶行知所言:“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4]因此,实现人的均衡发展,本身即现代价值的内核,具有丰富而多元的价值功能。

(二)实践层面:推动劳动变革性

人的实践是现实而具体的劳动过程。在词义上,劳动和实践通常是相通的。劳动的本质是实践,由此可以说劳动就是实践。劳动往往偏重改造客观世界,实践则侧重主观与客观统一。然而,如果人被分成若干部分,那么各个部分都是残缺的。为了某一部分的发展,“肉体的和精神的能力”持续退化[5]。劳动不是自愿劳动,而是被迫强制劳动,于是“精神”受到压制,受物质的“纠缠”。劳动异化、人的异化与精神物化是最大的现实问题。

首先是“劳动异化”,雇佣劳动被局限在一个愈来愈小的圈子中,劳动者越来越多地失去了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其次是“人的异化”,在丧失完整的精神生活后,他们更像逐利的“资产者”;最后是“精神物化”,正是由于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促使人的精神与人的存在对立。正如马克思指出:“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6]这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开创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

(三)道路层面:增强制度优越性

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尤其注意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引领劳动解放,他曾经说过:“我觉得人生的求乐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7]中国共产党创立不久,即系统而彻底地解决了人的问题、人与劳动的问题、劳动与精神的问题。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协调人与劳动的关系,促进劳动与精神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建构劳动精神价值的三大支柱。

1.发扬劳动精神的丰富意涵

新中国建立后,一方面,劳动“下贱”“没出息”等旧社会印痕不会立刻褪去;另一方面,新劳动者增多,利益诉求复杂多样,有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有当前、长远利益,有局部、整体利益,既彼此关联,又相互矛盾。对此,有些厂矿提出了片面的经济主义口号。如“好好生产吧,奖金招手了”“超额生产多得工资”“找窍门得奖金”等[9]。对此,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以深入调整职工群众利益,正确引导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2.确立“两个改造”的整体框架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动热情高涨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劳动精神由此形成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对此,毛泽东专门提出:“两个改造”,即改造自然与自身,最终“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10]与此同时,毛泽东十分重视劳动与精神彼此配合、相互促进,并再次强调:“不作精神准备,就无法教育人民,无产阶级自己也就没有干劲。”[11]体力劳动者不进行脑力劳动,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同样,脑力劳动者不进行体力劳动,也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12]。这种发展框架推进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也实现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

3.实施统筹兼顾的发展战略

转至改革开放时期,劳动实践发生了深刻巨变,劳动精神价值持续系统化,渐趋大众化。由于两者对立统一,劳动精神日益具有多维特征。对劳动模范、职工群众与普通劳动者,形成了具体而现实的培育路径[13]。以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渐成经久不衰的价值内核,这不仅是传承与转化传统文化,而且创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在新历史时期,通过系统推进和具体实施,处理好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更有利于从纵深层面践行劳动精神价值,有助于全面建构劳动精神价值的创新形态。

三、劳动精神价值的创新形态

劳动精神价值不是僵死的思想观念,而是根植于劳动的思想创新。这种价值体系既有社会性,也有时代性,不仅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又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14]。在此基础上,新时代劳动精神有多维、多层框架,分别指向工匠、劳动者、劳动模范群体,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最系统的劳动精神价值框架。

(一)打造新价值主体

正本清源,廓清具有正确导向的劳动精神价值品质,要不断丰富劳动者的精神世界,增进从事劳动的成就感、尊严感。可以从劳动品质、劳动过程和劳动生态三个层面,促使劳动成为人的积极主动活动。

1.明确劳动精神价值品质的目标导向体系

通过塑造工人阶级优秀品格,有助于唤醒全体劳动者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升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纪律严明与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仍然是实现劳动解放与自由的基本前提。在这些先进精神品质的引领下,千百万社会主义“新人”的劳动,是创造物质和精神条件最有力的武器,从而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能力的机会。

2.创造性实践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现实途径

劳动改造自然,改造人自身。这不只是生理组织的变化,也在于人的本质的获得。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改善物质生活,而且是丰富的精神世界。随着生产力发展,劳动精神价值体系不断发展,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变;劳动产生价值的方式也发生改变,从维持个体生存活动向创造社会财富转变。普遍性劳动和创造性实践,意味着劳动的不同层级,归属不同的价值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建构路径。

3.建立劳动自由理想与现实生态环境的动态系统

建构劳动精神价值体系,是一个无限发展的动态过程。马克思批判资本自由,批判劳动异化,提出了劳动自由解放的远大理想。从这个意义看,劳动自由并非时间自由、财富自由,而是能力自由与权利自由的统一。两者的区别是,前者将劳动与生活对立起来,将应承担的劳动“推给别人”;后者将劳动视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精神价值系统化,不仅是劳动者的个体自觉,也是主体与客体的全面同构。

(二)重塑新文化客体

通过守正创新来把握劳动精神影响社会进步的轨道。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以“商品拜物教”为内核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不断在实践层面实现新文化客体化,先进者帮助落后者,共同进行创造性实践,积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条件。

1.廓清劳动精神价值的文化属性

文化,是意识,是无形的。然而,文化总要实现对象化、具体化,才能成为有形的、可接纳的客体,才能得以表达和传播。例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与大国工匠,其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客体化的产物。除了人的客体化,还有物的客体化。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创造性实践作为一个阶梯,能够展示人的能力、禀赋和天才,丰富劳动生活的内容,深化劳动精神价值的属性,从而激发人的成就感、尊严感。劳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是文化客体化的过程。

2.掌握劳动精神价值的转化形式

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15],从精神层面建设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弘扬创造性劳动的时代价值,有助于保持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这样,劳动精神才不是僵化的道德意识,而成为全体劳动者动态的价值体系,从而为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提供内在保障,为进入更高发展阶段提供智力支持与精神动能。

3.厚植劳动精神价值的时代底蕴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精神价值取向,取决于这个国家与社会的基本结构,决定着这个时代的基本风貌。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提炼劳动精神价值形态,关照劳动者精神面貌,弘扬劳动精神品质,其实是经过劳动精神价值的系统化,归根到底就是要建立统筹各方的劳动精神价值共同体。

(三)完善新生态环体

统筹兼顾,实现劳动精神价值常态传输机制。遵循多主体、高标准、长时段的大众化特征,巩固精神价值共同体,增强劳动权益共同体,实现劳动精神价值共同体。

1.发挥各级工会常态化、机制化功能

工会是实现劳动者权益的枢纽,也是劳动精神价值建构的“学校”。工会组织功能的系统化,需要通过常态化、机制化得以实现,兼顾多主体、协调各领域、覆盖全过程,始终是其重要的组织建设特征。进入新时代以来,建构劳动精神价值共同体,各级工会更是大有可为。以系统化服务平台,协调推进权益共同体与精神共同体,强化工会的日常保障能力,着重提高工会工作的前瞻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充分运用工会组织的政治优势、群众优势、资源优势,提供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多元立体的公共服务。

2.促进劳动权益与精神价值协同共进

进入新发展阶段,劳动精神价值的力量,比任何时期都要强,比任何时代都要广。这种系统化日益具有统一的、互构的共同体特征。简言之,建立全新的劳动精神价值共同体,具体路径有三:第一,推动劳动精神价值时代化。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运用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推动全社会各方资源共享,促进互动交流,激发变革活力,为创造性实践提供强大的社会驱动力。第二,实现传播机制系统化。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安排主力军、正规军与后备军工作。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引导工人阶级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推动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三,实现劳动教育社会化。通过教育劳动化,使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劳动教育化,以劳动精神价值引领创造性劳动各层面。

3.推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劳动精神价值深层次融通

劳动是根本,劳动精神则是根本的核心。劳动不是无目的的,而是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全体劳动者精神生活现代化是多方面、连续的,同时也是有机的统一体。劳动精神系统化和大众化的发展必然要同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利用劳动精神蕴涵的正能量,实现能量追加,就能克服能量递减规律。全体劳动者能实现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从而建立全面发展新格局。在此基础上,建立劳动精神价值共同体不仅可以引起高度一致的道路认同,而且能够形成具体而生动的创造性实践,从而继承多元统一的历史形态,超越复杂多样的现实形态,建立系统化、大众化的创新形态。

四、结语

人的劳动解放、人的现代性均衡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经久不衰的终极课题。解决这三大根本性问题,在理论上,虽各分畛域,而在实践上,则合为一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从简单物质性需求向精神性需求转变。这种需求日益具有属人性、进阶性、普惠性特质。从这个意义看,劳动精神价值系统化、大众化并非对立关系,恰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劳动精神价值系统化重塑着全新的劳动实践过程,同时劳动精神大众化则推动了更深层次的价值建构。

猜你喜欢
劳动者劳动价值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热爱劳动
一粒米的价值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给”的价值
在云端
劳动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