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单元教学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2023-04-20 11:09常宝杰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大单元初中历史教学

常宝杰

摘要:在初中教育里历史是一门基础教育学科,既能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技能,又能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应立足单元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知识,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为其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稳固根基。

关键词:大单元;初中历史;教学

引言

大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师以单元为站位,重新梳理教材知识,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大单元教学理念下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多是围绕某课或某知识点展开讲解,学生则根据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学习,对知识形成刻板、单一的理解,教师再结合所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进而巩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看似掌握了知识,却更多是浅层化理解,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和整合,学习成绩和核心素养自然也难以得到提升。而若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开展大概念单元教学,以单元为整体教学主线,将单元内的历史知识点重新排列、组合,達到相互联系的目的,则可以助力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如此一来,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顺着单元主线延伸出多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无形中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总结,从而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并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以促进思维水平的提升。

2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2.1应试教育下历史思考能力缺乏

学生在升学考试的高压之下,均要借助自身努力才能考出优异的成绩。因而,初中教师为应对中考,在教学环节多侧重对历史考点、解题技巧等方面的经验传授,不断布置知识识记与作业练习任务,而忽略了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考试任务之下,功利性的历史学习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大多浅尝辄止,从而忽视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进入应试教育的思维怪圈。这在教学层面,体现在对课本知识的盲目理解上。单纯地注重对主要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缺乏对其深入地解析和探索。故在学生对单元知识接触中,教师多利用课本上的知识对学生展开教学,让学生从心理上认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是可以不经大脑思考和背诵就能阅读习得的。因而,受书本知识的记忆所累,导致学生在历史课程和历史知识的拓展上,往往学习质量不高。

2.2学生习惯历史知识机械记忆

相较于理工类科目,初中历史具有文科知识识记任务上的繁重性。无论是基本的历史学习任务完成,还是死记硬背式的学习,都使得初中生要在短期内应付考试和练习任务中的难度虽然不大,但成效不佳。被动接受教师灌输式的讲解,极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惰性心理,从而在知识点的认知中陷入疲惫局面,进而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实际的教学中,因学习方法欠妥,学生被动学习,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传统教学方式。如在单元教学的历史课堂上,教师仅注重通过讲解课本上的历史内容,之后再让学生自己背诵和理解,并没有提供对历史知识单元教学相关的学习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反思。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学习环节陷入枯燥和被动局面,也使得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渐淡化。

3大单元教学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措施分析

3.1衔接学科素养,整合教学内容

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在开展教材整合工作时,应以具体素养目标为中心整合教材内容,再指导学生展开分析。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某课时教学内容中可能包含多种核心素养,部分教师为了兼顾落实五大历史核心素养,教学中力求面面俱到,反而使教学过程主次模糊,影响学生知识框架建构。对此,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选择1~2个核心素养作为教材内容整合的重心,并以问题探究为导向或以活动任务为驱动,有序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提升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3.2立足学情,完善单元深度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单元深度学习目标应聚焦以学为中心,在准确把握和分析所任教学生群体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设计具有引领性的深度学习目标。“分析本班学生已有学科水平、现阶段思维特征和发展需求,明确表述本单元学习的学科核心素养整体目标及其单元内每个课时的目标,目标要更加针对学科核心内容,指向基础性、关键性问题的解决。”因此,笔者在初步拟定的四个学习目标基础上,结合学生特别关心台湾问题的实际,增加了引领性学习目标——能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通过学习小组探讨如何解决台湾问题,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认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大势所趋。

3.3创设教学情境,落实以生为本

优化大单元学习过程不仅需要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还应建立培养核心素养的新理念,在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应积极转变课堂角色,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辅导者,使学生真正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3.4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深度学习

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还应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方式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初中历史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当前备受欢迎的一种新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主张,合理运用能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并在互帮互助中促进综合发展。因此,针对学生实际学情及教学需求,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小组合作法展开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标的初中历史单元深度学习目标,是以新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立足学情,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既指向历史学科本质,又指向学生未来的发展。这有利于初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有利于推动初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打破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困局,实现减负增效目标,真正发挥初中历史学科“培根铸魂”的育人功能,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黄卫平.“大概念”视域下初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07):15-20.

[2] 郭美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大单元初中历史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高中生物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实践研究
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视角下的建构实践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项目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研究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浅探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