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谈:细节是一个贴心的文字导游

2023-04-23 21:34彭文斌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细粮煤球粗粮

彭文斌

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做企业管理,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其实,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此,写《爱心厨房之夜》时我做了一些积极探索。

细节是一个贴心的文字导游。《愛心厨房之夜》选择从主人公之一的熊庚香洗涤工作衣物这个细节切入,打开一扇可窥爱心厨房内景、可寻万佐成夫妇心灵轨迹的窗,牵引读者走向一对可亲可敬的平凡老人,感受其烟火中的那颗仁心,触摸到南昌城别样的体温。昏黄的路灯、洗衣粉的泡沫、各种颜色的衣物与经典老歌,衬托出两位老人忙碌一天之后的心情。此时此刻的情景,只是其二十年生活的缩影。对于万佐成的出场,则是通过熊庚香的目光这一细节进行过渡,之后不惜笔墨描述万佐成整理煤球以及煤球后面的故事。阅读至此,读者自然明白了,为了支撑爱心厨房在风雨路上继续行走,二十年来,老两口节省着每一分钱,其情其义,感天动地。

细节仿佛工笔国画,往往给读者捧出一桌极具画面感和视觉冲击力的美学大餐。在文章中,我给万佐成安排了一个细节,通过老人的心理活动,在故乡的大自然中寻觅“共情”,那就是夏夜里漫野的萤火虫。文中如是写道:“他忽然觉得,自己和老伴从乡下到这座城市谋生,分明就是两只萤火虫。他不知道自己还能飞多长时间,但是,管不了那么多,也想不了那么远,能飞一刻是一刻吧。”这一细节描写进一步衬托出万佐成夫妇悲天悯人的情怀、助人为乐的精神。

作品中,熊庚香与灌开水的女子的语言交流,则是一种对话细节,犹如慢慢绽放的花朵,惊艳之余,充盈着不尽余香。根据相关人物的性格、立场、职业、角色等写活对话,需要藏精雕细琢于朴拙天成之中,从而真实再现爱心厨房里的日常情景。在文字导游绘声绘色的描述中,读者如同身临其境,进而与主人公产生共鸣。

写一篇好的作品,就像在搭配营养餐,要善于进行粗粮和细粮的均衡。所谓“粗粮”,是指高度浓缩的文句的运用;所谓“细粮”,自然是指细节的嵌入,制造出云蒸霞蔚的气象来。有了细节,一篇作品能更耐读、更动人、更俘虏人心。

猜你喜欢
细粮煤球粗粮
粗粮的三种错误吃法
海底的“黑煤球”是什么东西?
海底的“黑煤球”是什么东西?
煤球换出人心
细粮VS杂粮
粗粮不宜细加工
粗粮养生不养胃
建设施工用油渴盼“细粮”
全国农业税负担情况
粗粮代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