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希望之光

2023-05-02 16:54方丽璇
书城 2023年5期
关键词:特克魔王说书人

方丽璇

《说书人》 [ 美] 伊万·特克著绘 李海颖译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22 年版

《说书人》是美国艺术家伊万·特克亲身走访体验了摩洛哥当地文化之后的杰作,是一本关于“故事”的图画书。说书是摩洛哥正在消亡的文化传统,在这本书里作者将说书文化与水源设置成相伴而生、相依而亡的关系。故事伊始,一句“很久很久以前”便带领我们遁入了遥远的过去,曾经的摩洛哥,说书艺术非常繁荣,水源也十分充足。但是随着王国的昌盛,说书艺术日渐没落,喷泉也日趋枯竭。紧接着,更大的危机来临了,沙魔王出现并扬言要摧毁整个城邦。然而解决危机的人却是一个少年,他在聆听老说书人的故事之后,成了一个新的说书人。随着故事的传播,生命之泉也逐渐涌出,少年以故事击退了沙魔王,从此城邦得以恢复平静。

这本图画书充满异域风情。伊万·特克以摩洛哥的说书文化为主题,糅合了摩洛哥的诸多文化符号,如手工地毯、建筑风格、薄荷茶等,以拼贴、水彩、蜡笔以及当地的“隐形墨水”等艺术形式,精心设计了这本看似繁复、具有多重阐释空间的图画书。比如“太阳”或“落日”这个意象在书中反复出现,而“摩洛哥”一词的阿拉伯语翻译过来是“日落之处”。摩洛哥位处阿拉伯世界的最西方,因此它也有“日落王国”之称。再者,我们观察本书封底可以发现其参考了摩洛哥当地门框的圆拱形设计,里面嵌套着一层蜡烛状的内边框,其烛心也是火红的太阳。同时,故事中沙魔王的威胁,是“日落时分就会摧毁整个城邦”,可见,作者充分挖掘了意象的文化内涵,将一个简单的意象进行了多重的演绎。这本图画书正是这样处处充满了埋线与隐喻。

又比如,女邻人在蓝色大鸟的神圣感召下幡然悔悟,邻家人与她分享了一壶薄荷茶。薄荷茶作为摩洛哥的国饮,有“摩洛哥威士忌”之称,摩洛哥人把茶视为迎宾待客的佳品,若给客人敬上一杯薄荷茶,就是在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当地有句谚语:“爱情如蜜一样甜,生活如薄荷一样涩,死亡如荒漠一样无情。”在摩洛哥当地人家做客时,主人都会奉上一杯清香四溢的薄荷茶,比较传统的人家还会连奉三杯。而图画上正呈现出了三个杯子,如同谚语中所说,这三杯茶分别意味着“祝福,忠告及警醒”。这是伊万·特克嵌入的另一个摩洛哥的文化传统。这本图画书的诸多设计,从媒材到内容无不渗透着当地的文化传统,成为我们窥探摩洛哥的一个小小窗口。

《说书人》的边框设计也是颇具匠心的,伊万·特克以摩洛哥的地毯花纹与马赛克图案为原型,设计了多种样式的边框,令边框也承担起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比如边框的颜色,其中黄色代表沙漠,蓝色代表水源,二者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呈现出一个此起彼伏的动态变化过程。又如边框层次与故事层次的照应,作者借鉴了《一千零一夜》的叙事技巧,边框的每一层堆叠都是一个故事层,层层嵌套,再与文字的颜色相呼应。纯黄色边框是年轻说书人的叙事,绿色边框是老人的叙事,棕色边框是盲婆婆的叙事,黑色边框是老妇人的叙事。每嵌套一个故事,画面便多一层边框,随着故事的展开与收束,边框也一层层堆砌,又一层层抽离,彰显故事丰富的层次感,使得原本的民间故事模式焕发新意。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书中的儿童形象皆是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如最先出现的少年、后来出现的女邻人的小女儿、最后向说书人提问的小女孩,正是他们碰触了故事的开关。少年开启了老人的故事,女邻人的小女儿开启了盲婆婆的故事。同时他们以提问掌握着故事的发展节奏,“后来的故事怎么样了”——少年与女邻人小女儿的提问让故事有了呼吸的空间,而最后小女孩向说书人的提问则让整个故事收尾之前抵达了一个高峰的停顿点,瞬间戛然而止,而后说书人回答“后面的故事,改天再说啦”又缓缓降落,余味十足。

儿童是民族文化的有力继承者或者说潜在的继承群体,因此作者将儿童设置在重要的角色上,他们常常是有无限潜力与诸多可能的。如故事的主人公少年最后继承了说书艺术,并以此击退了沙魔王。这是故事带来的希望之光,图画书的扉页有这样一句话“愿每个故事都闪烁着蓝宝石般的熠熠光芒——希望之光!”这同时也是少年儿童带来的希望之光。古老的说书传统在时代的变迁中悄悄流逝,我们在呼吁继承与复兴说书文化的同时,有这样一个诘问横亘其中——民间传统的东西是否需要自我革新以与时俱进?正如儿童文学挖掘民间传统故事时需要适当改编,既要确认其是否蕴含儿童性,也要剔除与当下价值观不符的地方。那么当故事中的说书人日渐衰老,故事也黯淡无光时,正是下一代的继承者少年儿童带来了希望之光,他们的加入使得故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故事中“沙漠”或“沙魔王”这个关键意象,它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解读。首先,摩洛哥毗鄰撒哈拉沙漠,在故事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沙漠是城市的对立面,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对立面。当摩洛哥的本地文化如说书艺术、手工编织等消失殆尽时,失去了文化的根脉,摩洛哥就丧失了自身的独特性,变成黄沙一般单调,面临着被“沙魔王”吞噬的威胁。而在图画书的最后一页我们发现沙魔王也出现在年轻说书人的说书现场,这凸显的是故事的力量。儿童从小听故事,故事会在他的心里留下种子,滋养他的心灵,故事与文学带来的希望之光会照亮他走向世界的路。说书人坐在同心圆的中心,故事的魔力形成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往外扩散,如滋养生命的喷泉一般哺育着人们,给予每个听众以智慧和人生的启迪。我们常常说文学是“无用之用”,它在看不见的地方隐蔽地塑造着每一个人。在此,“沙魔王”或“沙漠”也许是另一种隐喻,它意味着广义的现实。现代社会下,快节奏的机械般的生活与日趋原子化的个体等现象何尝不是另一种“沙漠”?当我们不甘被困于眼前的现实时,故事与文学更彰显出它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特克魔王说书人
Max讲故事——说书人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在卑微与高大中穿行的说书人——师陀《说书人》解读
欧特克(中国)软件研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