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科尔沁蒙古三弦的演奏与传承

2023-05-06 11:13王佳琪
音乐世界 2023年2期
关键词:三弦科尔沁蒙古

〔摘 要〕科尔沁地区蒙古三弦是中国境内蒙古三弦的三大风格区之一,其自身内部的“原生性”延展出较高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持续密集的田野调查获得一手资料,从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个案进行定点分析,在交互中梳理出科尔沁蒙古三弦的发展现状、内在的价值、本位与传承的脉络。在历史语境下映射科尔沁地区蒙古三弦风格的不可替代性,以使科尔沁蒙古三弦的演奏与传承达到最大程度的优化,进而促进民族艺术的历时性发展,为蒙古器乐的传承做出新思考。

〔关键词〕科尔沁蒙古三弦;演奏;传承

科尔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南坡,东北平原西端——即从大兴安岭到东北平原的广大地区。蒙古三弦在内蒙古自治区内主要有科尔沁、鄂尔多斯、锡林郭勒三个风格区。由于内蒙古地理环境不同、演奏时指法的多样性、演奏者演奏风格的差异性等诸多因素,形成了科尔沁蒙古三弦独特的风格。蒙古三弦在传承的过程中面临怎样的困难、怎样在“解构”与“寻找”中从新角度获得存承的可能性、如何让这种“乐器演释”和“体化声音”发挥到最优化这些问题都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一、科尔沁蒙古三弦的传承现状

在科尔沁地区,蒙古三弦主要用于独奏、伴奏和齐奏,演奏曲目以科尔沁民歌或二度创作的作品为主。传承方式为专业传承和民间传承。

专业传承是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主的高校传承和乌兰牧骑传承。笔者有幸同内蒙古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王大春学习过蒙古三弦,接触后深深被民族乐器的魅力所感染,同时也了解到蒙古三弦的传承面临的困局。一方面,爱好者老龄化严重。由于蒙古三弦把位较长,入手三弦的年龄一般在十二岁左右,使得学习三弦的人数较少,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严重。另一方面,普及程度较低。蒙古三弦相对马头琴、四胡等其他民族乐器来说没有很广泛的知名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遗产化”的命运。因此,解决以上困境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民间传承是以东蒙乐队和个人爱好者为主。笔者曾采访过通辽市周边蒙根艺术团、开心艺术团和民间艺人包凤蓝、王六十三等人。在访谈过程中,以上艺人都从多角度体现出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共识性,他们在演奏的同时也追求着生命的本质、演奏的音色,以及把蒙古三弦发扬光大的共同理想。蒙古三弦在蒙古族乐队中不可或缺,在演奏中三弦起着低音铺垫的作用,民间艺人王六十三在访谈中谈到:“三弦和四胡在乐队中就像夫妻一样,没有其中一个声部,另一个声部在合奏中就像没了主心骨。”可见三弦的不可代替性。民间乐队的艺人大多都是无谱演奏,谱在心中,但演奏指法和演奏技巧相对欠缺,故政府相关部门每年也会组织一些教学活动,组织当地专业的三弦教师对民间会三弦的农牧民进行统一教学,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们掌握了更多的民间乐曲,并对其进行记谱整理,农牧民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一些演奏技巧并熟练地用在演奏中,使演奏过程更加完整。

传统和当代并非割裂,中国的古典、传统和民间音乐自有其当代性。蒙古三弦在当代的传承中面临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此,发现—解构—寻找—嬗变—重生,形成了其固定的传承方式。在这个多元化的环境中,充分思考事物的本原,蒙古三弦要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才能更具生命力,这是我们现代人要去关注的。

二、科尔沁蒙古三弦的传承价值

蒙古三弦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它经历了多次变革、洗礼, 如今成为独奏、伴奏、齐奏的重要乐器之一。在当代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一)文化价值

科尔沁地区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农耕-游牧”杂处的文明特征孕育了有極高文化价值的科尔沁民歌文化。对当地民众而言,蒙古三弦参与的器乐合奏是他们的精神食粮,丰富了当地的民俗生活。牧民们通过欣赏合奏表演,从中汲取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此外,科尔沁地区蒙汉民族交融,当地的三弦合奏曲目也生动地体现了蒙汉文化的交融,合奏表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蒙汉民族间的情感。由于当地蒙汉民族杂居,科尔沁蒙古族受到农耕汉民族的影响,语言逐渐糅合,科尔沁蒙古三弦演奏技艺便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不断进行调适和发展,形成半农半牧的音乐格调,将汉族的曲艺文化精华和文学艺术吸收进来,充实了其内容和表演技艺。

科尔沁地区的蒙古三弦演奏艺术不仅是蒙古族音乐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凝聚了蒙古民族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并代代传承,保留至今。我们应该保护原生态的蒙古族音乐艺术,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传播给更多的人及更远的地方,最大化地发挥其文化价值。

(二)经济价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文资源。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就是最为独特、最具市场开发价值的人文资源之一。“市场化开发利用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不仅能够使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成为少数民族获得经济收益的重要途径,而且能够使民族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自己独立的位置和获得应有的地位”。因此,从经济的角度透视科尔沁蒙古三弦艺术,将会发现其潜藏的巨大经济价值。

科尔沁蒙古三弦作为合奏中的重要乐器之一,以科尔沁民歌文化为载体。比如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原生态乐队组合安达组合将蒙古族古老、传统的原生态唱法、奏法融入现代舞台,自2005年成立以来多次赴国外演出,吸引观众近百万人。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如此兴盛,可以借助这一渠道,更新相关文创产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艺术价值

蒙古三弦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一种,是北方游牧民族马背上弹奏的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法,抒发着草原人民或热情奔放、刚劲有力,或悠扬如歌、细腻柔美的音乐感情,是蒙古族重要的传统弹拨乐之一”。因其独特的演奏方式、技法和特色,科尔沁蒙古三弦深受内蒙古东部地区人民的喜爱。

乌兰杰在《从金色兴安岭到银色叶尼塞河——试谈蒙古族科尔沁民歌和图瓦民歌的内在联系》一文中,通过举例对比四组图瓦民歌和科尔沁民歌,认为两地虽相距数千公里,但流传着很多的同宗民歌。此生动的例子可以看出,科尔沁蒙古三弦可从两方面发挥其艺术价值。首先是科尔沁蒙古三弦独奏或合奏的音乐价值,三弦乐曲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可以深刻地影响到多个国家民众的精神世界,引起人们的共鸣,给他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恬静之美。其次就是中国乃至其他国家的音乐学者们,推动科尔沁蒙古三弦“走出去”,将其他国家同宗同源或不同的音乐文化“引进来”,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推动科尔沁蒙古三弦的理论创新和技法创新。

三、科尔沁蒙古三弦器乐艺术文化的传承路径

在科尔沁三弦器乐的艺术文化传承上,我们要把目光放远,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政府的支持以及人才培养,不断促进区域文化的繁荣复兴,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

首先,要利用现代互联网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便利的一面。在现当代文化的背景下,将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与现代化媒介或手段相结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于探索传统音乐在当代传承与发展的新模式的实践应用,可直接面对并综合考虑蒙古族传统合奏与当代传承所面临的困难性问题,探索与现代化传播手段相呼应的新模式。在采访中注意到,很多艺人都提到了他们拥有自己的新媒体账号,平时会发布演奏的小视频还会偶尔直播与观众互动,传播的效果很好,甚至还吸引到了许多不懂蒙古语的听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不通会对传承艺术造成一定的困扰,但并不会影响艺术的传播。如当代一些知名的内蒙古摇滚乐队,他们的歌曲大多都用蒙古语演唱,但依旧能打破语言的隔阂在欧美地区广受欢迎,因为优秀的音乐是能够打动人的。所以如能够利用好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就能将这一优秀的民族艺术发扬光大。要利用时尚的短视频平台,鼓励艺人们注册自己的账号,调动新时代青年的积极性,多发视频记录自己的作品,多与科尔沁地区以及其他流派的艺人交流、切磋,共同进步。

据检索,现有传播包括东蒙合奏在内的科尔沁民歌艺术的公众号十余个,他们发布老艺人的唱段录音,也发布当代艺人的新作品新创作,为传播这门艺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政府要鼓励他们继续做下去。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很重要的。2010年,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举办了千人四胡演奏活动以纪念孙良大师诞辰100周年,当日1151名艺人共同演奏《嘎达梅林》《韩秀英》等5首传统名曲,演奏持续6分钟,成功挑战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样的大型活动无疑对推广传播科尔沁艺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当地政府应该积极向地区大型晚会、重要纪念日的演出报送优秀的东蒙合奏节目,同时在传承方面需要多举办“非遗进校园”“非遗进嘎查”等活动,出资出力举办“东蒙合奏培训班”活动,推行如少收学费、提供食宿等措施,让艺人们减轻压力并有更大的积极性来学习。在民族中小学,利用课余时间派专业的老师开设演奏教学课,培养孩子们对科尔沁器乐艺术的兴趣进而培养下一代传人。其中辽宁阜新市的经验很值得借鉴,该地区由于历史原因,蒙古族艺术文化也很受欢迎,以前有蒙古族说书艺人300名左右,但近年来传承工作同样遇到了危机,现在专业艺人只有两位了。当地政府因此大力开展蒙古族艺术保护工作,每年政府出资开设艺术培训班。同时在小学、中学、高校等开展非遗推广普及活动,开设非遗传承基地,政府支持专业艺人去上课教学,同时根据不同的班级、年龄段讲授不同深度的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人才培养

最后一点是要培养出新一代的專业表演人员。这些人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对蒙古族文化有深入了解,对科尔沁地区民间表演形式也要细致研究,而且热爱民族文化,敢于担当重任,团结各个乐器的演奏艺人,拧成一股绳,合力助推科尔沁艺术文化向前发展。同时,深入民间,将民间艺术许多未被发掘的、值得借鉴的整理出来,将未被准确定义的、标准不甚清晰的问题下一个结论。为此,需要全国尤其是内蒙古地区的高校重点专注于此类人才培养,同时音乐专业的年轻一代也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传承民族艺术的责任,有意识地投入到保护器乐艺术文化的工作中来。

结语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音乐更显现出在文化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其不仅代表着民族记忆,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动向。对科尔沁蒙古三弦的演奏与传承发展进行研究,不断谋求新的发展思路,这是少数民族音乐走向更远的理想状态。

因此,运用各方的资源不断为少数民族音乐增加发展空间,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少数民族音乐走上更广的路,走向更新领域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①萧梅:《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中国音乐学》,2020年,第2期。

②苏常青:《论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云岭歌声》,2004年,第10期。

③ 孙莫日基夫:《科尔沁蒙古三弦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④李永轮:《“一带一路”视域下西部民间艺术的价值视角与构建》,《艺术百家》,2016年,第1期。

⑤ 乌兰杰:《从金色兴安岭到银色叶尼塞河——试谈蒙古族科尔沁民歌和图瓦民歌的内在联系》,《中国音乐》,2021年,第5期。

本文系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科尔沁蒙古三弦的演奏与传承”(SZKY202200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佳琪,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责任编辑 任丽姝

猜你喜欢
三弦科尔沁蒙古
爷爷的三弦
云南少数民族三弦分类研究
——基于黄金分割比例
科尔沁永恒的眷恋
内蒙古蒙古族三弦大师培训班在呼举办
蒙古靴
科尔沁情
美丽的科尔沁
《雲使》在蒙古
梦回科尔沁
蒙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