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简析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

2023-05-08 01:13李文玲
考试周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李文玲(1975~),女,汉族,甘肃庆阳人,甘肃省庆阳第四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摘 要:目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整体效果不够理想,不仅影响到学生阅读效率的提高、阅读素材的积累,还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因此,教师应紧随时代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根据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融合采用多种不同的阅读指导策略,保证整本书阅读的科学、有效开展,改善当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情况,保证整本书阅读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0-0006-05

整本书阅读能够为学生开启一扇扇门,这些门通向学生从未涉足过的世界;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游历肉身无法到达的地方;整本书阅读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核心素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教师需通过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运用指导方法、布置阅读任务、分享阅读方法等,尽可能地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一、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必要性

(一)陶冶品行,提高素养

相对片段阅读来说,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快速融入文本内容中,在相应的情境中进行分析与思考,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准确把握文本内涵,从而更加全面地感受、深入地理解整本书的思路。尤其是对一些包含作者生平经历,拥有多样化阅读素材的文学作品,如果教师能够从时代发展需求入手,寻找更多适合当前学生阅读的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和探究,就能使其准确把握书籍中知识结构、故事内容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有更多机会和途径全方位感知文本内容,并且在高质量的阅读中逐步陶冶个人情操。

(二)培养习惯,积累素材

片段化阅读、碎片化阅读、全民读“屏”是新时代下诞生的阅读模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当前高中语文的实际教学情况,从多角度分析和研究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不断丰富和拓展其知识面,使其能在阅读多样化阅读材料的过程中逐步丰富文化底蕴,寻找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成长道路,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在自主阅读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要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阅读,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在掌握习惯和方法的情况下,学生能在整本书阅读中积累更多的素材和资源,能主动思考和探究,逐渐成长为满足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语言浸润,提高才能

在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的讲解至关重要,但不应忽视学科语言的特性。在语文课堂中,如果教师采用片段式阅读的方法,那么将会影响到学生表达能力和阅读素养的提高。在加入整本书阅读后,学生能够根据整本书的结构分析其中的阅读资源,选择合适的阅读理念和阅读方法,分析和研究整本书的内容,主动拓展和延伸阅读层次。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在思考、阅读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向和成长理念,在接触大量阅读素材的情况下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思路、行为方式,能在丰富语言的浸润下产生深层次、全面化的感悟。从这一角度来看,整本书阅读在培养学生才能、品行、阅读习惯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积极开展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实际情况入手进行全方位分析,寻找科学合理的教学路径,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教学引导。

二、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氛围有待优化

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环境和氛围都会对学生的阅读和学习产生一定影响,阅读氛围将会成为促进学生顺利实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驱动力。从日常的语文教学来看,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仍旧处于探索和發展阶段,部分学生存在较强的畏难情绪,整体的阅读氛围不够理想。加上高中学生承担着较大的学习压力,无论是在课后学习过程中,还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选择“快餐式”的阅读模式,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进行阅读,并未进行自主阅读。此外,也有部分教师并未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这导致整本书阅读停留在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推荐等情况中。久而久之,学生难以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整体教学氛围也不够活跃,进一步影响到学生阅读热情的维持。

(二)重精读轻略读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开展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各种阅读素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带领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进行全方位探究和思考。在阅读过程中,只有将略读、精读有效融合起来,才能取得较理想的阅读效果。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无数专家学者经过多年认真筛选的,因而教师在教学时会采用精读引导的方式,与学生一起细致阅读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并在完成阅读后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思考。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能逐渐掌握更多精读方法,但是不够了解略读方法。在此背景下,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和问题,阅读效果不够理想,会消耗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想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要改变当前过于重视精读、忽视略读的情况,逐步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效果与质量。

(三)指导策略不佳

要想尽可能地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就需要教师从学生个体情况、课程标准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导策略,搭建出更适合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平台。但从当前整本书的实际阅读情况来看,受到教师素养、教学时间、学生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整本书阅读的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在教学指导、师生交流等方面。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将改革的重点放在课堂中;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教师需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成长需求入手,结合课堂中的实际情况选择助力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三、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分析

(一)厘清教学目标,选择合适阅读内容

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教师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确教学目标,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角度入手,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从多角度解读文本内容,掌握更多切实可行的阅读策略。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可把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分为培养学生的整合性素养,包括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视野的拓展;培养学生的情景化能力,也就是掌握更多的阅读策略,掌握文本解读的方法等方面。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想顺利实现整本书阅读的目标,教师就必须要尽快厘清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入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还需要在参考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上,妥善解决、认真思考以下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教什么”,另一个是“读什么”;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保证整本书阅读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小说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从教材内容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教师也可以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筛选适合当前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之后,教师需根据书籍内容确定好整本书的目标、内涵以及特征。如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巴金的名著《家》,教师需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中的“名著导读”。在开展阅读活动前,教师需展示此次阅读的目标:第一,阅读视野。全面了解章回体长篇小说的特点,从多个角度入手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记录和了解小说中的经典故事,分析各人物的命运,准确把握思想主旨,完成整本书内容的全面建构。第二,阅读习惯。在阅读前制订出详细、可行的阅读计划,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相应的阅读笔记,坚持按照原定计划进行阅读,每日记录阅读情况,定期进行反思和总结。第三,文本解读。顺利厘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品味书籍思想主题、人物形象,感知和体会作品的语言魅力。第四,阅读策略。制定完善的学习任务单,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积极进行课堂探究,运用批注式阅读,学会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分析故事流程、人物命運走势,以及采用精读与略读、局部与整体、合作学习与独立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从整体到篇章,从篇章到文本,逐步分析故事情节、探究人物形象。基于目标开展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的阅读更具有目的性,进而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以及保持充足的阅读兴趣。

(二)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阅读环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核心素养养成等都有影响。如果将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开展综合性语言实践的过程,那么教师必须要具备四种必备能力,也就是解释性阅读能力、评价性阅读能力、检视性阅读能力、创造性阅读能力。这四种能力的关系非常紧密,教师具备这几种能力,有助于在整本书阅读中给予学生更具有针对性的帮助,也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教师需要将课堂作为教学阵地,做好整个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搭建出合适的阅读平台,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阅读活动,吸引更多学生主动阅读。

例如,在阅读《巴黎圣母院》时,教师就可进行以下教学设计:从教材内容出发,利用阅读指导课、导读课等,采用立体的、多角度的方式详细介绍《巴黎圣母院》,促使更多学生快速产生阅读兴趣;结合书籍内容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与学生一起制订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使其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每日阅读量,能抽出时间去阅读。当学生对自己施加压力时,会更加主动地阅读,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需详细介绍阅读方法,让学生能借助交流、分享的方式逐渐消除畏惧心理,分享各自的阅读成果;教师还需教给学生做阅读笔记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撰写读后感,在完成阅读后围绕着书籍内容做出点评。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展示性、评价性活动,借助深度对话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使更多学生养成读懂书、会读书的能力。综上所述,在设计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统筹兼顾,从整体角度确定好教学流程,充分利用探究课、导读课、展示课等方式,开展思读、引读、评读等活动,这有利于打造出优质的阅读环境,进而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质量和效果。

(三)利用指导方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相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来说,高中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语文能力、较高的语文素养,并且有很多学生保持了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带有长期阅读的意愿,能顺利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将教学与整本书阅读整合起来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就必须要脱离原本懒散、自由的阅读层面,保证较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为了落实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尽快转变学生随意阅读的理念,改变阅读过程模式化、片面化等问题,不断提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恰当的帮助和指导,使其能逐渐掌握更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实现整体阅读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开展《老人与海》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材辅导书等,搜集与书籍、作者相关的各种资料,合理组合,认真筛选,将各种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导学案和课件,以期在课前教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应用,奠定教学基础。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先展示自己搜集和整理的资料,带领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之后,教师可利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老人与海》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该本书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是利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故事讲述的?虽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但整个故事内容较为简单,运用较为简单的文字,那为什么这个故事能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呢?”教师需引导学生从书籍内容出发进行概要阅读,从中选出自己最喜欢、内容最精彩的片段,并做出各自的判断以及结合自己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利用一段文字、一句话等进行文本内容的概括。在课堂中,教师需留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时间,使其围绕着书籍内容展开互动和交流,教师再根据学生最终的讨论结果,判断和分析实际的阅读效果。

又如,在开展《红楼梦》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从中筛选出几个经典的单篇进行教学,为学生讲述阅读古典小说的方法:搜集和整理与书籍相关的资料,适当了解节选篇章的前后内容,大致了解节选中部分情节的来龙去脉;确定好此次阅读的时间限制,布置恰当、合理的阶段性任务,逐步奠定阅读基础,理清书籍中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利用言行举止分析所有人物的地位、身份以及特点,认真撰写故事梗概;细致分析书籍中重点描绘的人物形象,逐渐形成更加感性的认知;分析、鉴赏书籍中的语言,分析课文中应用的各类文体形式,由此锻炼学生对名句、诗词、文本的鉴赏能力;从语言、情节、人物等多个角度入手筛选主题,开展不同类型的主题学习活动,围绕着语言技巧、阅读体验等展开多样化互动,由此积累和掌握更多阅读经验。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能从基础阅读入手,将自己掌握的阅读方法逐渐渗透到分析阅读、检视阅读、主题阅读中,最终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利用任务驱动,提升书籍阅读深度

高中学生逐渐开始承担起较大的学习压力,虽然很多学生都保持充足的阅读热情,但无法将更多时间放在阅读上。即使当前将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整合起来,也有学生在对整本书阅读中出现缺少信心、失去兴趣、缺乏毅力等情况。阅读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其核心素养的发展也与整本书阅读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因此,教师必须要利用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阅读信心、兴趣,促使更多学生能坚持閱读整本书,在取得阅读成果的同时,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对高中学生来说,结合学习任务、教学情境来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这能发挥激发潜能、激活兴趣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围绕着书籍内容、学生特点等创设不同类型的教学情境,布置科学合理的阅读任务,促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阅读动力,真正爱上阅读。

例如,在开展《高老头》阅读活动时,教师需围绕阅读目标、学生学情等制定详细的阅读任务。第一,利用问题性任务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师需围绕书籍内容设计一些具有深度的问题,如:“金钱的扭曲力量、高老头的悲剧、畸形父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作者将该本书的故事内容分为了几条线?这些线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设置这几条线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学生需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这些问题,从书籍中寻找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的任务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为了解决问题而认真阅读。第二,借助探究性任务应用阅读方法。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教师需围绕阅读目标布置一系列的探究性任务,如分析故事内人物的命运走向、关注人物发生的变化、探究人物出现悲剧命运的原因,并要求学生利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进行阅读,学习、应用自己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第三,利用活动性任务进行评价,全方位展示阅读成果。在此类型的活动中,教师需布置不同类型的阅读任务,如在阅读过程中做读书笔记,围绕书籍内容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将书籍内容改编成剧本,开展多主题的探究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会得到有效拓展,对书籍内容的认知也会更深刻。

(五)传授阅读方法,快速抓住阅读关键

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所接触到的都是短篇阅读、单篇阅读,偶尔会接触群文阅读,但缺少整本书的阅读经验和方法。在正式接触整本书阅读时,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出现诸多困难,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需认真讲解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指导和教育。

例如,在教学《老人与海》时,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提前做好阅读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探究书籍内涵。该本书的阅读方法有以下几点:第一,根据阅读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除了规定好的主体时间外,学生还需利用晚饭、午饭、周日等时间进行阅读,灵活运用碎片化阅读的方式,逐步深入理解和探究作品内涵。第二,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在恰当时机运用恰当方法,进行细致区分。精读和略读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不仅体现在阅读的速度和节奏方面,还体现在记忆、理解文本方面。略读影响到的是学生对文字信息的提取,但在整本书阅读中,对作家点评、前期的序、内容梗概、书籍目录等内容都可采用略读的方式。精读的节奏虽然较慢,但采用精读可有效提取各类信息,给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书籍中有非常多有内涵的片段,只有采用精读的方式才能准确把握。因此,学生需灵活运用略读、精读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完成整本书的阅读。第三,圈点批注,进行整本书的质疑阅读。在输出式阅读模式中,圈点批注是其中一种方法,可让学生逐渐感受到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能力与个性的养成。教师可让学生利用细读文本、圈点批注的方式进行阅读,一边阅读一边勾画精彩、重要的语句、字词、段落等,利用工具书检查重点字词的内涵,一边思考、一边阅读,逐步深化理解书籍内容。第四,运用各类素材进行辅助阅读。高中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随着整本书阅读的逐渐深入,学生的阅读需求也在逐渐增长。此时,教师就可为学生推荐一些与之相关的资料和素材,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如,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世界名家对《老人与海》做出的点评,阅读不同翻译家阅读的《老人与海》;还可让学生去观看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纪录片等,搜集相关的时代背景资料,进行深入阅读、反复阅读,以获得更多的感悟与体会。

四、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必须要紧随时代发展的趋势,认识到整本书阅读对学生成长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确定好教育的方向与内容。具体来说,教师需从多角度入手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恰当指导,分享各种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布置恰当的阅读任务,稳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碧宇.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探究——以《乡土中国》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12):8-10.

[2]张敏.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42):103-105.

[3]熊东云.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策略探究[J].读写月报,2022(33):23-25.

[4]彭俊.高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以《平凡的世界》为例[J].语文天地,2022(11):42-43.

[5]郑千里.浅议高中语文古典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2(34):154-156.

[6]戴旭明.整本书阅读视域下高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32):120-122.

[7]陈重浪.多方整合,共同推进整本书阅读[J].江西教育,2022(36):17-18.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