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城乡融合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2023-05-09 13:59马延亮秦波李英峰
北方经济 2023年4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马延亮 秦波 李英峰

摘  要: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有效途径。新疆始终把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城乡互动更加频繁,城乡发展鸿沟不断缩小,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薄弱,以及体制机制存在短板,新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必须要着眼城乡发展短板弱项,重点发力,推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 要素

近年来,新疆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健全和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引导各类要素向农村转移和流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但受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城乡二元制度等影响,以及新疆特殊的历史、地缘和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差距明显、乡村日渐衰落等问题。为此,突破城乡融合发展瓶颈,促进城乡融合互动成为新时代重塑新疆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城乡要素流动更加频繁

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践中,新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更加频繁,人才、资本和技术下乡也取得了积极进展。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放开、电子居住证全面推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提速,新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26.07%提高到2021年的57.26%。同时,新疆不断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流动、向农村流动,有效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农村普惠金融加快发展,促进资本、技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

(二)农村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立足新疆特色农业资源,大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昌吉市等5个县(市)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35个农业产业强镇、5个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6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扎实推进。现代农业根基进一步巩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约为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张网”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场开拓和销售不断走向深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录入全國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达14.89万家,自治区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1139家,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57家(国家级57家、自治区级500家)。

(三)城乡发展鸿沟进一步缩小

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缩小。农村饮水安全和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所有行政村实现了通动力电、通光纤宽带,96%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截至2021年底,新疆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4.77万公里,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通硬化路、通客车,城乡往来更加畅通方便。

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缩小。城乡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就学实现全覆盖,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任务全面完成。城乡医保统筹、医联体建设等一系列举措让农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9%以上,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新疆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32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5986元增加到2020年的12035元,年均增长12.3%;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1964.21元增加到11163元。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12年的2.80:1下降到2021年的2.42:1。

(四)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不断完善

201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2019 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旨在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国家发展改革委近些年出台诸多文件和管理办法,对城乡融合发展进行了工作安排和部署。2021年,新疆住建厅编制《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导则》,推进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一系列相关政策、规定和制度的出台和实施,有效加快了新疆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城乡要素融合层次较浅,双向流通不顺畅

一是大量劳动力流向城镇,乡村发展面临严重人才匮乏。随着新疆城镇化加快发展和政策引导,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发展和定居,导致农村人口流失、农地撂荒、农村“空心化”严重。然而,针对农村吸引人才的政策保障仍未健全完善,制约了各类人才向农村聚集。二是资本下乡收益较低、积极性不高。农业发展的弱质性使资本收益低、周期长,影响资本下乡的积极性。农村资源变资产的渠道尚未打通,也会影响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产业。三是农村人才缺乏,农民学习新技术能力不足,新兴技术在农村发挥其真正作用上仍有待提高。

(二)城乡社会融合范围较窄,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等

一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普遍存在覆盖面不全、标准偏低的问题。基层教师资源紧缺,南疆四地州表现尤为突出;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和人员配备明显落后于城镇。二是农村基础设施亟待提档升级。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区域,道路、供水、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短板弱项;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也较匮乏,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7%以上,而农村仅为32.4%。三是城乡收入差距仍较明显。2021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比2.42:1,相比福建的2.20:1、浙江的1.94:1,仍存在一定差距。

(三)城乡经济融合效果较弱,产业融合不深入

新疆农业以传统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小农经济仍占主导,生产成本高、投入产出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少,带动产业融合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薄弱,相当比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有名无实,只挂牌、不合作。三次产业布局不协调。第一产业多数还处于提供原材料阶段,产业化进程推进缓慢;第二产业以重工业为主,产业链条较短,向“两头”延伸不够;第三产业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还未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和农村电商、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规模小、融合发展亮点不多。

(四)城乡生态融合水平较低,体制机制不健全

一是激励机制不完善。在保障转户农民、农转非待遇保留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措施,或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影响农民进城落户积极性。二是治理机制不完善。城乡生态环境共治的规章制度还不明确,一些地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治理主体的职责分工还未理顺。三是协调机制不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涉及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土地制度等城乡居民多方面利益,与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相关,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利益错综复杂,有些政策调整还需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四是保障机制不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还处于试点阶段。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缺乏,服务“三农”的普惠性金融体制机制仍待健全完善。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推动要素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

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推动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和有效配置。一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抓紧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盘活闲置土地与农房资源。二是畅通人才下乡通道。创新乡村人才引进与使用机制,引导城市人才向农村聚集,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三是积极推动资本下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灵活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激发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开发惠农新产品,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引导并监管工商资本注入农业生产及其相关产业。四是推动科技成果下乡转化应用。加大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新兴科技下乡和成果应用,提升农业生产内在价值。

(二)构建城乡产业联结协调机制,推动城乡产业链融合发展

城乡产业融合应立足于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度合作,谋求协同发展。一是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融合。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和培育完备的、能够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契合县域中心城市的配套辅助产业。借助现代物流业、互联网产业,推进“互联网+农业”深入发展,实现工业、服务业与农业的有机融合。二是深挖农业多维功能,盘活乡村资源。重新审视乡村价值,积极培育休闲农业、健康产业、乡村旅游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展产业融合发展空间。深挖农村资源,联合“互联网+”“文化+”等创新模式,发展特色农业衍生产业。三是搭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助力城乡产业融合。规范组建农业合作社,搭建特色小镇、各类农业园区等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三)加快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推动城乡均衡协调发展

加大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和客运站点建设,构建通乡达村、干线相通的公路网络和完善便捷、城乡一体的客运网络;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城乡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和智慧农业发展平台,实现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供给的数字化;推进城乡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垃圾处理等一体化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有效供给;构建城乡全方位、深层次的就业培训体系,着力提升城乡就业培训服务水平;继续强化城乡低保制度、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速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和倾斜,积极挖掘和传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好村落的特色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建筑特色等“基因”风格,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

(四)深化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着力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深化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城乡治理协同化,统一城乡生态环境规划,协同推进城乡生态融合互补,加快乡村居住环境改造,提升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积极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增加绿色有机农产品及服务供给,推动乡村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机制和公众参与监督机制,提高责任主体环境保护意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积极挖掘农村社会传统文化,利用好村规民约和道德伦理规范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法治意识,增强基层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能力,提升乡村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加强“三农”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积极培养现代职业农民,广泛引导和鼓励学校、企业、中坚农民等参与城乡社会服务与管理,实现城乡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五)创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完善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因地制宜选择具有一定发展条件的乌鲁木齐、伊宁、喀什等中心城市的周边区域先行先试,创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通过试点推动完善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探索出一条符合新疆实际的改革路径和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一要完善城乡经济融合政策。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和产业融合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实现城乡双向流动。二要完善城乡社会融合政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三要完善城乡空间融合政策。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生态保护和产业布局,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源峰.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19.

[2]刘合光. 城乡融合发展的进展、障碍与突破口[J]. 人民论坛,2022,(01).

[3]王晓亮.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论述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0.

[4]肖良武. 城乡融合发展要着眼短板重点发力[N]. 经济日报,2019-11-26.

[5]梁梦宇.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21.

[6]陈丹,张越.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的逻辑、关键与路径[J]. 宏观经济管理,2019,(01).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莉莉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研究”(19BYJ044)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研究”(19BJL03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