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GPS组合定位的靠泊仪技术分析

2023-05-11 13:38郑耘惠州港引航站
珠江水运 2023年8期
关键词:船首单点定位精度

◎郑耘 惠州港引航站

DGPS强调以多个接收机为依托,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前提下,通过多点定位与单点定位相结合的方式,对用户所需各项数据加以获取。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充分利用GPS系统所拥有资源,结合用户需求建模并采集数据,可以有效弥补常规定位技术所存在不足。近几年,该技术已在诸多领域得到运用,将其用于油轮等大型船舶,可以降低船舶靠泊的难度,其所具有的实际价值有目共睹。

1.研究背景

在航运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船舶规模、行驶速度均较以往有所增加,船舶载重量已增加至数十万t,随着散货船、集装箱船以及油轮的普及,社会各界纷纷将目光聚焦于船舶靠泊,如何保证船舶安全靠泊随之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1]。研究发现,对船舶行驶数据进行实时获取的难度较大,有一定概率由于数据获取错误或时效性不理想,致使工作人员无法正确操作船舶,进而引起不必要的问题。要想降低碰撞等问题的发生率,关键是要酌情引入更加科学且先进的导航设备,借助导航设备提高船舶停靠的精度。本文便以此为背景,针对船舶靠泊步骤建模,基于所建立模型对靠泊期间船舶行驶速度、码头与船尾和船首之间的距离加以确定,进而确定具有普适性的靠泊系统,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该系统所提供参数有序开展靠泊工作。

2.靠泊仪种类及运用技术

2.1 靠泊仪

E航海战略提出至今,导航产品已经过数次更新换代,以油轮为代表的大型船舶纷纷选择引入靠泊仪,希望能够在靠泊仪的辅助下,实现快速、精准靠泊的目标。现有靠泊设备主要包括两类,分别是船基、岸基,下文将详细说明:

2.1.1 船基靠泊仪

该系统具有三大功能,首先是根据船舶情况,为其提供合理的纵向、前进以及后退速度,其次是为处于靠泊状态的船舶提供行驶方向与速度,最后是为靠泊期间船舶所具有的安全性提供保证[2]。实践发现,原有系统的定位精度并不理想,研究人员针对该情况对系统做出了以下升级:放弃常规方案,改用DGPS对船舶进行定位。新系统具有便于安装、适用范围广和精度理想等优点,通常不会被天气等要素所影响。鉴于此,本项目最终决定引入DGPS技术,并且通过建模的方式,对参数计算速度和准确度加以提高。

2.1.2 岸基靠泊仪

该系统强调由码头前端所安装声呐、雷达或是激光负责采集信号,根据所采集信号判断码头、船舶之间的距离,进而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然而,常用探头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一是极易被天气等外界因素所影响;二是作用距离相对有限;三是日常维护难度较大;四是仅能采集固定点参数[3]。

2.2 DGPS技术

GPS可以覆盖海陆空三大领域,很长一段时间内,受技术制约,国内GPS始终无法使用P码,导致定位精度难以突破100m,在SA限制被取消的当下,其定位精度仍然和预期存在较大差距。除此之外,GPS还存在以下弊端:该系统不具备实时获取数据的功能,无法在定位出现偏差的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告知用户。在此背景下,DGPS应运而生,该技术可以被细分为GPS和WAAS两类。

2.3 组合定位技术

图2 船首向示意图

目前,船舶从业人员普遍通过两种方式处理数据,分别是精密定位、单点定位,其中,单点定位的原理如下:由GPS接收机对卫星信号所发出数据加以接收并处理,进而得到相应的观测坐标。单点定位需要先处理观测文件所包含数据,通过延迟改正与钟差改正相结合的方式,获得相应的坐标,该方式存在定位精度不理想的问题。精密定位则有效弥补了单点定位的不足,要求有关人员先对载波数据做探测、修复处理,再通过改正和参数估计等方式,获得具有良好精度的坐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精密定位的精度更加理想,但并不适合对航向等复杂数据进行处理。要想在保证数据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压缩数据处理时长,关键是要改用更加先进的定位技术,例如,两点定位,即:通过两台接收机对卫星信号进行接收与处理,根据处理所得到数据建立相应的坐标系,结合数据斜率确定各点方向,以正北方向和两点方向所形成夹角为依据,对航向数值加以确定[5]。

本文所讨论多点定位的特点如下:经由多个接收机对卫星信号进行接收,进而确定各点所处位置。现阶段,该技术已在物流监管、交通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船舶停靠所使用靠泊仪便需要用到该技术,其工作机理如下:以多点DGPS、单点DGPS为依托,由DGPS负责接收并处理数据,从而使短时间内确定船舶行驶方向与速度,码头和船尾、船首之间距离的设想成为现实。

3.基于DGPS的靠泊技术说明

新时期,将DGPS用于大型船舶已成为大势所趋,多数船舶均已安装相应的导航及定位设备,另外,还有一部分船舶选择省略计程仪,参考DGPS所提供数据确定航行方案。考虑到船舶靠泊对导航精度所提出要求较为严格,因此,要想对组合定位技术进行大范围推广,关键是要了解其原理与定位效果,具体如下:

3.1 建立坐标系

图1中坐标系所描述对象为船舶运动,坐标系原点是驾驶台中心,x轴的走向为正东向右,y轴的走向为正北向上。靠泊仪位于AB、AB1处,有关人员可借助该坐标系,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数据。M、N所描述对象为码头前沿。考虑到船舶形状并不规则,使用常规方法并不能够精准说明码头、船舶之间存在的位置关系,故决定增设点E及点F,二者分别代表船首与船尾。

图1 坐标系

3.2 计算各项参数

3.2.1 转向率

图中OH代表船首线对应矢量,代表x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基准北线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角度即为船首向角,其中,基准北线的角度为0°,计算公式如下:

该公式中,ε代表船首向角,其取值在0°~360°之间,要想使计算结果具有实际意义,关键是要转化计算结果,倘若结果超过360°,要减去360°,如果计算结果未达到0°,则应加上360°。考虑到船首向主要取决于真北向,而真北向角的度数为0°,因此,可以推导出以下公式:

上述公式中,ω 代表船舶转向率。?代表不同船首向的差值。

3.2.2 速度与距离

要想计算船尾、船首与码头之间的距离和行驶速度,前提是确定船首向、中心点。下文用E指代船首点,用F指代船尾点,O指代中心点,对计算过程加以说明,以供参考:

第一步,对O加以确定。本文将驾驶台中心作为船舶中心,M、N为已知点,可根据二者对码头岸线方程加以确定。

第二步,以定位终端所处位置为依据,对O的坐标加以确定。确定坐标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定位终端与点A、点B重合,二是定位终端与点A、点B1重合,前者的计算公式如下:

该公式中,是指AB与A1B1所形成夹角。是指x与AB1所形成夹角。S是指|AB1|,即两个终端的距离。则代表终端坐标。一般情况下,在设定初始值时,均默认为船首真北朝上,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任何时间段,有关人员均可以参考A、B、0坐标,对船首向加以确定。

3.3 定位精度分析

各行业对定位精度所提出要求如下:①大地测量定位精度不得超过0.01m;②测图精度不得超过0.05m;③摄影测量精度不得超过0.5m;④高精度导航及水文地理精度不得超过1 m;⑤通用导航精度不得超过100m。通过分析可知,油轮等大型船舶对靠泊精度所提出要求为不超过1m,上文所讨论定位技术所具有精度能够达到该要求。

3.4 靠泊实例

VLCC靠泊惠州港马鞭洲中海油码头,见图3。

图3 靠泊实例截图

4.船舶靠泊系统设计要点讨论

4.1 设计方案

本项目中,有关人员决定对靠泊仪系统进行分块设计,将系统划分成开发平台、靠泊应用两层,与常规系统相比,该系统的特点主要在于其对硬件的依赖性极弱,现将设计要点归纳如下:其一,系统搭载iOS系统,确保接入该系统的硬件均能够得到科学管理,除极特殊情况外,系统均不得直接访问功能模块。其二,硬件需要经由接口函数加以操作,该系统所搭载功能模块较多,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模块、通信模块和数据模块等。其中,用户模块的功能与终端前台相似,主要负责在用户和终端之间搭建联系的桥梁,及时接收用户所提出请求并给出相应的反馈。通信模块需要借助WiFi将数据同步,为系统接收定位参数提供支持。数据模块则负责对船舶行驶速度、方向及其他动态信息进行回放。

4.2 功能模块

本文所讨论靠泊仪的硬件由两部分组成,其中,A机包括WiFi、锂电池、ARM、GPS及AIS模块,B机则包括WiFi、锂电池、ARM与GPS模块。采取该方案的原因如下:实践经验表明,仅凭借单一接收机定位,通常无法保证定位精度。这是因为离泊状态下,船舶行驶速度相对较慢,卫星信号极易被干扰,进而出现定位漂移的情况,此时,系统所获得船首向角便会受到航速的影响而不断摇摆。要想避免出现以上问题,关键是要确保靠泊仪所显示位置完全正确,改用多个接收机进行定位,则能够快速确定船舶位置,其现实意义有目共睹。

开发该系统时,有关人员应将重心放在DGPS模块上。该系统所搭载模块可以实时接收MSAS信号,同时对速度信息、位置信息加以显示。根据观测量可将其划分成观测值、计算速度和位置差分三类,根据定位方式可划分成差分测速、单点测速两种。该系统所选择模块与常规模块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同,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该系统包含12个通道,可以实时跟踪并接收卫星信号。二是搭载最新芯片及算法,更新速率能够达到20Hz左右。三是新增接收信标等功能。四是启动速度提升到60s以内,捕获时间通常不会超过1s。五是定位精度在2.5m以内,实测差分精度不会超过0.6m,即使出现信号丢失或其他突发情况,在问题发生后的40min以内,定位精度仍然能够维持在亚米级别。

5.结论

本文以组合定位技术为落脚点,针对船舶靠泊需求及特点,对计算各项参数所适用模型进行了建立,以既有靠泊仪为基础,对全新靠泊仪进行设计。事实证明,对全新靠泊仪加以使用,可以确保工作人员及时掌握靠泊状态下船舶的各项数据,使引航工作更加安全且高效。

猜你喜欢
船首单点定位精度
北斗定位精度可达两三米
基于CFD的不同船首倾角船体阻力特性仿真研究
历元间载波相位差分的GPS/BDS精密单点测速算法
超薄异型坯连铸机非平衡单点浇铸实践与分析
组合导航的AGV定位精度的改善
新一代40 万吨矿砂船首制船顺利出坞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用单频网与单点发射的效果比较
16吨单点悬挂平衡轴的优化设计
船首形状对船-冰碰撞性能的影响研究
星载激光测高系统对地三维定位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