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颅脑损伤肠内营养病人并发误吸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05-12 01:11和青森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长度障碍危险

郝 丹 和青森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常出现高分解、高代谢状态,导致负氮平衡,而且病人多存在意识障碍,经口进食难度大;所以,需营养干预。相比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提供的营养素更全面,更符合胃肠道生理特点,并发症更少,应用时间更长[1,2]。由于受胃肠道功能障碍、贲门括约肌松弛以及意识障碍等因素的影响,TBI 病人肠内营养时易发生误吸,尤其老年人或机械通气的病人[3]。本文探讨老年TBI 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时发生误吸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21 年6 月至2022 年6月收治的236例老年TBI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影像学检查证实TBI;发病6 h 内入院,住院时间超过48 h;入院24~48 h 给予肠内营养支持(鼻肠管或鼻胃管营养泵泵入;肠内营养时间超过7 d;年龄≥60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入院48 h内死亡;合并肿瘤;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误吸的判定标准[4,5]肠内营养7 d 内,出现以下情况的任意一项,即判定为误吸:①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呼吸加快、呛咳等症状,口鼻腔具有可见的营养液残留;②检测呼吸道分泌物显示pH 值<7;③气管镜检查可见胃内容物或呼吸道分泌物中胃蛋白酶阳性。

1.3 危险因素的选择①基础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创伤原因、意识状况等;②病情严重程度(入院后24 h 评分最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量表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③治疗相关因素,包括持续应用镇静药、肠内营养时体位、鼻饲置管长度、机械通气;④血液学指标,包括血小板、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⑤营养状况。采用GCS 评分评估意识状况,≤14分为意识障碍[10]。采用危重症营养风险量表(nutrition risk in critically ill,NUTRIC)评分评估营养状况,<5分为低营养风险,≥5分为高营养风险[11]。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3.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误吸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误吸的发生率肠内营养7 d 内,58 例(24.58%)发生误吸,178例(75.42%)未发生误吸。

2.2 误吸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意识状态、APACHEⅡ评分、NLR、营养风险、肠内营养体位、鼻饲置管长度与肠内营养并发误吸有感(P<0.05;表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18 分、意识障碍、高营养风险是老年TBI 肠内营养病人发生误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2),肠内营养时床头抬高、鼻饲置管长度>85 cm是保护因素(P<0.05;表2)。

表1 老年颅脑损伤肠内营养病人并发误吸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表2 老年颅脑损伤肠内营养病人并发误吸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TBI病人误吸情况TBI 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对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有显著改善作用,但其并发症不容忽视,其中以误吸较常见[6]。单纯误吸并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但误吸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明显增加病人病死率[7]。研究显示,ICU 病人误吸发生率可高达90%,而神经外科病人误吸的风险更高[8]。目前,文献报道的肠内营养病人误吸发生率有较大差异,低的为9.46%[9],也有高达20%,甚至以上[4,5]。本文TBI病人肠内营养并发误吸发生率为24.58%。这提示TBI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发生误吸的发生风险不容忽视。

3.2 误吸的影响因素

3.2.1 肠内营养时体位 平卧位或腹压增高易导致食物反流,发生误吸的风险显著增高[10]。程艳爽等[11]报道,床头抬高30°或45°可显著降低昏迷病人误吸风险。这提示肠内营养病人应注意体位,采用非半卧位时,应警惕误吸。

3.2.2 APACHEⅡ评分APACHEⅡ是危重急症病人病情评估的最常用方法,一般状况下,超过16 分即认为病情危重。研究显示,APACHEⅡ评分可预测重型TBI 病人院内死亡风险[12]。APACHEⅡ评分增高是肠内营养误吸的危险因素[4,5,9]。推测原因:重症病人进行创伤性操作的风险大,导致误吸的概率高。

3.2.3 意识障碍 文献报道,合并意识障碍病人出现误吸的风险显著升高[5]。可能原因:意识障碍后咽喉处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易发生食物反流,加上咳嗽等气道保护性反射减弱的影响,易导致误吸。

3.2.4 鼻饲置管长度 鼻饲置管长度是肠内营养时误吸的重要影响因素[13],增加鼻饲管长度有助于减少误吸[14]。本文结果显示鼻饲置管长度>85 cm 是TBI肠内营养病人误吸的保护因素。

3.2.5 营养风险 由于创伤及手术的原因,TBI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特别是老年人,胃肠功能弱,吸收功能差,营养不良更常见,而营养不良明显增加死亡风险[15]。营养不良或高营养风险病人病情可能更严重,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更多,发生误吸风险也随之增高。

总之,老年TBI 病人进行肠内营养发生误吸风险较高,应仔细评估APACHEⅡ评分、意识、营养风险等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建议采用头部抬高体位、深度置管,有助于降低误吸风险。

猜你喜欢
长度障碍危险
1米的长度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喝水也会有危险
爱的长度
怎样比较简单的长度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不同长度
拥挤的危险(三)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