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2023-05-12 01:11伊江浦田启龙王举磊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聚醚醚酮钛网硬膜

黄 涛 伊江浦 杨 晨 田启龙 屈 延 王举磊

颅骨缺损对儿童大脑功能和形状都有影响[1,2]。儿童颅骨缺损的病因,包括创伤、感染、肿瘤、血管畸形及先天性颅骨缺损,如脑膨出。无论何种病因,颅骨缺损需手术修补。颅骨成形术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但儿童颅骨成形术的时机存有争议。2016 年10 月到2020 年12 月早期颅骨成形术16 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6例中,男12 例,女4 例;年龄2~13岁,平均6.4岁。1例血管畸形,15例颅脑损伤;采用钛网10 例,聚醚醚酮6 例。成形术前3 例出现脑膨出,1例出现硬膜下积液。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

1.2 颅骨缺损部位及大小颅骨缺损位于右侧额颞顶部7例,左侧额部1例,左侧额顶部1例,左侧额颞顶5 例,左侧颞顶枕部1 例,右侧颞顶部1 例。缺损范围6.18 cm×5.12 cm~16.53 cm×14.71 cm。

1.3 术前影像检查及材料制备术前行头颅64排CT薄层扫描及刻光盘,详细记录颅骨缺损信息,再将颅骨缺损信息传到相关公司,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型制作钛网。

聚醚醚酮材料的制备:我院3D打印中心得到需要修补的颅骨片数据,于修补材料表面设计孔洞和固定预留孔,后期用于材料的固定,运用FDM 3D打印机打印。打印结束后,进行热处理、去支撑、表面打磨及超声清洗。

1.4 手术方法均在去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行颅骨成形术。16 例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切开皮肤前给予0.1%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分层浸润麻醉。原切口切开皮肤,同时剪去皮缘瘢痕组织。在帽状腱膜下游离皮瓣,涉及颞肌,需将颞肌游离,后将颞肌置于修补材料外表面,完全暴露缺损部位。钛网成形时,应将钛网与颅骨边缘紧密贴合,用钛钉将钛网固定在颅骨表面。聚醚醚酮成形时,用磨钻磨颅骨边缘,便于聚醚醚酮材料精准吻合,用聚醚醚酮连接片及钛钉固定聚醚醚酮材料。头皮下放置引流管,固定颞肌,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及头皮。

1.5 随访及观察指标采用电话及门诊预约,记录随访时间。记录术后复查CT 情况,有无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硬膜外积液及硬膜下积液、切口感染等。记录随访时头颅外观有无畸形,材料有无外露、畸形及凹陷等。

2 结果

2.1 成形术结果16例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红肿、感染,术后复查头颅CT 并三维重建,显示颅骨成形材料塑形满意,骨窗边缘贴合紧密。3 例脑膨出术后未出现意识障碍、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症状;1例硬膜下积液术后积液吸收。16例均痊愈出院。

2.2 随访结果术后随访8~48 个月,其中3 例2~3 岁患儿随访36~48 个月。头颅外观无畸形,面部双侧对称,切口愈合良好。9 例钛网成形患儿复查头颅CT并三维重建显示颅骨与钛网骨窗边缘贴合紧密,未出现凹陷、变形等,无头皮刺痛、卡压;1例因摔倒致头部再次受伤,使钛网凹陷变形;6例聚醚醚酮成形术后复查头颅CT 并三维重建显示聚醚醚酮完整镶嵌在颅骨缺损处,贴合紧密,未出现畸形。

2.3 典型病例3岁8个月男孩,2017年5月因颅脑损伤在外院行左额颞顶部去骨瓣减压术。术后2个月复查CT示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图1A);术后7个月复查CT 示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有所吸收(图1B~D)。为行颅骨成形术于2017 年12 月转入我院,完善术前准备,给予钛网颅骨成形术治疗。成形术后1 个月,复查头颅CT,无颅内出血,植入物固定良好,与缺损部位贴合紧密,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完全吸收(图1E、1F)。随访3年,患儿头颅面部发育正常,双侧对称,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钛网外露、头皮卡压痛。

图1 幼儿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钛网颅骨成形术前后影像

3 讨论

儿童颅骨缺损的病因与成人相同,主要是创伤、脑血管畸形及其他原因导致颅内压增高,最终行去骨瓣减压术[3]。缺失颅骨保护的大脑,暴露于大气压下,颅内压力不平衡,可能引起脑组织移位、脑脊液动力学紊乱及脑血流灌注异常[4],轻者出现头痛、眩晕、易激惹,重者出现癫痫,甚至导致患儿产生脑积水、脑膨出等。本文3 例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脑膨出,1例出现硬膜下积液。颅骨缺损还可导致头颅畸形,极易引起患儿生理及心理问题,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同时,因患儿保护性差,好动,易摔倒,极易导致颅脑再次受损。本文1例钛网成形术患儿因摔倒致头部再次受伤,使钛网凹陷、变形,由于钛网保护,患儿大脑免于再次损伤。颅骨成形术可通过改善脑血流、脑脊液流体动力学和脑代谢活动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5],还可恢复患儿的头颅美观。

依据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6],颅骨成形术指征包括:①颅骨缺损>2 cm;②影响美容;③通常在伤后3个月进行颅骨成形术,对于较大颅骨缺损,可适当提前;④对于儿童,出现较大颅骨缺损,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头皮发育良好,可不受年龄限制。本文患儿颅骨缺损范围6.18 cm×5.12 cm~16.53 cm×14.71 cm,缺损范围较大,且头皮发育良好,依据指南达到颅骨成形术指征。但儿童期颅骨成形术一直存有争议。随年龄增长,儿童的生长发育变化较大,成形材料可否稳定在颅骨、头皮有无卡压、面部有无畸形等,是临床关注的焦点。儿童在1 岁内头围增长速度最快,在2 岁内头围增长速度减慢,2 岁后增长速度趋于平稳,至6 岁时基本与成人相同[7]。因此,依据儿童颅骨生长规律,2岁后行颅骨成形术理论可行的[8]。本文患儿年龄2~13 岁,颅骨成形术后随访时间8~48 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头颅面部双侧对称,无畸形,钛网成形患儿未出现卡压、头皮痛,聚醚醚酮成形患儿切口边缘整齐;复查头颅CT并三维重建显示,钛网成形材料贴合紧密、未出现松动,聚醚醚酮材料完整镶嵌在颅骨缺损处。

儿童颅骨成形材料包括自体骨、异体骨及异体材料,理想成形材料应具备:组织相容性好,硬度高,成本低、易获得,术后并发症少等。本文16例中,采用钛网10 例,聚醚醚酮6 例。钛网优势包括生物相容性好,耐热,耐腐蚀,术中操作简单,可塑性高;缺点包括钛网外露可卡压头皮,并可能造成感染[9]。聚醚醚酮的优势包括镶嵌式自然轮廓,张力高,弯曲强度高不易变形,导热系数低;缺点包括价格昂贵,镶嵌式修补,术中可能磨出骨窗边缘,手术操作难度较高,术后硬膜下积液、术后感染等[10,11]。本文16例颅骨成形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塑性均满意。

总之,儿童颅骨缺损使大脑缺乏颅骨保护,极易造成大脑再次受损;同时,头颅畸形,对学龄儿童生理及心理产生极大危害。早期颅骨成形术,可以有效保护儿童颅脑再次受损,同时有助于儿童心理及生理的康复。

猜你喜欢
聚醚醚酮钛网硬膜
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的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颅骨修补术后钛网裸露感染的处理及治疗体会
聚醚醚酮材料铣削仿真与试验研究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核电站电缆用聚醚醚酮材料热老化特性研究
头皮皮瓣结合自体肋骨修复颅骨缺损术后钛网外露
聚醚醚酮表面接枝O-羧甲基壳聚糖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聚醚醚酮基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