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评价

2023-05-12 09:05陈海红何小菁刘雪仪钱东福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学思政

陈海红,何小菁,刘雪仪,钱东福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下列亟待解决的问题[1-3]: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不足;考核形式较为单一,不利于综合能力培养;教学手段单调,没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作用。因此,促进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融合式教学是混合式教学的2.0 版本,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维度进行深度融合[4-5];融合式教学表达了更加丰富、立体、多维的教学内涵,以达到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激发学生情感认知和实现集体知识建构的教学目标,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5-6]。

本研究基于研究团队多年教学实践探索,设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融合式教学模式。同时,以医院管理学这一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例,基于Donabedian 质量理论[7],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维度评价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为融合式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提升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资料和方法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为研究团队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归纳总结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①实施时间:2022 年5 月至6 月;②调查对象:已完成医院管理学课程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2018 级和2019 级本科生;③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教学过程评价、教学结果评价、对医院管理学课程的建议,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评价均采用里克特五点法;④调查方式:现场调查和问卷星调查。对于2019级学生,在其最后一节课进行现场调查;对于2018 级学生,因实习等原因大多数未在学校,采用问卷星进行线上调查。

本研究基于研究团队多年教学实践探索,结合融合式教学内涵,从师资队伍、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五个维度设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融合式教学模式。以医院管理学为例,基于Donabedian 质量理论,从结构、过程、结果评价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①结构评价:主要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融合式教学模式的五个维度进行评价。②过程评价:主要评价教学实施质量与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实施质量与主观能动性的测量基于盛丽颖等[8]编制的信效度良好的问卷。③结果评价:主要评价学生满意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综合能力提升情况、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综合能力评价维度主要基于唐宇宏等[9]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综合能力评价维度,结合本研究医院管理学背景,形成了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六个能力维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测量基于潘秋予等[10]编制的信效度良好的问卷。

本研究对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其中采用里克特五点法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情况被赋值为1 至5 分。采用秩和检验分析2018 级和2019 级学生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方面的差异,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和KMO值分析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二、结 果

(一)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融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本研究设计了师资队伍、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多维度深度融合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融合式教学模式(图1)。

图1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融合式教学模式框架图

1.师资队伍:多元化师资相融合

多元化师资融合建设。一是组建层次高、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学院师资团队。二是一线管理者管理经验丰富,能结合管理实际、体会、经验,与学院教师一起授课,部分内容“双师”共同授课。三是管理学专家参与授课。

2.教学形式:理论与实务相融合

通过理论与实务相融合,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升综合能力。一是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融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融合是结构化学习与非结构化学习的融合,课堂教学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系统知识的生成与理解,这种学习是结构化的;现场教学则是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习者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种学习是非结构化的[5]。二是理论学习与实务调研相融合,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开展实地调查。三是专题教学与模拟教学相融合,增强学生的实务应对能力。

3.教学内容:专业与思政相融合

将思政教育融入培养过程,促使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相互融合。一是结合课程思政案例,使学生从情境感受中去把握理论。二是管理学专家授课,言传身教、典型引领,激发、感召学生践行健康使命担当。三是通过学生志愿服务,凝聚青春力量,积极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4.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法相融合

多种教学方式相融合是本教学模式的显著特色。一是融合参与式教学法。二是融合案例教学法,注重典型案例编写与应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三是融合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法,充分发挥慕课等新教学法的优势。

5.学习评价:多维考核评价相融合

建立多维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一是考核内容多维,除了理论考试,基于团队的学习也是评价依据。二是考核方式多维,除了期末考试,还有课堂表现、课程作业、专题讨论、慕课平台测试等评价,实现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统一。三是考核主体多维,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考评相融合。

(二)以医院管理学为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评价

1.结构评价

基于融合式教学模式框架图,以2021 年、2022年的医院管理学教学实践为例,分析该融合式教学模式在医院管理学中的应用情况,发现该模式能较好应用于医院管理学教学实践(表1)。

表1 基于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医院管理学教学实践

2.过程与结果评价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92 份,其中2018级48份,2019级44份;被调查对象以女性为主,占比82.61%;年龄集中于21~22 岁,占比79.35%。问卷信效度分析:课程实施质量、学生主观能动性、课程满意度、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综合能力提升情况、课程思政教学育人效果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9,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除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KMO 值为0.697,其他各变量的KMO 值均大于0.7,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过程评价见表2。①课程实施质量:医院管理学课程实施质量总体较好,课程实施质量各题项总体均值大于4分。各题项中,总体均值最高的为任课老师专业水平(4.60分),其次为教学资源情况(4.59分)。根据秩和检验结果,2018级和2019级的课程实施质量无显著差异。②学生主观能动性:医院管理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总体较好,课程感兴趣程度、课堂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复习情况总体均值大于4分,但课前预习情况一般,总体均值为3.84分。各题项中,总体均值最高的为作业完成情况(4.43分),其次为课程感兴趣程度(4.24分)。根据秩和检验结果,2018级和2019级的课前预习情况、课后复习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课程感兴趣程度、课堂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无显著差异。

表2 医院管理学融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评价(均分)

结果评价见表3。①课程满意度:医院管理学课程满意度总体较好,课程满意度各题项总体均值大于4 分。各题项中,总体均值最高的为师生关系满意度(4.52 分),其次为教学内容满意度(4.49分)。根据秩和检验结果,2018 级和2019 级的课程满意度无显著差异。②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总体较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情况总体均值大于4分。各题项中,总体均值最高的为基本概念掌握情况(4.25 分),其次为基本方法掌握情况(4.21分)。根据秩和检验结果,2018 级和2019 级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无显著差异。③综合能力提升情况:通过医院管理学课程,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提升较大,其总体均值大于4 分,写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提升一般,其总体均值小于4 分。各题项中,总体均值最高的为组织协调能力的提升(4.23分),其次为交流沟通能力(4.18 分)。根据秩和检验结果,2018 级和2019 级的综合能力提升情况无显著差异。④课程思政教学育人效果:通过医院管理学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育人效果总体较好,课程思政教学育人效果各题项总体均值大于4 分。各题项中,总体均值最高的为对自己关心社会实际情况的提升(4.38 分),其次为对自己“做事”能力的提升(4.35 分)。根据秩和检验结果,2018 级和2019 级的课程思政教学育人效果无显著差异。

三、讨论与建议

(一)形成与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特点相适应的融合式教学模式

融合式教学更强调将传统课堂与在线教育交织在一起,具有过程灵活、学习场景丰富、教学方式多样、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等特点。现有研究中,研究者多从学习活动、教学空间、信息技术、教学服务等诸要素的融合来探讨融合式教学的内涵[6]。但融合式教学模式如何真正应用于专业教学并提升教学质量,形成与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特点相适应的融合式教学模式至关重要。健康中国背景下要求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持续学习能力为主的职业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合作和自我管理等的职业行为准则、具备高度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等[11]。同时,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具有很强应用性、实践性的学科。本研究基于融合式教学内涵与特点,在传统课堂与在线教育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实践教育、课程思政、团队合作等融合其中的重要性,如在教学形式上强调理论与实务融合,在教学内容中强调专业与思政融合,在学习评价上将基于团队的学习评价与课堂表现、课程作业、慕课平台测试等评价融合,符合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特点。

(二)建立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机制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本研究以医院管理学课程为例,通过学生评价对融合式教学模式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课程教学中应用该模式后,课程教学实施质量、学生主观能动性、课程满意度、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综合能力提升情况、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总体较好,说明该模式的运行过程与结果较好。但是某些方面仍有待提升,如部分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提升的总体评分较低;有学生反馈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模拟实践较少、慕课效率不高、慕课与线下课程有部分重复等。这些薄弱之处或问题的发现,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了依据。因此,应建立包括学生评价在内的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机制,加强融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评估,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三)进一步丰富融合式教学模式的维度内涵

本研究设计了师资队伍、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多维度深度融合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融合式教学模式。结合效果评价中发现的薄弱之处或问题,可进一步丰富融合式教学模式的维度内涵。一是针对综合能力(如写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培养方面的薄弱之处,进一步拓展基于团队的学习内容,如引导学生进行本领域相关英文文献的阅读与分享,过程考核中增加论文撰写考核等,丰富学习评价维度内涵。二是针对当前模拟实践较少的问题,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软件的开发,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深化理论与实务融合,丰富教学形式维度内涵。三是针对慕课效率不高、慕课与线下课程有部分重复的问题,通过提升线上资源质量、以微课为切入点,推进微课程建设、翻转课堂的探索等举措,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丰富教学方法维度内涵。

(四)仍然重视传统课堂在融合式教学模式中的作用

传统课堂在融合式教学模式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发现医院管理学课程中,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2018 级和2019 级学生均具有较好效果,但是在个别方面仍存在差距,2018 级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课后复习情况显著好于2019级。这可能由于2018 级和2019 级采用的教学形式不同,2018级学院教师授课、医院管理人员授课均为线下授课;2019 级因疫情防控要求,以线上为主,后期少部分课程采用线下授课。与2018级相比,2019级学生的很多传统课堂被在线课堂所取代。在线学习与传统授课相比,存在对学生的约束力不足、学习氛围不浓等缺点[12],可能导致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情况相对较差。因此,融合式教学在追求学习场景丰富、教学方式多样等过程中,仍要重视传统课堂的作用,促进其与在线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融合式教学模式的作用。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管理学思政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创刊40周年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管理学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
多部联合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