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

2023-05-15 07:16彭斌朱亚娇
党政干部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机关党建领导力

彭斌 朱亚娇

[摘  要]党和国家各级各类机关是国家政权体系的组织核心,是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力的关键要素,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推进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需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需要,也是巩固国家政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强化政治机关意识,以党支部建设为基础,以“关键少数”为表率,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促进机关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

[关键词]机关党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党的全面领导;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3)04-0030-07

党和国家各级各类机关是国家政权体系的组织核心,是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力的关键要素。机关党建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全面从严治党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地指出,“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进行自我革命,必须从中央和国家机关严起、从机关党建抓起”[1]。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推进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然而,现阶段,一些机关党的建设仍然面临消极懈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从而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权威,影响了党的组织力和领导力的发挥。本文在考察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的现实意义,提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的实践路径,以期有益于促进机关党建的理论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

一、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的基本内涵

机关是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人民执掌政权的机构,主要包括中央、地方和基层的各级各类党政部门、人民军队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机关,具有明确的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設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2],“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3]。这就明确了政治建设是机关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推进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新时代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是提升党的领导力的政治保障,是改善我国政治生态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提高领导能力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包括如下内容。

1.突出机关的政治属性,强化政治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和国家的各级各类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履行政治职能,承担政治责任。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必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将政治建设作为机关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具体而言,就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确保党和国家的各级各类机关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使中央、地方、基层的各级各类机关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将“两个维护”落实在机关党建的实际行动中。将机关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作为抓手,由各级党委领导,同级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单位党组(党委)具体领导和管理,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4]1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带头强化政治担当,履行政治责任,做到对党忠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将党章党规党纪作为行为规范,在面临重大原则问题时,头脑要特别清醒、态度要特别鲜明、立场要特别坚定、行动要特别坚决。

2.强化党的思想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机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凝聚思想共识。“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5]43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就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引导全体机关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要求上来;就是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强化机关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认同与忠诚;就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塑造思想认同与共识,增加机关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3.强化机关党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着力点,做好机关党员的教育、学习、考核、选拔、监督与服务工作。“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6]380党和国家各级各类机关的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实施政治路线、发挥制度效能的组织基础,是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重要保证。从组织理论的视角来看,各级各类机关作为一种政治属性的组织,具有明确的组织结构与组织规范,其组织运行及其内部的权力运作是以党支部为基本载体展开的。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就是通过党委—机关工委—下级部门党委(党组)—党支部—党小组的权力结构和治理框架,发挥党在整个机关党建工作体系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激活机关党建领导工作蕴含的政治势能,增强政治领导力;以提升组织力为着力点,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运行机制,规范机关内部的权力运作,实现组织效能的最优化;以培养“讲忠诚,敢担当,高素质”的干部和优秀人才队伍为抓手,选优配强机关党组织的领导干部;做好机关党员的教育、学习、考核、选拔、监督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尊重和保障机关党员的权利,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机关党组织的活力。

4.强化机关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做好监督、执纪和问责工作。党的作风状况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有利于严肃机关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维护党清正廉明的政治形象,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就是要强化机关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持机关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三严三实”的行为准则,坚定不移地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通过党风廉政建设、组织生活会、党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机关党员干部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思想作风、生活作风和学习作风;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增强机关党员纪律意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机关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行为。

5.将制度建设贯穿在机关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健全机关党建的各项制度,保障党的各项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在党的建设总体框架内,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制度建设是贯穿性建设,两者共同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7]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需要将制度规范与制度要求贯穿于机关党建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提高机关党建的制度化、规范化与法治化程度。具体而言,就是从制度供给和制度执行两方面提高制度保障能力。一方面,要求提升机关党建的制度设计与制度供给的能力,建章立制,增强机关党建制度与相关党内法规的衔接性,推进机关党建规范有序地進行,提升机关的党建质量。另一方面,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需要提高机关的制度执行能力,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严格执行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党章党规党纪和党的各项体制机制不是摆设,而是保证各级党组织有序运行的规则体系,是党具有强大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障。这就要求在机关党建工作中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充分发挥党建规章制度的有效性,防止相关制度安排成为“橡皮筋”“稻草人”,避免产生“破窗效应”。

总之,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就是把政治建设放在机关党建工作的首位,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就能够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在党的建设实践中走在前、作表率的示范引领作用,严肃机关的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的机关政治生态,激活机关党组织的内部活力,提高机关党员干部队伍自我净化和自我革命的能力,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提升机关的工作效能。

二、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的现实意义

在党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机关党建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的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机关基层党组织74.5万个,党政机关工作人员780.5万名[8]。党和国家的各级各类机关是制定和贯彻落实党的决策的机构,其性质和地位决定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整套具有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的理论,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应当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体现了党在政治上、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高度成熟与高度自信。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好地引领党和国家各级各类机关开展中心工作。但是,当前一些机关的意识形态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不自觉、不坚定、不深入,一些机关党员思想意识缺乏,组织观念淡薄。

鉴于当前机关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机关党建工作,将其所蕴含的政治观、价值观融入机关党建中,对于增强机关党员的政治认同、解决部分机关党员思想意识薄弱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有利于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级各类机关中的指导地位,树立旗帜鲜明的思想导向,坚定机关党员的理想信念;有利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理解思想背后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强化机关党员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有利于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机关党建的具体工作中,通过对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学习,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的有机结合,激发机关队伍的精神活力,提升工作能力。

2.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有助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和国家的各级各类机关是巩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组织保证,是充分发挥党的凝聚力、领导力和组织力的重要依托和环节。但是,当前一些机关仍然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党组织软弱涣散、纪律松弛、领导力不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存在着抓业务而虚化党建的问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依然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党的各级各类机关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主体。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有利于把党的领导贯穿在机关履责全过程,突出党在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夯实党进行全面领导的组织根基;有利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机关党员干部的行为,尤其是监督领导干部履行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严肃性;有利于发挥党委(党组)对机关业务工作的领导、监督与协助作用,把党建工作的要求贯穿在业务工作中,实现党的全面领导。

3.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有助于保证党的长期执政,推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政治实践中,各级各类机关既是巩固国家政权、落实党执政兴国的组织基础,又是保障国家领导权有效运行的关键要素。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升,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某些机关的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以权谋私、消极腐败等问题依然存在;在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中,某些机关仍然存在“中梗阻”的现象,存在象征性执行、选择性执行、附加性执行或偏向性执行等问题;某些机关党员干部与提升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存在着工作能力不足、工作作风不实、脱离群众、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割裂等现象。上述某些机关党员干部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4.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有助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实施治国理政的系统性工程。各级各类党政机关是国家制度得以有效运行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和政府通过各项制度安排治国理政的组织基础。但是,现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内主导推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现实障碍”[9]。其中,各级各类机关在制度执行和治理能力方面的短板是内在制约性因素,有些机关制度意识淡薄,制度执行能力差,存在着漠视政治规矩和制度规范的现象;有些机关存在着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使得制度落实和政策执行出现比较大的偏差,影响了国家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上述现象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也容易造成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误读与曲解,影响制度的公信力。

综上所述,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有利于发挥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关键在党,基本主体是党政机关。”[10]党政机关能否良好运转直接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制度优势能否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决定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一方面能够提升机关党员的政治素养,强化政治自觉,有利于党和国家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和贯彻落实,提高各级各类机关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進程中的治理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升机关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与动员能力,提高各级各类机关对党中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的执行力,有利于在中央机关、地方机关与基层机关之间形成上下一致、贯通有序的国家治理体系。

三、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的实践路径

党和国家的各级各类机关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关键主体,承担着实施政治领导、公共管理和对外交往等方面的职能,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防范风险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关党建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影响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政治领导、思想引领、组织优化、纪律约束和制度保障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才能保证各级各类机关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形成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应当着力抓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一般而言,“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就是要在国家机关中强化党组织的认知逻辑和价值追求”[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理论依据与思想动力。党和国家的各级各类机关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常态化和制度化,筑牢信念之基,勇担时代重托。一方面,机关党员干部要强化理论学习,学原著、读原文,在机关内部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和学习活动,把“学习强国”作为思想学习的重要平台,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集体讨论交流、撰写学习笔记等形式进行深入学习,把党的理论思想学深学透,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深入阐释了机关党建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重大问题,各级各类机关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有效地指导机关党建实践工作。

2.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和政治建设贯彻到机关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各方面。“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12]11,“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13]87。机关党建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机关的政治功能,将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核心地位。具体来说,各级各类机关要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站稳政治立场,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机关的各项事务要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展开,把党的政治标准、政治要求和政治建设内化于机关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履行政治责任,“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14]21;要提高各级各类机关与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12]11,通过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增强机关党员干部辨别政治是非、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提高他们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以机关党支部建设为基础,以“关键少数”为表率,提升机关组织力。党支部是机关党建工作的基本组织载体,领导干部是机关党建工作的执行主体。只有加强党支部建设,增强领导干部开展机关党建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感,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机关党建的质量。“党支部在组织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它是组织力承载的重要形式和组织力作用的表现平台”[15]。机关党支部是各级各类机关组织体系中最基本的单元,对于提升机关组织力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需要提升机关党支部的组织力,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服务型党支部、责任型党支部、专业型党支部和智慧型党支部。在各级各类机关党建工作中,机关领导干部是组织者、管理者和推动者,是机关党建工作中的“关键少数”,应该做好表率,发挥“头雁效应”。这就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培养一支政治本领强、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组织队伍,严格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增强机关党组织的组织力;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要做到机关党建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履行好“一岗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自觉接受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

4.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不断完善机关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融合发展机制。党和国家各级各类机关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党建工作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基本保障,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是提高机关党建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将党的政治属性融合在业务属性中,将党的理论、路线和方略与国家政权机关的各项建设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建设国家和服务群众的强大合力”[16]。具体而言,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党建业务一盘棋”的理念,特别是党委(党组)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17]16;要以党建引领业务工作,党委(党组)在做好党建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业务工作的政治引领、监督和保障,有效地推动各项工作的部署、落实和考核;要建设精通党务、熟悉业务的党务工作队伍,加强党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学习,形成党建能力与业务能力的治理合力,推进机关治理现代化;要完善党建与业务联动式考评机制,将党建与业务一起部署、落实、检查和考核,细化考评标准,实现考核的制度化、规范化与民主化,创新考核形式并将考评结果作为选任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上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5.坚持和完善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保障机关党建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在现实生活中,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一般包括制度制定、制度执行、制度监督三个环节。在机关党建工作过程中,党的各级各类机关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以《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作为基本遵循。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各类机关要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把相关党内法规的贯彻落实摆在突出位置,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制定出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调动机关党员参与党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建立健全机关党建的专项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机关党员要严格遵循党章党规,对于落实机关党建不认真、不负责的行为要敢于问责,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基础、提升党执政能力的政治保证,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新时代要以政治建设统领机关党的各项建设,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与民主化,把各级各类机关建设成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将党的政治优势与机关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9(21):4-13.

[2]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J].求是,2019(14):4-9.

[3]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N].人民日报,2018-07-13(1).

[4]中國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5]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魏海勇,李祖超.党的制度建设贯穿政治建设的逻辑与路径[J/OL].https://dangjian.gmw.cn/2020-04/24/content_33767974.htm

[8]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EB/OL].https://www.12371.cn/2022/06/29/ARTI1656497888734984.shtml.

[9]胡洪彬.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探索,2020(6):19-31.

[10]孙丽霞.机关事务管理职能机构制度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20(3):23-26.

[11]张弛.论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以“党的工作”为中心的理论透视[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1):171-177.

[1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4]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

[15]齐卫平.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党支部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12):46-49.

[16]黄样兴,邓顺平,万华颖.新时代机关党建融合式发展研究[J].理论视野,2020(2):70-76.

[17]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宋桂祝

猜你喜欢
机关党建领导力
领导力的“蓝海战略”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领导力愿望清单
机关党建在机关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新形势下如何抓好机关党建工作
浅析如何搞好机关党建工作
机关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