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卡醇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在下肢静脉曲张日间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3-05-16 03:10谢志勇张邦唐王春明
北方药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硬化剂下肢静脉

谢志勇,张邦唐,王春明

(南安市医院,福建 南安 362300)

下肢静脉曲张为普通外科常见病。患者在久站后下肢肿胀,晚期以湿疹以及色素沉着为表现,皮肤溃疡、下肢酸胀等相关的表现症状的为主要,甚至血栓性静脉炎等相关的并发症出现[1]。因此,需要及时的诊治,以改善预后效果。在临床中,多以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改善静脉曲张的相关症状,预后效果理想,但相对于保守治疗,所产生的创伤是较大的,所需要恢复的时间较长[2,3]。研究指出[4],以硬化疗法,联合治疗,在理论上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从而改善预后,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日间手术方法。为明确联合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以回顾性分析方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5]:符合诊断;接受手术治疗者。排除标准[6]:其他下肢疾病。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21年01月-2022年06月)收治以大隐静脉曲张为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总计62例,依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其中联合治疗30例日间手术为观察组,男11例,女19例,患病时间3.0~10.0年,平均(4.72±1.43)年,年龄43.0~70.0岁,平均(57.53±2.76)岁。另32例剥脱术常规住院患者的为对照组,男12例,女20例,患病时间3.0~10.0年,平均(5.11±0.96)年,年龄41.0~72.0岁,平均(58.43±2.92)岁。在一般资料相对照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平卧位,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一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取腹股沟切口,结扎大隐静脉根部,剥离器自根部向远端插入至膝关节,剥离大隐静脉主干,并予压迫止血。小腿段曲张静脉予分段抽剥,缝合切口并包扎,术后抬高患肢,5d拆除绷带,换弹力袜。观察组联合聚多卡醇:取腹股沟处切口,结扎大隐静脉根部,将剥离器向远端插入至膝关节,剥离大隐静脉主干,并予压迫止血。选择小腿段曲张极度明显静脉予点状抽剥,缝合切口并包扎。其余曲张静脉予硬化剂治疗,将1%聚多卡醇与空气按1∶4配成泡沫硬化剂,选6~10个穿刺点注射1~2 mL聚多卡醇(国药准字HJ20160033;规格:2 mL:20 mg)泡沫硬化剂,总注射量1%聚多卡醇原液<10mL。术毕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余同对照组。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围手术期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对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评价。围手术期指标主要是包括了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住院、住院治疗费用。疼痛以视觉模拟评分评价,分值范围0~10分,分数越高代表着疼痛的感觉越强烈[7]。治疗效果[8]:①显效:经 1 周治疗后,皮肤营养状态、长期久站后麻木、肿胀、双下肢色素沉着等相关的症状及其表现呈现出明显减轻,并且可以更好的正常完成工作与生活;②有效:治疗 1 周后,患者的相关症状及表现有所减轻,工作与生活相对的轻度受限;③无效:治疗 1周后,患者各项情况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了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足踝处麻木、药物过敏、皮下血肿。生活质量以SF-36表为标准,总计6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值分布在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相对应的生活质量越好[9]。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围手术期指标对照

观察组手术、下床活动、住院时与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24h疼痛及住院费用均更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

总有效率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术后发生1例皮下血肿,并发症率3.33%,对照组发生2例皮下血肿、1例足踝处麻木,并发症率9.38%,并发症率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围手术期指标对照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照[n(%)]

2.3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比较

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两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手术后1个月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手术前提升,在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时间的组内相比及手术后1个月时间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伴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推进,日间手术的普及率也有所提升。其优点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周转率、降低住院费用,患者快速康复。大隐静脉在人体解剖学中,是为人体中的最长静脉,也是一种相对于在皮下的浅静脉的分析中。在解剖学的分析上,主要是在足的内侧缘存在,并起自足背的静脉,在人体的下肢内侧上行,直至大腿的根部腹股沟处[10]。在其出现静脉曲张等相关问题后,多表现为人体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部分在皮肤表面可见,并有凸起[11]。一般以酸胀及疼痛不适为主要的相关症状,而在皮肤上,下肢可见显著的浅静脉曲张、有可能诱发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由于血液流动较差,因此对于患肢,则可能诱发出现小腿营养不良等相关的症状与表现[12]。该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手术治疗为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虽然手术治疗理想,但是对于患者伤害性较大,不能在短期内恢复,不符合日间手术要求[13]。而聚多卡醇属于一种泡沫硬化剂,其是具有一定的特殊类型的物理特性,可以扩大分子与血管壁之间的接触面积,稳定的血管表面,同时可以使血管贴壁,并且可以较为良好的固定于局部,在短时间内形成血栓,以达到纤维索来逐渐代替静脉,并且所产生的泡沫,可滞留在血管中,避免并发症发生[14]。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相比,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24h疼痛评分及住院费用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考虑到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实施手术治疗虽然可以减轻疾病的症状严重程度,但手术治疗为创伤性治疗,因此在治疗后对于患者机体的损伤性是较大的。而在手术治疗联合其他治疗,可减少手术对于患者机体所产生的影响。泡沫硬化剂属于一类化学成分的药品,可以使患者已经发生了曲张的静脉中,在注射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血管组织产生纤维化,闭塞血管。因此对于患者而言,实施以泡沫硬化剂配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可提升手术效果,从而提高治疗质量。总有效率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发生1例皮下血肿,并发症率3.33%,对照组发生2例皮下血肿、1例足踝处麻木,并发症率9.38%,并发症率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手术后1个月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手术前提升(P<0.05)。考虑到由于联合治疗下,患者恢复相对于单一手术治疗恢复更为理想,由此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综上所述在大隐静脉曲张接受手术的患者中,实施以聚多卡醇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可显著的缩短手术、术后下床活动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24h疼痛评分及住院费用,治疗安全有效,并可显著的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效果理想。而考虑到本研究纳入样本数量有限,并患者个体差异性较大,由此所得结论可能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

猜你喜欢
硬化剂下肢静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GS土体硬化剂对软土地基土壤加固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致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