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霉安粉剂外敷法在宫颈锥切患者术后伤口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23-05-16 03:10张青云
北方药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伤口处换药粉剂

张青云

(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卫生院妇产科,福建 泉州 362199)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为一种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包括CIN Ⅰ级、CIN Ⅱ级。CIN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是如果不及时进行诊治,很多患者可发展到宫颈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宫颈锥切为宫颈上皮内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可切除病灶组织,还可在肉眼下进行观察,以避免瘤变细胞的持续性发展,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在术后存在伤口,尤其是部分患者伴随有微循环障碍,局部供血不良,造成伤口难以愈合[1]。当前临床上促进患者术后伤口愈合的方法多采用惰性敷料进行外敷,包括凡士林纱布、绷带、多层医用纱布、棉垫等。上述材料虽然操作比较简单,但是不利于上皮组织生长,不能使伤口处长期保持湿润及恒温[2]。赛霉安粉剂的组分比较多,具有生肌、清热、消肿、止痛等效果,有利于上皮组织生长,提高局部血流量,改善伤口的周围微循环[3]。本文探讨与评价了赛霉安粉剂外敷法在宫颈锥切患者术后伤口中的应用及效果,以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1月到2021年5月选择在上级医院完成宫颈锥切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标准;顺利完成宫颈锥切术;年龄25岁~65岁;患者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首次择期接受宫颈相关手术;本次课题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宫颈癌患者;生殖道畸形者;合并其他部位肿瘤者;宫颈萎缩者;先天性生殖器异常者;精神状态良好,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心、肺功能障碍者;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根据简单1∶1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赛霉安粉剂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于伤口给予常规治疗,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再将美宝湿润烧伤膏(国药准字Z20000004,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均匀置于无菌方纱,药膏厚度0.1cm左右,面积稍微大于伤口面积,外敷于患处。

赛霉安粉剂组:给予赛霉安粉剂组外敷治疗,伤口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清除分泌物,打开赛霉安粉剂(国药准字Z35020130,福建省泉州亚泰制药有限公司),将其粉末置于无菌方纱,后续处理同对照组。

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14d。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的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和平均换药次数。平均换药次数是观察每例患者伤口首诊日至伤口愈合日平均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是观察首诊日至伤口愈合日总天数。(2)在治疗后对患者伤口进行总体疗效判定,治愈:伤口处愈合并结痂脱落;显效:伤口处缩小,肉芽组织生长,渗出液减少,肉芽组织生长;无效:伤口处扩大或者不良。显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0%。(3)记录两组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包括感染、出血、宫颈粘连等。(4)所有患者随访1年,记录与判定患者的复发情况,以是否出现新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变为标准。

1.4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的统计软件为SPSS 20.0统计软件包,伤口愈合时间等计量数据与显效率等计数数据分别以均数±标准差、率(%)表示,两两对比方法为t检验与卡方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伤口愈合时间和平均换药次数对比

赛霉安粉剂组的伤口愈合时间和平均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和平均换药次数对比

2.2 显效率对比

赛霉安粉剂组治疗后的显效率为97.1%,与对照组的82.4%相比有所提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显效率对比(n)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赛霉安粉剂组治疗后的感染、出血、宫颈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9%,与对照组的20.6%相比有所降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4 复发情况对比

治疗后随访1年,赛霉安粉剂组的复发率为2.9%,与对照组的17.6%相比有所降低(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后复发情况对比(n)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赛霉安粉剂组的伤口愈合时间和平均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赛霉安粉剂组治疗后的显效率为97.1%,与对照组的82.4%相比有所提高(P<0.05),表明赛霉安粉剂外敷法在宫颈锥切患者术后伤口中的应用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平均换药次数,提高患者的显效率。从机制上分析,赛霉安粉剂的成分主要包括冰片、石膏、朱砂。其中冰片辛、苦、微辣,有清热止痛、防腐生肌之功;石膏苦、寒,可以清热、湿敛疮;朱砂甘、微寒,可解毒化瘀、敛湿生肌,诸药合用呈清热止血、收敛祛湿、化腐生肌等功能,可使坏死组织结痂脱落,促进肉芽增生及组织修复。局部用药后,疮面可覆盖一层药膜,使其不易被污染,从而使疮面干燥、结痂,促进伤口愈合。并且赛霉安粉剂外敷可保持伤口合适的温度与湿度,更换敷料时不粘连伤口处,还可为伤口处提供高渗环境,保持伤口处温湿度,利于细菌和坏死组织的清除,加快伤口愈合[4]。陈等人[5]探讨了赛霉安散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结果显示,赛霉安散治疗后患者创面分泌物少于常规西药抗感染治疗,且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表明赛霉安散可缩短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促进伤口又快又好愈合,该研究结果与本研究具有一致性。不过由于宫颈锥切术后伤口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原因,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需要准确、详细地评估不同患者的伤口情况。还需要加强医护沟通,初次换药时共同评估伤口,制定换药方案[6]。

宫颈锥切术可完整切除病灶而不损伤病灶边缘组织,还可提供很多优质的病理学检查标本。但是其操作有一定的耗时,术中出血量较多,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术后伤口愈合存在一定的困难。有研究显示造成宫颈锥切术后患者伤口不易愈合的原因有很多,如患者组织修复能力减退、微循环障碍、血管阻塞导致局部组织缺乏营养、白细胞杀菌力减弱等[7]。本研究显示赛霉安粉剂组治疗后的感染、出血、宫颈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9%,与对照组的20.6%相比有所降低(P<0.05);治疗后随访1年,赛霉安粉剂组的复发率为2.9%,与对照组的17.6%相比有所降低(P<0.05),表明赛霉安粉剂外敷法在宫颈锥切患者术后伤口中的应用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可降低患者的随访复发率。可能原因在于赛霉安粉剂可以和黏膜、溃疡的组织蛋白形成一层机械的保护膜,从而起到收敛、促进肉芽组织增生,加快伤口愈合的作用,同时赛霉安粉剂中石膏、冰片可抑制炎症反应水平,因此可在促进伤口愈合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8-9]。徐滢等人[10]的研究表明,宫颈上皮瘤变患者行环形电切术后应用赛霉安散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本研究具有一致性。

总之,赛霉安粉剂外敷法在宫颈锥切患者术后伤口中的应用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平均换药次数,提高患者的显效率,还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可降低患者的随访复发率。

猜你喜欢
伤口处换药粉剂
令人瑟瑟发抖的自然毒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烧、烫伤可以用涂抹牙膏来止痛吗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没那么疼了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