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新品种(系)在洛南烟区的适应性研究

2023-05-19 19:16王瑛丽张诗林姜亚历王婧萱杨真马静张婉娴张建宏王轲胡炜徐磊闫亚平宋建朋黄金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烤烟适应性新品种

王瑛丽 张诗林 姜亚历 王婧萱 杨真 马静 张婉娴 张建宏 王轲 胡炜 徐磊 闫亚平 宋建朋 黄金辉

摘要 为筛选出适宜洛南烟区种植的烤烟新品种(系),于2021年采用小区对比试验,以洛南主栽品种YN99为主对照,K326为副对照,从生育期、植物学性状、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性、原烟外观质量、主要经济性状方面,对HB1709、湘烟7号、2329、GZ37、1914、1915、1907、Y2001共8个品种(系)进行了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Y2001和2329综合表现较好,可进一步开展示范验证。

关键词 烤烟;新品种(系);适应性;洛南烟区

中图分类号 S 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7-0022-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7.006

Adaptability of Different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ies(Lines) in  Tobacco-growing Area of Luonan

WANG Ying-li, ZHANG Shi-lin, JIANG Ya-li et al

(Luonan Branch of Shangluo Tobacco Company, Shangluo, Shaanxi 726100)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out new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ies (line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Luonan tobacco-growing area, the plot comparis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2021. With the main variety YN99 of Luonan as the main control and K326 as the secondary control, eight varieties (lines) of HB1709, Xiangyan No.7, 2329, GZ37, 1914, 1915, 1907 and Y2001 were selected. Adaptability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growth period, botanical characters,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disease resistance, appearance quality of raw tobacco and main economic charac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Y2001 and 2329 had goo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nd could be further demonstrated and verified.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New variety (line);Adaptability;Luonan tobacco area

作者简介 王瑛丽(1994—),女,河南南阳人,硕士,从事烟草绿色防控研究。 通信作者,农艺师,硕士,从事烟草栽培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5-23

烤烟品种是烟叶生产的重要基础[1-2],是提高烟叶产质量、获得优质烟叶的重要內因[3-5],对烟叶产量的贡献率占20%~35%,对香吃味的贡献率可达50%,对烟叶品质的贡献率在60%以上[6-10]。而烤烟品种有其特有的区域适应性,只有将烤烟品种特性与当地自然生态条件有机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良种的优良特性和生产潜力[11-16]。洛南作为环秦岭生态优质烟叶主产区之一,具有优质烟叶生产的优良生态基础,但由于长期种植单一品种云烟99,使其在品种特性、经济效益、工业需求等方面呈现一定的退化现象。因此,需积极引进、筛选出新品种(系),以满足烟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鉴于此,笔者针对洛南烟区的生态条件,以HB1709、湘烟7号、2329等10个不同品种(系)为研究对象,从农艺性状、病害发生率、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洛南烟区的烤烟优良品种,为烟区优质烟叶生产和烟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1年在陕西省洛南县柏峪寺镇薛楼村(34°07′46″N,110°19′43″E)进行,海拔890 m。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土壤类型为壤质土,前茬作物为烤烟。

1.2 供试品种(系)

供试烤烟品种(系)共10个,包括HB1709、湘烟7号、2329、GZ37、1914、1915、1907、Y2001、K326、YN99,其亲缘组合及供种单位如表1所示。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10个处理,3次重复,其中K326和YN99为对照品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面积为61 m2,行距1.15 m,株距0.5 m,四周设置保护行。田间管理严格按照当地优质烟叶生产标准进行。

1.4 观测项目与方法

1.4.1 主要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及农艺性状。

在各小区选择标记具有代表性且大田长势一致的5株烟株,记录其各生育期的日期;按照YC/T 142—2010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测量标准[17],在现蕾期记录烟株株形、叶形、生长势等植物学性状,在圆顶期测定株高、茎围、节距等农艺性状。

1.4.2 病害发生情况。

按照GB/T 23222—2008《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18],在现蕾期对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VY)、脉带花叶病毒病(TVBMV)、蚀纹病毒病(TEV)、赤星病、野火病、角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调查。

1.4.3 原烟外观质量与经济性状。

烟叶成熟后,分小区采收烘烤,并按照GB/T 2635—1992标准进行分级、计产,同时记录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烤烟品种(系)生育期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播种时间和苗期管理下,HB1709的出苗时间最早,湘烟7号和1907出苗时间较晚;各品种成苗时间差异不大,成苗较早的为1914和K326。移栽至大田后,1907现蕾最早,1915和2329现蕾较晚,其他品种现蕾时间和对照基本一致;中心花开放最早的品种也是1907,而2329中心花开放时间最晚;1907和GZ37的脚叶和顶叶成熟时间较早,2329的成熟时间均较晚,其他品种的成熟时间较为一致。总体来看,1907的大田生育期最短,为138 d,2329的大田生育期最长,为147 d,其他品种大田生育期时间差异不大。

2.2 不同烤烟品种(系)植物学性状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Y2001株形为筒形,其他品种均为塔形;HB1709、K326叶形为长椭圆形,GZ37为宽椭圆形,其他品种为椭圆形;GZ37叶色为浅绿,1914叶色为黄绿,其他品种叶色为绿色;所有品种茎叶角度均为中;GZ37、1915主脉粗,K326主脉细,其他品种主脉中;1915田間齐整度表现为不整齐,湘烟7号、GZ37、1914、1907、Y2001、K326田间整齐度较整齐,HB1709和2329表现为整齐;所有品种均为分层落黄,成熟度较好;从生长势来看,苗期HB1709、GZ37、1915生长势强,2329、1914、Y2001、YN99生长势中,其他品种生长势弱,团棵期HB1709、GZ37、1914、Y2001生长势强,湘烟7号、2329、1915、1907、K326、YN99生长势中等,现蕾期HB1709、湘烟7号、GZ37、1914、1907、Y2001生长势强,2329、1915、YN99生长势中等,K326生长势弱。

2.3 不同烤烟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1914的株高最高,为151.78 cm;其次是K326和湘烟7号;最矮的是Y2001,为90.29 cm。有效叶数最多的是湘烟7号,为24.00片;最少的是Y2001,为14.94片。K326的茎围最小,为7.97 cm;其他品种茎围差异不大,均大于对照K326;茎围最大的是GZ37,为11.00 cm。各品种节距较为一致,节距最大的是YN99,为5.53 cm;HB1709最小,为4.34 cm。腰叶最长的是Y2001,为75.77 cm;最短的是2329,为62.94 cm。腰叶最宽的是1914,为37.07 cm;最窄的是HB1709,为27.03 cm。

2.4 不同烤烟品种(系)主要病害发生情况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各品种赤星病、野火病和PVY的发生率较高,其次是角斑病,TVBMV和TEV发生较少。其中,Y2001和YN99对赤星病抗性较好,其他品种对赤星病抗性均较差;对野火病抗性较好的是2329、Y2001、GZ37,最差的是湘烟7号;对角斑病抗性较好的是Y2001、2329、1915,最差的是1914;对PVY抗性最好的是Y2001,其次是2329、1914,各品种均好于对照YN99;除HB1709、湘烟7号、2329、1907、YN99有轻微TVBMV和TEV发生外,其余品种均无发生。综合来看,Y2001、2329抗病性较好,其次是GZ37、1907、K326、YN99、HB1709,而1914、1915、湘烟7号抗病性较差。

2.5 不同烤烟品种(系)原烟外观质量比较

从表6可以看出,除1907外,其他品种(系)成熟度均较好,叶片结构疏松;湘烟7号和1915原烟为浅橘黄,HB1709为橘黄,2329和GZ37多柠黄,Y2001中间色多,其他品种多橘黄;GZ37和1914身份稍薄,1915中等-偏薄,1907身份稍厚,其他品种身份均中等;HB1709、湘烟7号、K326、YN99油分表现为有,Y2001表现为稍有-有,其他品种为稍有;HB1709、2329、1915、1907叶片色度为中,其他品种叶片色度均强。综合来看,各品种(系)原烟外观质量排序为HB1709>YN99>K326>湘烟7号>2329>Y2001>1914>GZ37>1915>1907。

2.6 不同烤烟品种(系)主要经济性状比较

从表7可以看出,不同烤烟品种(系)在经济性状方面差异明显。Y2001的产量、产值、产指均为最高值,其次是2329,都好于对照YN99,远好于对照K326;均价最高的是YN99,其次是Y2001、2329,均高于对照K326;上等烟比例最高的是Y2001,其次为YN99、2329,上中等烟比例最高的是2329,其次为YN99、Y2001。综合来看,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是Y2001、2329、YN99,最差的是1915。

3 结论与讨论

烟株的田间长势、农艺性状和抗病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烤烟品种内在生理代谢的强弱以及对当地生态条件的适应性[19-21];烤烟的外观质量很大程度反映了其内在质量,也影响着烟叶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这一经济指标也是烤烟品种好坏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21-22];以上指标都是烤烟优产优质的基础。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表明,Y2001和2329在田间长势、农艺性状、抗病性、外观质量、经济性状等方面优势较为明显,可进一步开展示范验证,从而筛选出适宜洛南烟区生态条件的优良品种。

参考文献

[1] 秦言敏,陈仁霄,张志高,等.黎川烟区烤烟新品系适应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8(20):25-27.

[2] 聂庆凯,于锦香,贾辉,等.不同烤烟品种在周口烟区的适应性评价[J].烟草科技,2018,51(6):25-33.

[3] 唐远驹,张建平.上海主要烤烟生产基地质量生态类型的初步划分[J].中国烟草科学,2006,27(3):1-5.

[4] 钱时祥,陈学平,郭家明.聚类分析在烟草种植区划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1(1):21-25.

[5] 李青诚,高佳明,李亚培,等.湖北省烤烟新品系的适应性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7):1087-1094.

[6] 夏贤仁,王全贞,张军刚,等.不同烤烟品种在宣威高海拔多雨烟区的适应性[J].湖南农业科学,2021(4):25-30.

[7]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栽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

[8] 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9] 李天福,冉邦定,陈萍,等.烤烟栽培因子与烟叶香吃味的研究[C]//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教育司.跨世纪烟草农业科技展望和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337-342.

[10] 谭阳.几个烤烟品种在社旗的适应性评价及其适宜施氮量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20.

[11] 田景先,黄昌祥,杨天沛,等.不同烤烟品种区域适应性及其品质特征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6):23-25.

[12] 张卫东.云南省曲靖市烟叶质量现状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5):80-82.

[13] 齐飞,刘国顺,杜绍明,等.临沧市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的适应性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4):671-675.

[14] 张震,刘光辉,李向军,等.6个烤烟新品种在邵阳地区的综合表现[J].作物研究,2012,26(2):168-171.

[15] 禹洋,张鋆鋆,庞君君,等.南阳烟区浓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的筛选[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11):1769-1773.

[16] 李安,朱列书,昌洪涛,等.几个湖南烤烟新品种的初步比较试验[J].作物研究,2017,31(1):42-45.

[17] 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测量方法:YC/T 142—201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102.

[18] 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GB/T 23222—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6.

[19] 刘武波,周迪,杨林圜,等.8个烤烟品种在保山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31-33,36.

[20] 邵红英,王宁,何淑平,等.不同烤烟品种在黑龙江烟区的生长特性及產质量[J].湖南农业科学,2020(10):28-30,41.

[21] 王定斌,潘和平,刘祥坤,等.不同烤烟新品系在黄平烟区的生态区适应性[J].贵州农业科学,2020,48(4):5-8.

[22] 黄建,马占峰,杨新士,等.不同氮水平下镁肥用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20,32(11):46-52.

猜你喜欢
烤烟适应性新品种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烤烟漂浮育苗和移栽改进方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