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两会》 “数说”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2023-05-19 10:22姜范
中国记者 2023年4期
关键词:经济日报融合经济

□ 姜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经济日报精心策划推出一批重点融合报道产品,对全国两会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其中,《数说两会》以原创系列短视频+报纸专栏的形式,由记者出镜,围绕今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解读GDP增长预期目标、物价控制指标、粮食产量目标等一系列重要数据,引起广泛关注,取得良好反响。《数说两会》系列短视频通过经济日报短视频平台等渠道播出,并在学习强国首页开设专栏,在新浪微博开设话题“数说两会”。据不完全统计,系列短视频播放量超过3700万,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2.1亿。

一、数:解读国计民生凝聚信心力量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第一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因此,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特别是经济增长目标,备受各界关注。

经济日报编委会高度重视全国两会融合报道工作,调集精兵强将,策划推出《数说两会》融合报道产品,对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系列重要经济数据进行解读,正确引导预期,大力提振信心。

数据直观反映经济形势,对数据进行权威准确解读是提升经济报道效果的有效利器。3月5日,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公布,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数说两会》抢抓第一落点,当日在经济日报短视频平台播发首期视频节目《GDP增长预期目标为什么是5%左右》,次日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数说两会》专栏刊发文章《为什么说5%左右增速符合实际》,通过回顾与展望,解析如何看待这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底气何来。全国两会期间,《数说两会》每日更新、连续播发7条视频节目、7篇专栏稿件,对GDP、CPI、就业、粮食产量、城镇化率、研发投入、消费市场等重要数据进行深入解读。

小小数字承载着国计民生。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的使命担当,是惠民政策给百姓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人民群众的亿万次的心跳。

《数说两会》通过对翔实的数据进行理性解读、客观分析,让人们感受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美好生活民生答卷的滚烫温度,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发展信心。

二、说:创新产品形态转变叙事语态

《数说两会》在如何“说”上进行探索,创新产品形态。专栏作家从幕后走到前台,以记者出镜的方式娓娓道来。担纲专栏写作和出镜“数说”的记者熊丽,长期跟踪报道宏观经济数据,她以扎实过硬的专业功底、理性知性的个人形象,让经济话题的表达更可信更可亲。同时,短视频综合运用新闻现场画面、数据可视化等手段,让数字“动起来”“活起来”,“画”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让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更生动更易懂。

《数说两会》在如何“说”好上下功夫,转变叙事语态。怎么让内行人愿意看、外行人看得懂,历来是做好经济报道需要思考的问题。《数说两会》注重转变语态,把经济专业术语转换为形象、通俗的语言,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让普通读者和网友看得懂、听得明,产生共鸣、感同身受。

第一是把握宏大主题,寻找细小切口。做好经济形势分析,从何入手?在确定选题时,《数说两会》围绕经济增速、消费、就业、粮食、新市民等话题,从与群众生活紧密关联的方面切入,由点及面、由表及里,让数据解读更可感可知。

第二是透过抽象数据,反映真实感受。相较于一组组数字,大部分老百姓更在乎和关心的是身边一件件具体事。进城务工、买房落户、衣食住行……《数说两会》讲述有血有肉的故事,注重从群众实际感受出发解读经济数据,通过解疑释惑,消除数据指标与体感指数之间的“距离感”。

第三是讲清有利条件,直面风险挑战。《数说两会》坚持实事求是,秉持客观理性,在分析经济形势时,不回避问题,既把当前优势潜力讲充分、说透彻,又把不足短板讲清楚、说明白,帮助人们准确把握当前形势。

三、融:深耕优质内容 发挥比较优势

近年来,经济日报坚持“减量化改革、高质量发展”,以内容为王,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传播方式,在融合发展中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路子。

《数说两会》是经济日报持续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创新,是对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轻量化表达的又一次探索。

不搞形式上的大而全,力求效果上的小快灵。系列短视频每期长度为2分钟左右,专栏稿件每篇不过千字出头,在分秒之中见真章,在方寸之间显功力。《数说两会》融合经济日报优势资源和精锐力量,通过做好加法,发挥乘数效应,成为两会融合报道产品里的一支“轻骑兵”。

“+内容”。优质内容是舆论场上的硬通货。经济日报立足经济报道领域“优质内容供应商”的定位,把加强内容建设作为立身之本,在融合发展中,不断提高内容供给的竞争力。近几年,经济日报为12名青年记者开设了个人言论专栏,这些专栏与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金观平”文章、时评版以及“头条热评”等不同体例的评论,构成评论传播矩阵,“评论立报”的格局初步形成。通过一段时期的历练,报社青年记者的评论写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这也使得《数说两会》在短时间内组成融合报道团队、实现连续刊播成为可能。

“+技术”。创新技术是赋能融合发展“加速跑”的有力支撑。如今,短视频已经成为主流传播方式之一,经济日报持续探索财经类短视频传播创新,找准细分领域,发挥比较优势。去年,推出《“十画十说” 中国经济历史性跃升》系列短视频,视频制作团队制作十组数据动画,多维度呈现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为用数据可视化等手段提升经济报道吸引力、感染力积累了经验。

《数说两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专业所长、彰显经济特色,进一步扩大了经济日报优质内容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影响力。

四、合:加强协同合作实现精准传播

经济日报将深度融合发展的理念贯穿新闻生产各环节,持续优化“策采编评发馈推”流程,在融合推广方面形成了一套打法。全国两会期间,在晨会、融合推广机制的调度下,经济日报各自有平台和第三方平台协同发力,共同做好《数说两会》的融合传播。

短视频节目在经济日报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平台首先落地,抢抓时效,努力把握“第一解释权”;次日专栏文章见报时,配发视频和专题二维码,方便读者跨屏阅读、收看和互动。经济日报客户端对文字和视频进行专题集纳,官方微博在做好同步转发的同时,开设“数说两会”话题,引导网友积极参与讨论,推动其他媒体跟进报道转发。经济日报海外账号也根据海外网友兴趣对系列短视频进行了推荐。此外,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平台同步在显著位置开辟了专题,合力形成声势。

面对不同平台、不同形态、不同受众,《数说两会》不是简单堆砌式投放,而是在前期生产、中期制作、后期推广的过程中,提前准备、统筹考虑,根据不同媒介的传播特性和受众习惯,制作推出不同格式形态的终端视频产品和各具特色风格的海报、封面、头图等,努力在不同平台有效触达更多受众,进一步提高传播实效。

《数说两会》在重大题材轻量化表达、经济新闻可视化传播等方面作出了尝试和实践。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持续探索全媒体传播格局下经济新闻可视化表达新方式,让经济日报优质内容更好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变化、满足不同受众的新需求,努力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猜你喜欢
经济日报融合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融合》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经济日报》整版报道:银光集团在军民融合中提升竞争力
今年财政补贴社保逾9741亿元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