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新 章中的言论力量
——2023年全国两会主流媒体新闻评论观察

2023-05-19 10:22李舒黄馨茹
中国记者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国式观点现代化

□ 李舒 黄馨茹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了新篇章。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主流媒体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核心议题,融合内容与技术、把握时机与时效,兼顾国内与国际,推出视角丰富、形态多样的新闻评论。这些评论内容各有侧重、方向高度协同,在凝聚国内国际舆论场的正能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共同行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言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力量。

一、多量级评论叠加赋能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各级主流媒体根据评论对象特质,推出了重磅评论、系列评论、轻型评论等不同量级的新闻评论,覆盖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国计到民生等方方面面,推动了新闻评论引导社会舆论、解读重要思想、促进社会治理等功能的实现。

(一)重磅评论锚定舆论主基调

重磅评论因其选题重大、认识深刻、逻辑严密、论证有力,在思想领域发挥着定盘压舱、举旗定向的作用。两会开幕前夕,新华社推出钟华论《向着美好的未来奋跃而上》、人民日报推出任仲平《团结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写在两会召开前夕》,以客观的事实、准确的数字等描摹发展新气象、标注奋进新起点,以呼唤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大逻辑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 人民日报“评论君聊两会”视频截图

2023年两会的重磅评论还特别注重围绕重大事件,凸显时效性。通过抢占第一时间和舆论制高点,重磅评论拥有了更为强大的引导力。如,在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当天,新华社推出钟华论《民族复兴的领路人 亿万人民的主心骨》;在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审议、参加联组会之际,《人民日报》及时刊发“仲音”评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沉着应对,夺取新的更大胜利》。这些兼具新闻性与时效性的重磅评论,为实现党的意志、人民意志与国家意志的统一奠定了主基调,为全国上下开启奋进新征程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系列评论解读思想伟力

一方面,主流媒体以系列评论阐释新思想新论断新概念,落实和传播党的二十大精神。随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的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于2月27日至3月7日推出6篇“和音”评论,全方位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不但加深了人们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理解,更雄辩地说明了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坚定了各界对探索更好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的信心。

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以系列评论解读新要求新思路新举措,落实和传播两会重要讲话精神。两会闭幕,新华社随即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等,对习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进一步阐释发展的目标、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等重要论题,形成了思想传播的集聚效应。

(三)轻型评论服务百姓民生

两会“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是充分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围绕国计民生审议讨论、建言献策,主流媒体也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以篇幅短小、内容聚焦、针对性强的轻态评论回应群众关切。无论是中央级主流媒体如新华社推出的“新华时评”“新华网评”,人民日报的“两会今日谈”“两会热评”“现场评论”等,还是地方媒体如河南日报推出的“两会热评”、江苏卫视的“两会时评”、“广东新闻联播”的“两会观察”等,大量聚焦群众冷暖、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轻型评论,都在体现人民意志、保障和实现人民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融媒体评论提质升级

融媒体评论是新闻评论与媒介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新闻评论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延续和发展。移动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赋予融媒体评论更多想象和表达的空间。2023年两会期间,短视频评论已成为主流媒体的标配,数字虚拟评论员迭代升级后更多地嵌入观点传播,同时基于社交媒体发展的微评论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一)短视频评论成熟化发展

短视频评论具有短小精悍、个性鲜明、传播效率高、适应场景多的特征。特别是在移动互联时代,“短”适应用户的碎片化接收状态,往往能够在有限的注意力集中时长内完成观点传播,提高了观点的传播效率。经过近些年的探索和尝试,短视频评论渐趋成熟。2023年全国两会,中央和地方各级主流媒体的短视频评论密集出现、各具特色,形成了整体效应。如,人民日报的“评论君聊两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两会观察”、新疆日报的“两会新视评”、南方报业的“N视评·两会说”、红星新闻的“两会100秒”、津云新媒体的“百秒说两会”、湖北新闻的“长江评论·两会观察”、齐鲁晚报的“两会短视评”等。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短视频评论已经实现了报网—广电、党媒—市场化媒体等多层级、多载体、多主体的大范围覆盖,成为移动互联时代观点传播的重要路径。

(二)数字虚拟评论员迭代融入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数字虚拟主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也为新闻评论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2022年两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首个AI超仿真主播“AI王冠”。真人王冠与虚拟人“AI王冠”同时现身“‘冠’察两会”节目,二者优势互补,实现了两会评论节目的观感升级和结构创新。在去年探索的基础上,2023年全国两会,算法进一步提升后的“AI王冠2.0”上线央视频App,真人王冠与“AI王冠”再度同台,就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和科技创新等热点议题展开讨论。在技术赋能下,新闻评论拥有了更新颖的表达形式和创新空间,人工智能时代新闻评论的传播实效大大提升。

(三)微评论品牌效应初现

品牌化发展是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有效方式。以全国两会这一重大主题为依托,主流媒体着力打造微评论品牌,品牌评论专栏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中的带动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如人民日报海外版与旗下微信公众号侠客岛联动开设的“侠客岛·两会观察”栏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人民网依托“百秒说”栏目推出了特别系列“百秒说·春天的盛会”;中国日报推出以驻欧盟分社社长陈卫华命名的“卫华有话说”,通过“评论员说”的方式赋予观点传播人格化色彩。评论品牌专栏不但在强信心、聚合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还使主流媒体在“主战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扩大。

三、国际化评论融通内外

中国的全国两会在国际社会也受到极高的关注。向世界阐释全球治理中国方案,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以全国两会为契机开展国际化评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以知识性推动文明互鉴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两会期间,中国日报在微博、视频号上推出由外籍主播主持的系列短视频“两会双语科普”,围绕“中国为什么要开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是如何写成的”“中国的领导班子是如何选出来的”“西方人问:中国为什么不搞两院制”等关键问题,做知识性介绍和与西方政治制度区别的阐释。这些阐释坚持文明间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立场,帮助西方公众理解中国政治文明,体现了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的理念。

□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AI王冠”作为“‘冠’察两会”的主播,结合两会热点话题,以科技感和新鲜感,为总台两会报道内容提供更多维度和视角

(二)以“他”视角消弭观点分歧

哲学认为,“他者”是指“自我”以外的一切人与事物。用他者视角来阐释、解读和传播中国声音、表达中国观点,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023年有关两会的对外评论中,主流媒体大量采用了他者视角。如两会胜利闭幕之际,CGTN评论部组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电视论坛,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中“共同富裕”这一议题,邀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多国家的政要、学者发表观点、深入解读,搭建了具有高度能动性的中外观点沟通新场域。他者视角进入对外评论,说理行为实现了由自我单向说理变为协同双向说理的转变,有助于加深国外受众对中国制度、中国理念的理解与认同。

(三)以亲近感拉近情感距离

在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具有明显说服意图的观点呈现往往难以突破传播壁垒。融入跨文化元素的场景、营造协商式的平等交流氛围有助于拉近传受双方的情感距离,更好地实现传播目的。中国日报品牌栏目“围炉漫话”推出“两会特辑”,将探讨中国的政党制度这一严肃议题置于炉边的社交氛围之中,外国记者石花姐、瑞恩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在轻松愉悦的朋友式对谈中实现了观点的交织碰撞,最终得出“中国政治像一辆目标明确的大巴车”的生动论断,形象的比喻有助于国外受众对中国政党制度形成更加准确的认知。此外,观点传播过程中,语言的接近性有助于形成情感认同,进而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最大公约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的“热评”栏目推出粤语版视频评论《融入大局、乘势而上,港澳在新征程上大有可为》,以贴合港澳地区的语言表达,提升了观点的接受度。

四、结语

2023年全国两会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实践,在类型组合、样态丰富、受众拓展等方面的探索创新,提供了诸多启示。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已经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全面现代化,其实现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更高层次的需求。如何以言论的力量弘扬主流价值、凝聚奋进力量、传播中国观点,需要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在实践中持续创新,不断以新思路开拓新路径。

猜你喜欢
中国式观点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观点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业内观点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新锐观点
观点参考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