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表达+传播”深化融合创新
——以长城新媒体“听,春天的号角”系列报道为例

2023-05-19 10:22石鹏飞
中国记者 2023年4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中国式河北

□ 石鹏飞 韩 伟

因题材的特殊性与重要性,重大主题报道融合创新不仅是主流媒体所面临的当务之急,更是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迫切要求。近年来,长城新媒体集团持续深化“主题+表达+传播”融合传播理念,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精品力作频出。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河北实际的结合点,河北省研究提出一系列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燕赵大地展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在全国两会前夕,长城新媒体推出“听,春天的号角”系列融媒体报道10篇,以“生产建设一线声音”为切入点,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生产建设现场,小切口、故事化展现全省上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谋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在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一线”奏响时代奋进强音,为全国两会营造昂扬向上的浓厚氛围,也为主流媒体创新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提供了借鉴参考。

一、主题立意宏大:围绕主线突出地域特色

重大主题报道是媒体的同题作业,也是同场竞争,如果不在地域特色上发力,会落入千篇一律的尴尬。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就会影响报道的吸引力,造成重大主题报道的“趋同化”“同质化”现象。主题报道要想取得好的宣传效果,就要择其地域特色、突出亮点,以乡情实现与受众的情感连接,避免集中报道带来的审美疲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河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饱含着对河北人民的深情厚意,寄予着对河北发展的殷切期望。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硕果累累,雄安新区拔地而起,冬奥盛会载入史册。报道好河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就要紧紧抓住这三方面,做到用高站位确定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作品的高质量。

长城新媒体“听,春天的号角”系列报道,政治站位高,以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为主题,紧扣拓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广度深度、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新亮点,选派骨干记者分赴重大项目、机场车站、港口码头、工厂企业、农村校园等一线展开采访,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深入展现河北省各地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蓬勃景象,生动反映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时代主题。例如,在《跨河大桥通京冀》中,从潮白河大桥建设工程现场入手,展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又迈出新的一步。在《机器轰鸣响雄安》中,从雄安的塔吊林立、机器的轰鸣、施工现场的忙碌,展现雄安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生机勃勃的活力。在《塞外山城滑春雪》中,记者前往崇礼实地探访,采访来崇礼滑雪的外国友人、在崇礼安家又创业的投资人等许多紧紧把握后冬奥时代的“冰雪逐梦人”,通过“冷资源”到“热经济”的转变,展现冰雪运动、冰雪文旅、冰雪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成效。系列报道在行进中见发展见变迁,从故事中见精神见情怀,小中见大,提升报道的思想深度。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首先要做到创意、策划角度独特,集中笔墨、聚焦特色、专注典型。要抓取最有代表性的故事,将其写透写活。通过多维度入手、多话题表现、多纵队出发、多场景转换,综合拼出立体全貌。同时,对展现的场景、传递的信息、采访的人物、讲述的故事,要有集纳、有提炼、有评析,才能对主题有立体、形象、直观、多维度的呈现。

二、表达多元叠加:视角独特呈现新颖

在重大主题报道上,如何强化趣味性需要再多下功夫研究。一些重大主题报道过于注重内容呈现,趣味性稍显不足。在采写环节上,有的报道不够深入,有的新媒体产品或者在文字上或者在画面选取上,未达到“最动人”效果。在呈现形式上,仍然集中在传统的文字访谈、视频访谈等表现形式上,需要结合年轻受众喜好采用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个别报道仍以介绍工作成效为主,对于故事中的“人”处理不够突出。一些报道篇幅过长,语言不够精简,不利于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听,春天的号角”系列报道在作品形式上大胆创新,采用沉浸式体验的新创意。一是以声音为切入点,选取代表性的点位:雄安新区建设现场铲车轰鸣,中欧班列驶出时响起的汽笛声,飞机降落后滑行的呼啸声,非遗手工作坊里的纺布声……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现场先声夺人,增强现场感和感染力,让网友身临其境,感受各行各业的坚定信心与火热干劲,传递出春天蓬勃向上的生长力,有效提升传播力、影响力。二是以竖屏视频呈现。竖版视频是随着移动设备的成熟而诞生的一种新品类。在满足手机的便利性基础上,竖屏视频能让用户获取到更多的内容,也更具有冲击力。“听,春天的号角”系列报道以竖屏视频的形式集中于主要报道对象,大幅提升主要报道对象的感染力。同时,竖版视频统一套用中国风的边框,春燕在视频中轻轻掠过,生机灵动,氛围感十足。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打造现象级传播产品,就要充分发挥融媒体传播特质,善于用融媒理念、受众思维,将产品立意、互联网传播特点及传播平台特点相结合,抓住受众的“痛点”“趣点”,紧跟时机的“节点”,严把内容的“落点”,打造符合大众口味的互动传播产品,这样才有利于实现人人为我发声、人人为我传播,最终巧借各方力量,引发舆论共鸣。

在形式上要运用最新、最前沿的技术传播形态,综合运用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等手段,吸引更多的受众,把我们“生产什么”与受众“需要什么”结合起来,增强内容供给的精准性、契合度。

三、传播立体高效:全网互动效果佳

“听,春天的号角”系列报道共计10篇,制作推出移动端精美专题,将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信息技术传播手段融合到一起,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多层次传播,让报道更加全面、立体。同时制作推出综合H5作品,便于用户 转发分享。在作品推广上,一是在冀云客户端、长城网、长城24小时客户端、河北经济日报等自有平台发布,其中《中欧班列向远方》等3篇报道获全网置顶推送。二是加强对上推广,依托学习强国河北学习平台,不断加强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沟通对接,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相关报道,加大作品在全国范围内推荐力度,提升报道知名度。三是加强纵向联动,依托冀云·融媒体平台“横向聚合、纵向贯通”的融合优势,为153家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冀云分端一键发送作品拆条碎片化作品,分端用户可以再次进行转发、分发,打通重大主题报道通向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四是加强横向宣传,依托长城新媒体第三方平台账号,长城新媒体B站、抖音、快手等账号,以及集团17家媒体号,第一时间发布作品相关碎片化报道,实现在互联网商业短视频平台的流量高地为作品引流,在更大范围内对作品进行宣传,放大传播效果。

点击量就是传播力,传播力就是生产力。重大主题报道要丰富传播手段,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在传播形式上要多做创新,时刻关注并运用当下先进的媒体传播手段,用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多渠道传播方式,吸引更多的受众,推出更优秀的报道。一是突出差异化与个性化,更加注重年轻人的视角,选取年轻人感兴趣的角度,制作对年轻网民有贴近性、亲切感和说服力的作品,提高传播精准度。二是进一步打破惯性思维,加大创新力度,实现轻量化表达,适应抖音、快手等第三方网红化平台传播,做到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三是及时关注时下流行的媒体传播渠道,在宣传报道活动中积极推进产品互推,扩大受众面,提升传播力,增强影响力。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答好的“时代之问”。长城新媒体以受众需求为准则,突出“主题+表达+传播”,让重大主题报道变得受众想看、爱看、必看,进一步推动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时政新闻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有效扩大了主流舆论影响力圈层。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中国式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式民主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孙婷婷
中国式失败
中国式性感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