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聚焦”挖掘地方媒体的流量池
——地方媒体打造正能量爆款路径探析

2023-05-19 10:22李斌李华
中国记者 2023年4期
关键词:日报社柳州热点

□ 李斌 李华

作为地市级媒体,柳州日报社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不断推进爆款融媒体产品的生产,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一、“四个聚焦”打造爆款正能量新闻产品

(一)聚焦人物,打造“共振”爆款

小人物彰显大情怀,小故事折射大时代。弘扬主旋律的正能量作品能够出圈,除了作品本身过硬的质量,还要与受众产生共振,这是打造具有旺盛生命力、保证有流量且是大流量的关键。柳州日报社在聚焦人物的正能量作品中,力求使其与城市发展的脉搏相呼应,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和时代精神相呼应,让正能量作品中的主旋律更加振奋人心、铿锵有力。

2022年6月19日,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遭遇大雨袭击,“95后”村干部潘紫萍带领村民突围塌方区成功避险。记者以“文图+视频”形式推出《大家往外撤,她却翻越塌方往回赶!点赞融水“95后”小姐姐》。报道在柳州日报社全媒体平台独家首发后,迅速引起新华社、人民网、总台央视、广西日报、新京报等媒体关注。他们后续对这位“95后”女孩的故事进行深入报道。这一彰显人性光辉、感人至深的人物挖掘,激发了受众的传播热情,全网传播量突破1000万。

地方媒体长期根植本土,有着挖掘和塑造本地典型人物的先天优势,这也是地方媒体的“流量池”。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与柳州工人郑志明真情对话。柳州日报社应势而动,综合运用“视频+长图+漫画+SVG(可缩放矢量图形)”等多种表达方式,推出融媒体作品《在添砖加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的人》,呈现郑志明的成长奋进之路,引发广泛关注,该作品得到140多家政务新媒体转载推送,成了主旋律作品有流量且有大流量的典型案例。

(二)聚焦情感,打造“共情”爆款

共情,是一种情感认同,是作品与受众之间的黏合剂,也是正能量作品产生大流量的前提。在媒体融合走向纵深发展的当下,短视频以“短、平、快”的特点,成为地方主流媒体比拼的新赛道,也是更容易引起“共情”的新载体。柳州日报社以打造“1号暖新闻”为依托,聚焦本地、放眼国内,让正能量题材在视频端大放异彩。

“柳州1号”视频号坚持走正能量路线,在2022年播放量过百万的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是正能量题材带来大流量,做到了既让真善美闪光,又让真善美的流量闪亮。

如本地题材《台下男孩自信登场秒变C位主角,网友:老师的举动让人点赞》在视频号上收获阅读量403万,点赞数达7.7万,引发数百个视频号转载;视频号选取的外地题材《10岁男孩放学后在学校门口秀功夫,最后一个动作帅呆了》,播放量达4130万,评论超过7000条。这些真善美的题材已成为柳州日报社视频号获传播平台流量推荐的关键。

(三)聚焦美好,打造“共鸣”爆款

人心向善、人心向美,美食、美景、美人等具有美感的美好事物,总能惊艳,视觉上给人以感官刺激,精神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容易引起“共鸣”。

柳州市区种植有近30万株洋紫荆,被誉为“紫荆花城”。每年三四月份,洋紫荆绚烂开放,将柳州装扮成紫荆花城。2022年柳州洋紫荆盛开时节,柳州日报社从“美”处入手,选取“美”的角度进行创作,立足养眼、吸睛,制作一些小而美的短视频作品成功出圈,成了“流量收割机”。例如,本地美女歌手在花下演唱原创歌曲《龙城花海》制作成的音乐短片,视频号转发量超过1万。

一些大而精、大而美的作品,同样也以美破圈。例如,柳州日报社精心打造的中英文国际传播视频《紫气东来——中国“龙城”紫荆香》,通过讲述“紫荆花城”的故事折射柳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获得境内外200多家媒体平台转发,全网播放量超千万人次。

(四)聚焦本土,打造“共享”爆款

贴近性也是在本地产生大流量的源泉,柳州日报社聚焦本土特色题材,挖掘激发本地民众自豪感的新闻题材,打造大流量的融媒体产品。

柳州螺蛳粉作为当前美食界的顶流网红,拥有众多粉丝。柳州日报社常态化关注这一传播题材,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强传播力的融媒体产品。例如,2021年11月29日,柳州日报社“柳州1号”客户端推出文字和视频消息《100000138件!柳州螺蛳粉成为广西首个年寄递量过亿产品》,迅速被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络媒体转载,相关话题先后两次登上新浪微博热搜,互联网上出现相关信息5900多条,网络总浏览量近2亿。

另外,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对柳州的正面报道,也是能激发柳州人民自豪感的重要传播题材,柳州日报社紧盯这些报道“出口转内销”进行二次传播,成为了获取大流量的“密钥”。如柳州日报社相关视频传播平台根据央视报道制作的《柳州窑埠古镇夜景再登央视》《跟随央视领略广西江景》等短视频,迅速引发了市民的传播兴趣,许多人自发分享到各个圈层,助力柳州美景惊艳全网,不少短视频获得阅读量超过200万。

二、思考与启示

实践表明,只要地方媒体生产出好的产品,同样可以形成爆款,甚至实现国际传播。正能量要产生大流量、好声音要成为最强音,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苦练内功,以内容建设为根本锤炼新闻精品、先进技术为支撑拓展传播渠道、创新管理为保障提升供给效能。柳州日报社打造正能量爆款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尝试,证明正能量不仅有流量,而且可以做出大流量,也给地市级主流媒体新时期做好正能量报道带来了一些思考与启示。

(一)选好题材,实现传播最大化

选题,就如厨师手中的食材,是能否烹饪出一桌美味佳肴、受到大众喜爱的基础。在打造正能量作品中,地方媒体尤其要注重在选题策划上下功夫。选题不是盲选,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吃透大众粉丝的喜好,找到打开受众心扉的钥匙,摸透获得传播平台算法推荐的规律。

选好题材,地方媒体必须根据自身平台,不断摸索和破解正能量信息的“流量密码”。对大多数媒体而言,学生类、亲情类、美好事物类以及网红顶流IP类等题材,是正能量题材的“流量池”,也是容易获得传播平台推荐的题材。此外,还要紧紧抓住“本地人爱家乡”这个共享点,凡是能激发本地人自豪感、幸福感的正能量稿件,都能获得大流量,是打造本地正能量爆款的重要基石。

(二)紧跟热点,实现信息流量化

热点在哪,受众的注意力就在哪,关注点也就在哪。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热点在不断转换,传播题材紧跟舆论热点,才能消除与用户的距离感,让人产生亲近感。题材和当前热点有机结合,信息传播流量化效果立竿见影。蹭热点是当前一些自媒体实现大流量传播的常规操作,主流媒体也要学会借助社会舆论热点实现正能量的大传播。

热点更迭速度快,“三分钟热度”要求地方媒体蹭热点要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热点要蹭得早,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对于全网热搜要时时保持新闻敏感,编辑记者全员都要担当好“鹰眼”的角色,第一时间发现热点、发掘热点、研判热点、关联热点;热点要蹭到点上,快速从热点中找到能引起本地共情、共振的传播点,尽量拉近与本地人的距离,做好第二落点和二次传播,充分发挥热点的链条效应和长尾效应。

(三)技术赋能,实现形式多样化

在新媒体传播格局下,核心内容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面对“渠道为主、技术为先”。是否能赢得受众欢迎,关键是能不能够抓住受众眼球,让人获得视觉的享受或震撼。对于地方主流媒体来说,要实现正能量有流量且有大流量,必须通过技术赋能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为受众提供多种形态的传播产品,以适应当前“分众化传播”的需求,从而抓住受众的眼球。在当前的快速阅读时代,简单的文字或者文图传播形式已难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需要媒体采取“一鱼多吃”,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适应不同平台发布的、形式丰富的新闻产品。

地方媒体要大力推进信息视频化、视频信息化,在经营正能量题材的过程中,必须主动回应传播语境的嬗变,积极探索将传统形式与新型技术相结合,积极运用漫画、长图、H5、SVG、MG动画、视频海报、VR、AI等技术手段,拓展作品的价值属性,把有意义的做成有意思的,满足不同受众信息需求,提升传播效能。

(四)精准推送,实现效果最优化

作品如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吆喝换不来关注,不宣传引不来目光,不推广做不大流量。通过传播链条触达受众,才算完成整个生产环节。要实现正能量信息爆发式传播,必须找到精准的爆破点,而与事件密切相关的群体就是这个爆破点,新闻产品出品后必须快速与这个群体建立连接。

地方媒体要及时、精准推送给与事件密切相关的群体、关心此类信息的受众,往往这样的传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善用圈层、社群资源,在重要题材推广中迅速“圈推”抢夺目标受众,形成排山倒海、铺天盖地的传播态势。

(五)借筒传声,实现影响国际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正能量题材,要想传得更远、更广,还要拓展国际视野,把本地故事变成中国故事,通过塑造本地形象传播中国形象,助力形成同我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接地气是地方主流媒体的优势。一方面,地方媒体要主动作为,积极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和国家级、省级媒体乃至境外媒体“搭上线”,积极联动,不吝将好作品、精品向上推荐推送推广,通过借助他们的外宣平台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另一方面,地方媒体要用好“名企外宣”这个桥梁,与本地跨国企业的传播平台、当地外事部门的外宣平台同发力,共同致力于本地正能量作品的打造和宣传,将本地故事变成中国故事,把本地声音变成中国声音。

要做好国际传播,在选题策划之初和打造作品之时,就要考虑国际化元素、国际化表达,奠定好国际传播基础。如柳州日报社注重打造并向外输出的正能量主旋律题材中英文视频《一条中国河流的“破圈”记》《粉红天下——一碗中国米粉的逆袭》,从选题、拍摄、包装都充分考虑国际传播要素,通过借助中央媒体的外宣平台、跨国企业传播平台、境外媒体,获得境内外数百家媒体刊发,形成了内网外网集聚式传播效应,提高了“中国声音”的音量,让世界看到美丽中国上演的“柳州惊奇”。

猜你喜欢
日报社柳州热点
热点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2019年de第一场雪
梦幻老君山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柳州老年大学校歌
集体“失忆”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