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明情 由情析理

2023-05-21 00:33朱丹萍彭蔚兰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5期
关键词:古代诗歌情境化教学将进酒

朱丹萍?彭蔚兰

摘要: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化教学理念在古诗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渗透,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古代诗歌的情境化教学出现文体“虚化”、情感弱化、知识淡化的倾向,情境化教学亟需回归正道。以《将进酒》为例,尝试探索切实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理性思维品质的情境化教学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文本矛盾;情境化教学;古代诗歌;《将进酒》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化教学理念在语文课堂中不断渗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呈现多维样态。这种变化对于古代诗歌教学意义尤为重大,在情境化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古代诗歌的课堂教学实践正逐渐改变以往以应试为根本导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忽视丰富而逼真的情感构建的传统教学模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古代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当前古代诗歌情境化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浅表构建,只重“境”的创设而忽视文本“情”的内核,陷入“形式主义”;因“技”害“文”,有些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借助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多媒体素材对课堂进行粗暴填充,剥离学生的主观想象,阻断学生的审美重构过程。针对上述问题,拟以《将进酒》为例,由“情”入“理”,探究古代诗歌情境化教学的有效实践路径。

一、注重体验情境,消除文体“陌生”障碍

古代诗歌教学有别于其他文本类型的教学实践,有着很强的文化承载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时代背景、语言表达的差异,以及主观个体经验、审美鉴赏水平的参差,大多数学生对于古代诗歌的理解往往难以深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常会出现“不对称”的现象。因此,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个人体验情境,聚合学生零散化的基础认知,搭建起“知识支架”,帮助学生探索文本解读、情感理解的路径,将学生的审美认知水平提升到与文本相匹配的审美鉴赏情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形象性是古代诗歌情境化教学的主要特点。教师需要利用语言、图文、音视频等因素为学生将静止、抽象的文字表达对象具体、直观地呈现出来,以降低理解难度。在《将进酒》的情境化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虽然对“古人饮酒”这一生活情境感到陌生,但是对李白的认知是较为丰富立体的,“豪放飘逸”“斗酒诗百篇”早已成为李白的标签,为学生所熟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的关于李白饮酒的诗句,搭建支架,丰富关于“李白饮酒”的情境认知。如由“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月下独酌》联结到“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的《山中对酌》,再联结到“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的诸君共饮,使学生的个人情境体验在“酒”这一富有诗人特色和文本特色的意象中自然生成。这种以学生固有知识体系为基础的情境创设,以形象化思维为根基,在学生的知识复现中再现李白饮酒的文本情境;在学生自觉地回忆吟诵中自然生成具体而丰富的个人体验情境,弥合时空背景、語言表达上的差异。

二、融通社会生活情境,理解文本复杂情感

情感鲜活、体验真实是古代诗歌情境化教学的又一特征。在文人饮酒这一情境的文化底色之下,以学习任务为导向,联结课堂学生学习的现实时空与文本中李白与友人饮酒的历史情境才是以文本为导向的情境创设的内核意旨。

(一)设置情境任务,转换审美视角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打破时空界限,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置身于李白、岑夫子、丹丘生三人共同饮酒的社会生活情境之中,以近旁的水杯作为“酒杯”,围绕着 “席间一共可以进几次酒”“哪些诗句会让你满饮此杯”等学习任务将学生的站位由文本外部牵引到文本内部,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文本的具体情境勾连起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课堂任务示例见表1:

在以文本为导向的任务引导之下,师生身份“翻转”,学生成为文本解读的审美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推动者和引导者。为激发学生的审美自觉,教师还可通过更换学习场景、增加交际对象、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等方式,创设与文本相类似的社会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联想与体悟。笔者在课堂中问及“今天你的语文考了135分,你是不是也很想和几个好友一起庆祝一番?”引导学生借助鲜活的个人体验情境真切地领略诗人的情感内蕴。

(二)创设互动场景,强化情感共鸣

古代诗歌教学中,情感是诗歌教学互动的核心。而情境化教学则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目的,让学生在文字中体会作者的生活经历、情感状态,并联想自己的生活实际,与作者进行隔空交流。

李白继承了“秉烛夜游”的古人们的文化意脉,在“天生我才”的自信中,千金之重莫如痛饮之豪情,推杯换盏之间,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悲慨早已融化在“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的自信豪迈之中。但这终究是李白的悲慨与豪迈,并未与审美主体达成共契。学生与李白处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中,受限于自身的人生体验,难以完全理解李白的内心情感。教师需以文本为基础,积极创设互动情境,突破时空界限,激发学生与诗人之间的情感共鸣。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让学生将桌面上的水杯化作千古金樽,与同学用对饮的形式创设贴近文本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联结文本、大胆想象,在“行酒”之时吟诵、喟叹,借助动作设计、语言表达等来置身诗境。在牛羊盛宴、李白高歌的酣宴之中,在推杯换盏和吟诵、喟叹之间,一千多年前的历史时空和现实时空的界限已被打破,师生在此情境的感染之下拿起“酒杯”,开怀“畅饮”,流入心间的是李白留名青史的愤激与豪情。

在以文本为根基的互动性生活情境创设中,学生的情绪跟随着文本叙述逐渐达到高潮。李白以“五花马”“千金裘”换“美酒”,对“钟鼓馔玉”毫不吝惜,尽兴酣饮。李白此时此刻的洒脱与世俗之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汲汲追求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在此情境的感染下“举杯痛饮”,与李白共销万古愁情。在“举杯共饮”这一具有真实感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旁观者,而是置身诗境、共品诗情的“痛饮者”“高歌者”。在或是沉郁或是高昂的劝酒声中,在或是低沉或是激越的诵读声中,学生的“情”随“声”而动,“意”逐“文”而生。

三、重构学科认知情境,审慎思考文本矛盾

古代诗歌情境化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突破文体障碍、把握情感意脉,而且要站在发展思维、提升素养的高度,引导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调整文本顺序,激发审美自觉

笔者在课堂中暂时隐去开篇的宏大时空,转而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一富有生活情境的诗句出发,引导学生初步建立与文本情境的对话意识,激發学生思考李白人生中的“得意”时刻,由具象化的饮酒情境去探寻饮酒“尽欢”的缘由。

由此种贴近真实体验的生活情境出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得意”与“失意”之间的巨大反差,学生自然就能理解曾经享受过“贵妃磨墨、力士脱靴”的无尽辉煌的李白在面对当前的人生困顿之时,从“奔流到海”的不尽长江与“朝青暮雪”的满鬓白发的鲜明对照中感受到的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悲凉,进而理顺李白为及时行乐而斟酒行杯的情感逻辑。

(二)关注文本矛盾,促进思维提升

情境化教学模式在诗歌教学应用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在情境化的教学中得到体现,让情境成为服务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从而在情景交融中达到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及情感的目的。学科认知情境是指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的具体过程。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教师对古代诗歌的教学既要忠实于文本,重视文本导向,文要超越文本,引导学生达成基于审美鉴赏的思维提升。在《将进酒》的教学中,教师应重构学生的学科认知情境,打破以往学生对于文本的浅层化、定式化理解方式,从文本的矛盾切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走向深刻。

教学过程中,笔者抓住文中的矛盾点,提出“李白的人生是否得意?”“历史上唯有饮者留其名吗?”等问题,通过“引出矛盾——分析矛盾——化解矛盾”的步骤,培养学生运用学科认知情境解决文本问题的能力。李白饮酒的发端为“人生得意须尽欢”,但是通过知识体系的搭建,学生对李白此时的处境已有了较为准确的认知,此时的李白已被赐金放还、离开翰林院八年之久,何来“人生得意”之说。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豪迈相对应的现实是李白屈膝干谒,抱负难展的委屈郁闷。此外,诗人还不惜“歪曲”事实,将古代士人名留青史的原因归结为“饮”,将曹植“七步成诗”“才高八斗”的才华成就一并抹去,只截取其“宴平乐”的片段,不断强化“饮酒”对于士人的意义,来达到自我安慰,而这安慰背后则蕴含着诗人被赐金放还后长达八年的无尽怨愤。李白说着举酒能销万古之愁,但又早就有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清醒认知。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文本矛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从而重构文本,让学生重新朗读“君不见”之句,并将此次的诵读感受与开篇时进行对比,在强烈的对比中感受一个失意者的生命豪情与命运悲歌,体会诗中黄河奔流之势和白发感伤之情中蕴含的更为深沉的情感。

可见,通过重构学生的认知情境,引导学生对文本矛盾进行深层思考,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李白洒脱豪迈背后的无限怅惘,及其对历史和人生进行观照后仍能举杯痛饮的豪迈性格和面对人生困境时始终不灭的生命热情。

综上所述,以文本情感、矛盾为导向的情境化教学设计思路,遵循适度性、深度化的原则,革除了以往情境化教学中形式化、表层化的弊端,以品悟情感、深度理解、理性思辨为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由审美体验到理性思考的进阶,彰显出以文本为根基的情境化教学对于高中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以文本情感、矛盾为切入点营造诗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让情境化教学成为激发课堂生命力的有效手段,应该成为教师们的共识。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统编教材交际情境下口语表达与交流的学习力培养”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为FJJKZX21-700】

作者简介:朱丹萍(1986— ),女,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诗歌、口语教学。彭蔚兰(1972—),女,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诗歌教学。

猜你喜欢
古代诗歌情境化教学将进酒
将进酒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将进酒》解读
《将进酒》的“三气”
幼儿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十分钟“演播厅”在中职文秘情境化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三步曲
古诗欣赏课在幼师教育中的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