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文化

2023-05-24 01:20万里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外教材传统

万里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融入了大量传统文化内容,这要求教师提升专业素养,进行多元化教学,以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一、立足教材,挖掘传统文化

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诵读优秀古诗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要认真研读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筛选出经典、有趣的散文、诗歌、故事,如《大禹治水》《曹冲称象》等,挖掘其文化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学习一些与语文学科渗透传统文化有关的教学案例、论文等,结合班级学情,对教材进行整合创新。

另外,近年以傳统文化为主题的书籍十分丰富,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或师生共读,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丰富知识储备。

二、立足学生,融入传统文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师生、生生、生本充分互动,在诵读与分享交流中,学生才能深入体会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先贤思想和智慧。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打造生活化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入传统文化内容;在学习历史人物主题课程时,导入相关典故,巧妙渗透传统文化;在学习神话寓言类内容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深层的感悟;在学习“二十四节气”时,向学生讲解节气歌的产生背景,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三、立足课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如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真切感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例如,结合教材,采用视频、图像、动画等形式,通过视觉和听觉将《咏柳》中风吹柳树窸窣萧疏的声音、《静夜思》《村居》中静谧的画面传达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古诗意境的优美、深远。

四、立足课外,拓展传统文化领域

良好的教学氛围,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学校可以利用本地习俗和传统节日开发传统文化教学项目,设计趣味性文化游戏活动,鼓励学生阅读课外文化经典,促使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在课外活动中,学校可开展关于传统文化的竞赛活动,如传统文化主题的作文竞赛、古诗词诵读竞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还可以在运动会、文艺晚会中,让学生演绎历史小故事、古典舞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教材内容,融入传统文化,开展“课内+课外”的教学模式,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爱上传统文化,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责编 清风)

猜你喜欢
课外教材传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