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秘密

2023-05-24 01:52赵锦丽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芸豆玻璃瓶豆子

赵锦丽

近段时间,我班幼儿对声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一次,我看到几个幼儿把绿豆装进玻璃瓶里,然后边摇瓶子边听瓶子发出来的声音,他们感到很好奇。我走过去,说:“哇,这个瓶子为什么能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呢?”嘉嘉说:“我知道,因为瓶子里装了绿豆,所以会发出声音。”我问嘉嘉:“你是怎么知道的?”嘉嘉说:“因为刚才我摇过没有装绿豆的瓶子,是没有声音的。”我对其他幼儿说:“嘉嘉说得对吗?你们有试过吗?”凡凡说:“我们没试过。”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于是,我让幼儿把瓶子里的绿豆倒出来,然后摇一摇空瓶子听一听。每个幼儿都试了试,最后他们说,摇装了绿豆的瓶子能发出声音,摇空瓶子不能发出声音。这时,我在材料区拿来了一模一样的3个玻璃瓶,在瓶子上分别写上1—3的编号,然后对幼儿说:“现在老师在3个瓶子里分别装上不一样多的绿豆,等一下你们试试,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了让幼儿能看明白3个瓶子里装的绿豆不一样多,我一边往瓶子里装绿豆,一边说:“我往1号瓶子里装1勺绿豆,往2号瓶子里装2勺绿豆,往3号瓶子里装3勺绿豆。现在你们试一试,过一会儿把你们的新发现告诉老师。”小班幼儿做事缺乏目的性,于是在幼儿尝试前我便提示道:“你们仔细听一听,3个瓶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过了一会儿,几个幼儿纷纷告诉我:“老师,我发现3个瓶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老师,我发现绿豆装得多的瓶子发出的声音大,绿豆装得少的瓶子发出的声音小。”“老师,我摇瓶子的力气大一点,瓶子发出的声音也大一点。”我欣喜地对他们说:“你们很厉害,发现了那么多秘密。你们想不想继续探究瓶子发出声音的秘密呢?”幼儿齐声说:“想。”于是,我让幼儿把3个瓶子里的绿豆都倒出来,然后请他们自己动手在1号瓶子里装2勺绿豆,在2号瓶子里装2勺黄豆,在3号瓶子里装2勺芸豆。接着,我放手让幼儿尝试、操作。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他们操作起来比较有目的性,个别幼儿还懂得控制摇瓶子的力量,尽量使自己摇每个瓶子的力量一样大。后来,他们告诉我,他们发现3个瓶子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有的说:“装芸豆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最大,装绿豆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最小。”有的说:“装芸豆的瓶子发出‘咚咚的声音,装绿豆的瓶子发出‘嚓嚓的声音。”

接着,我在探索区增加了各种豆子、麦子、大米、玉米粒以及餐巾纸、棉花、海绵、水等材料,还增加了金属瓶、塑料瓶的数量,希望能引发幼儿更多样的探究,发现更多有关声音的秘密。

在下午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新增的材料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我看到有一个幼儿迫不及待地打开瓶子把棉花放进瓶子,摇了摇,结果没有发出声音,他就再放一些棉花进去,摇一摇,仍然没有发出声音,直到他把瓶子塞满了棉花,还是没有发出声音,他便把棉花全部拿出来。后来,他又把海绵放进去,摇一摇,仍然没有发出声音。这时,他看到放在旁边的水,马上兴奋起来,便把水倒进瓶子里,摇一摇,有声音了。他很激动,转头对另外一个幼儿说:“瓶子里装上水发出的声音是‘哧溜哧溜的,装上豆子发出的声音是‘噼啪噼啪的!”另外几个幼儿也对新材料感兴趣,都主动进行尝试。有几个幼儿把豆子等材料分别装进金属瓶子和塑料瓶子里进行探究。在分享环节,我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在今天的游戏中有什么新发现,有个幼儿说:“瓶子里装上棉花、海绵、餐巾纸,摇一摇,都没有声音。”另一个幼儿补充道:“瓶子里装上水,摇一摇,会发出声音,可是跟装上豆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还有幼儿说:“金屬瓶和玻璃瓶装豆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玻璃瓶与塑料瓶装豆子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本能的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小班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凡事喜欢问“为什么”。然而,由于受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缺乏探索的目标和策略,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在亲自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的过程中发现周围世界的秘密。

猜你喜欢
芸豆玻璃瓶豆子
夹豆子
拯救爱情的芸豆豆
光影之玻璃瓶
我和小豆子
玻璃瓶DIY迷你童话世界
如何科学播种芸豆
“流汗”的玻璃瓶
芸豆 减肥者理想的食物
芸豆蛋白的理化功能特性研究
开心豆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