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晚期患者的中医护理

2023-05-29 10:2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干部保健科习亚炜张素秋
保健医苑 2023年5期
关键词:癌痛恶心情志

◎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干部保健科 习亚炜 张素秋

肿瘤晚期患者大都面临躯体症状恶化、心理痛苦增加等问题,使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中遭受巨大痛苦。姑息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是晚期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因此,合理有效的症状缓解与控制和心理干预对肿瘤晚期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中医护理以整体观、辨证理论及经络学说为基础,可有效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的不适症状,帮助患者预防或缓解肿瘤治疗的各种不良反应,同时减轻精神心理上的压力和痛苦。

辨证施膳改善食欲

晚期肿瘤不断加重患者的身体消耗,同时长期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患者营养状况恶化。依据恶性肿瘤发生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肿瘤患者并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可高达45%~80%,不少患者甚至死于营养不良。缓解胃肠道反应和增加营养摄入是保障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目标,也是医务人员在临床照护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中医饮食护理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施膳,要求饮食有节制,适时适量。肿瘤患者多属阴寒阳虚体质,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常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应避免寒性食物,进食温热药膳,以达温中健脾的效果。比如黄芪山药羹、参姜小米粥等食物,可有效缓解恶心、呕吐症状,增加患者食欲。在日常食物选择上,肿瘤患者宜食甘平之品,此类食物有味道甘甜、不温不凉的特性,如山药、薏苡仁、莲子、枸杞、菠菜、胡萝卜、白菜等。对于胃肠功能受损的患者或是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可采用以下方法缓解症状:在进食或服药前先滴姜汁数滴于舌面,稍等片刻后再进食,以缓解呕吐。

中医外治疗法缓解疼痛

疼痛是癌症晚期患者生命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是目前首选的治疗癌痛的方法。中医在治疗癌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将病因病机概括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尤其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兼具血瘀及正气亏虚,虚实夹杂,无法濡养经络,久病导致气血皆损,产生疼痛。对于正气已虚的晚期癌症患者,脾胃吸收功能减弱或不能服药患者,中医外治疗法作为辅助镇痛的手段,在临床癌痛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与西药联合使用以减少止痛药的用量及使用频次,并可缓解口服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在辅助治疗癌性疼痛中运用广泛,它是将中药膏剂直接贴敷于某些特定穴位上,通过刺激经络、腧穴,从而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具有增强药效和腧穴刺激的双重作用。《医学源流论》言:“使药性从皮肤入腠理,通经贯络,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尤其对于久病体虚、服药效果不佳的患者,穴位贴敷在癌痛治疗方面具有操作简便、见效快、疗效好等优点。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西医止痛方案联合穴位贴敷干预癌性疼痛,较单纯西医止痛方案,可降低疼痛评分,同时改善情绪及睡眠,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使用穴位贴敷技术时一定要密切关注患者皮肤情况,对于皮肤水肿、破损的患者不宜实施,同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技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起到通络止痛作用。操作方法简单,在临床或居家都可开展。具体方法如下:①选取穴位:内关穴、足三里、阿是穴、合谷穴。②观察穴位按摩部位的皮肤,如有破溃、水肿应避免实施此项技术。③用手指按压穴位,力度由轻至重,直至感到酸、麻、胀、痛,且以可耐受为宜,持续4~6 秒后,按压力度再由重转轻,反复按压20 分钟,每天3 次,治疗4 周。通过穴位按摩可调动机体内源性镇痛机制,激活内源性阿片肽释放增多,达到镇痛目的,而且穴位按摩可使机体痛阈值增高,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减轻疼痛。

中医外治缓解胃肠道症状

在晚期肿瘤治疗过程中,对放化疗等手段所带来的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可以通过针刺、艾灸、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等作用于相关穴位,调节脏腑气血来治疗呕吐、恶心。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是借助灸火的温热及艾叶的相关协调作用,经过血液循环及经络循行,对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和胃肠血液循环起到改善作用,从而促进胃肠功能及机体的恢复。临床针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常使用艾灸手段,穴位以中脘、百会、足三里等为主。针对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临床也常选用耳穴贴压,具体方法为:选取食道、胃、脾、交感、神门等耳穴,以王不留行籽贴于相应穴位上,通过刺激以上穴位可有效调节周身经络与机体功能,改善胃肠反应。同时,穴位按摩也可有效缓解呕吐症状,可选取中脘、合谷、足三里等穴位。

中医情志护理缓解不良情绪

晚期肿瘤患者身心承受着巨大痛苦,可采用叙事方法,引导患者将真实心境讲出来,可在娓娓道来中延续个人生命故事,在润物细无声中疗愈患者及家属的心灵,进而帮助其解决困扰。

此外,中医有一套独特的情志护理方法,《黄帝内经》中记载“喜伤心,忧伤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说明情绪与脏腑的关系,消极的精神情志会加重疾病的进程。临床常用“以情胜情法”“净志安神法”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情志辨证护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依据五行相克理论,为患者实施情志调节,可达到淡化或消除不良情绪的作用。同时,通过五音疗法调畅情志、疏导心理。五音(见表1)通过不同的音乐节奏和声调调理不同的脏腑,达到治疗效果。

表1 五音概述及代表曲目

肿瘤晚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是巨大考验。中医护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及辨证施护理念,让中医护理特色技术能够推广应用,可以减少肿瘤晚期患者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减轻并发症引起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癌痛恶心情志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题出的太恶心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