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茶香润青春
——年轻人的流行茶文化

2023-05-29 04:55祝春平韦沛然李欣蔓
乡村地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茶点围炉奶茶

文/祝春平 韦沛然 李欣蔓

不管是加班、度假,还是闲暇时光,对年轻人来说,最好的伴侣就是奶茶,也是年轻一代独特的“茶文化”。(王子溪/ 摄)

对年轻人来说,手捧奶茶,烦心事、学习、工作的压力,不经意间就舒散了。这是一种魔力,也是属于年轻一代的茶文化。(王晨浩/ 摄)

用奶茶碰个杯(王晨浩/ 摄)

说起“茶文化”,给人的印象是厚重的、沉淀的、需静心品味的,与之产生关联的人,不自觉也会认为,年龄段至少是中年以上。然而,“茶”在中国流传千年,它早已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在青春跃动的男孩、女孩之中,也有属于这个年龄段独特的“茶文化”。

时下年轻人的“茶文化”,不再局限于茶叶飘香、慢泡细品。花香、果香、奶香……这一缕缕香味与茶叶巧妙融合,饮茶的节奏快了许多,但却滋生出一份清爽甜蜜、一份青春时尚,搭配糕点、小食,休闲愉悦的聊天氛围,以“茶”为媒,交朋识友,连接情谊,这不失为年轻人中最热的“茶文化”。

泡奶茶吧 闲暇时享轻松愉悦

大多数年轻人与茶的联系,便是“奶茶”。该怎么形容呢?奶香的醇厚烹煮着茶叶的清香,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在空气里,舌尖上摇摆不停。特别是冬天,寒风凛冽,再愉悦轻快的心,也被大风刮得来不及思考。所以,沉闷的冬天,是热奶茶的旺季。细啜一口,像遇见了开在春风里明媚的桃花,赏心悦目,直抵人心。

到了春夏,新鲜的茶叶、水果和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早在古代,人们就将他们巧妙地结合起来。水果的甘甜中和了茶叶的青涩;花香从枝头坠入茶杯,除了清甜还在杯中留下山中美景。细细品尝起来,它不同于与年长者在老式茶馆打坐般沉稳,而是迫不及待地想看遍人间山海的那种炙热。

分享茶点的过程,也是友谊升温的过程。(王晨浩/ 摄)

除此之外,茶杯里的小料也值得一探究竟。珍珠的Q弹,红豆绵柔,烧仙草的爽滑,还有新近流行起来的麻薯......每一份小料在茶类饮品里都显得那么交融适配。

零零后是奶茶吧的消费主力,对80后、90后来说,奶茶吧也是青春少年时期的集体回忆。放学后、闲暇时,几个同学总是聚在奶茶吧,不知道为什么,捧一杯奶茶在手,坐在店里软软的沙发上,连空气都弥漫着轻松愉悦。好友间在这里说说悄悄话,聊各自心事,或者坐上一整天,看看闲书,做一张试卷……时间不经意溜走,学业上的压力也得到舒展。

品小茶点 友谊在分享中升温

古人饮茶有“茶食”“茶果”与茶配之,即如今的茶点。茶与茶点的搭配,是一种浪漫情怀,也是一种风雅。《红楼梦》中所提茶点便有怡红快绿、蟹黄小饺、如意锁片等,可见中式茶点之多,不仅名字起得诗意,点心更是小巧精致。

中式茶点发展至今,分为京味茶点、江南茶点和广式茶点,各类茶点各有特色,是饮茶时不可或缺的点心。京味茶点有驴打滚、豌豆黄、蜂糕、糖葫芦等,江南茶点相对来说则比较精致,有桂花藕粉、绿豆糕、桂花糕等。而起源较早的广式茶点主要的特点便和其他两类不同:“点为主,茶为辅”,茶客们会边品茶,边品茶点。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茶文化”里也离不开“茶点”。喝奶茶时,点一份芝士蛋糕,或者榴莲千层,糕点的甜味在奶茶中慢慢晕开,令人回味无穷;喝花茶时,配上一份酸味儿的点心,一口细腻,一口香甜,味道的碰撞会产生令人愉悦的酸甜口感;喝抹茶饮品时,搭上抹茶制作的小点,茶香的浓郁会成倍增长,唇齿间留下山水之中茶尖青绿的气息。

年轻人钟爱的蛋糕茶点。(王晨浩/ 摄)

如果说古人食茶点是一种风雅,那么年轻人对茶点的执着,便是一种对精致闲雅的追求,更是三五好友间嫁接友谊的小桥梁。

“你点的抹茶蛋糕怎么样?好不好吃?”“你尝一下!”这样的对话一定在每个年轻人中间发生过。三五好友相约小憩,大家总喜欢点不同的茶点,分享食之,把奶茶言欢,品糕点为乐的过程中,友谊不自觉慢慢升温。

微信朋友圈里,一定见过不少在奶茶店里拍摄的闺蜜照、情侣照,九宫格里,总有几张照片展现的是茶点。这样一组照片,是生活的记录,也是表达对精致闲雅生活的一种向往。而照片中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不管是发自心底,情不自禁的友情、恋情,又或者人们口中说的“塑料姐妹情”,茶点好像都是一种桥梁,一份见证。

围炉煮茶 重拾儿时的慢时光

近两年,“围炉煮茶”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成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三五好友架起炭火小炉,煮一壶热茶,烤一点板栗、柑橘、花生等,煮茶的间歇,回忆从前或者聊起各自的近况,有欢喜也有忧愁,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就在这煮茶、品茶的时光中慢了下来,大家也在这短暂的慢生活中,寻找到所谓“松弛感”,以及某种继续向上爬的力量。

时尚是个圈,二十年前围炉而坐话家常的生活画面,如今变成“围炉煮茶”在都市中又火了起来。(王晨浩/ 摄)

说起围炉煮茶,对年长一点的人来说,其实一点也不新鲜!对80后、90后来说,也是一种儿时回忆。记得二十世纪90年代,那会儿家家户户冬天取暖用的是烧煤火的铁炉子,冬日的寒冷把家人们都赶到炉火边,围坐成一圈,即便走亲访友,也是围炉而坐。炉火正中烧一壶开水,茶缸放在炉盘上,一整天都不会凉。家人们围炉聊天,炉盘上烤着花生、瓜子,有时候还架起烤架,二块粑、黄粑、小豆腐、肉片……一边取暖,一边和亲友共聚,一边享受美食,寒冷冬日特有的温情就这样在炉火边暖了心窝。

提起儿时围着炉火而坐喝的茶叶,我至今仍记得那份家乡的味道。

茶壶里泡的不是什么昂贵的茶叶,印象中家里就只有苦丁茶,每次妈妈去卖炒干货的地方,都会买一大包,茶水有股淡淡的苦味,但又会一秒回甘,让人顿觉清爽。妈妈常说,喝苦丁茶,好得很。我虽不知道它好在哪儿,但现在看来,那仿佛就是家的味道。

如今在都市中流行起来的围炉煮茶,让人不自觉就想起小时候和家人围炉的氛围。我想,这种生活方式再度“翻红”,受到年轻人追捧,总是有它的原因。也许,围炉煮茶是一个信号,是繁忙都市生活中,年轻人发射出的“我们需要慢生活”的信号,年轻一代,不仅仅需要努力、打拼,不能被困在写字楼、格子间,他们也需要做一些非必要的事情,比如欣赏春日的山花,感受夏夜的晚风,看看秋天的落叶,在冬天,和家人、朋友围炉而坐,煮一壶茶,说些有的没的,拉近彼此的距离。

猜你喜欢
茶点围炉奶茶
围炉话冬日
小编与奶茶的日常
有些东西是用来欣赏的
《寻找獾小山》围炉点评
《奶奶今天不接你》围炉点评
茶点选配指南
岁寒三九何处暖,围炉而坐品诗词
地下奶茶店
浅议茶点创新
同样是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