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优化策略实践探究

2023-05-30 04:18徐晶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教学效果历史

徐晶

社会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信息技术也在同步发展。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教师要从历史学科特点出发,以当下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对历史信息化教学优化策略和路径进行积极探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一、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的问题透视

1.应用意识不强。

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不强,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应用能力不足。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有些初中历史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仅仅停留在一些基本功能的使用上,无法将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对于当代学生而言,其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因此,整体的视野也愈发开阔,而教师自身实际掌握的信息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二、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的价值考量

1.有利于促进自主探索。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使信息传递的方式多样化,在增添课堂活力的同时,还可以使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开展探究性学习,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量,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2.有利于突破教学瓶颈。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突破教学瓶颈是当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基于信息时代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在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氛围,深刻感悟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力,进一步内化历史知识,促进自我的成长和发展。

三、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中的优化策略实践探究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投身到学习之中,进而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但是产生兴趣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而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充分掌握,以此为基础,选择并设定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功能,营造真实且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悟历史知识,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民歌《凤阳花鼓》,然后提问:同学们知道明朝是在哪一年建立的吗?“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句歌词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等等。教師通过进一步引导,使学生深入探究历史知识,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视听结合,化解教学难点。

在以往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技术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只能单纯依据教师的片面语言讲解,而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深入理解,或者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但是此种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不利。而基于信息时代背景,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真实地展现历史情境,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介绍西安事变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电影《西安事变》的片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基于视听结合背景,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其对西安事变的产生背景以及具体的社会关系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总而言之,基于当下时代背景,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学习实际,调整并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历史思辨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教学效果历史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新历史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