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个担当”和“三个认同”

2023-05-30 10:48郭锐
职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工人阶级高技能人才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同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放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位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聚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从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机制以及保障措施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的各项举措,完全符合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也充分表明,国家在制造强国战略中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方面下大力气,见真功夫的信心与决心。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数控机床、机械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职业在现代企业中不断应用,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今后我国加快制造业发展、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的当务之急。这方面离不开国家出台的政策、制度,更需要各级党委、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的积极联动。

落实好《意见》,必须要做到“一个担当”和“三个认同”。“一个担当”,即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要有政治担当。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相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各项政策,保证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提高技术工人的幸福感、获得感、荣誉感。“三个认同”,一是认同职业不分高低。劳动创造价值,不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虽然各自的社会角色有所不同,但在社会上的分工却彼此互补。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过程中,我们技术工人要爱岗敬业、勇于拼搏,充分发挥各自潜能,每个职业都值得尊重。二是认同技能创造价值。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同样也离不开技能人才,技能人才是将理想变为现实的缔造者。工作中他们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再通过实践检验理论,这个反复的过程也是技术创新、技能提升的过程,从而实现了产品的升华。部分技能人才之所以能成为技能大师和劳模、工匠,正是源于他们将理论与实践、技术与操作经验相结合,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并有所突破。三是认同经济收入对等。经济收入水平是衡量人才价值的重要标准。企业要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关心关爱,对技能水平高、技术全面、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要提高其薪资待遇水平,要让高技能人才真正有幸福感、获得感和荣誉感,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崇尚技能、尊重技能、学习技能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家长认同子女成为技术工人同样大有可为。

坚持“一个担当”和“三个认同”对制造强国战略实施至关重要。建议把《意见》的宣传贯彻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结合起来,加大各层面的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企业的落实责任。只有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才能促进更多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才能鼓舞更多青年选择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才能将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郭锐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党的二十大代表,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

猜你喜欢
工人阶级高技能人才队伍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人才队伍建设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