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教学 助力素养生成

2023-05-30 17:46马治香匡泉玲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尾巴小节生字

马治香 匡泉玲

一、创设情境,兴趣生长

師:今天天高云淡,动物王国正准备开展一场特殊的竞赛,要邀请孩子们去当裁判员。接下来,我们隆重地请出参赛选手,并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师依次出示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的图片)

生: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师:图片倒是难不倒大家,谁能把选手的名字拼出来?拼出来的同学请把拼音卡片贴在相应的动物下面。

(师打乱次序,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gōng jī  sōng shǔ yā zi hóu zi kǒng què tù zi。)

(生拼读正确后将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

师:动物们请你们来当裁判员是最正确的选择。大家的拼读都非常准确。我们一起来拼读一次。

(生读)

师:既然我们是去当裁判的,就得知道它们的比赛项目是什么。这么多动物在一起是要举行什么比赛呢?

生:比尾巴。

师: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读)

师:请一位同学读。

(指名读)

师:这个同学有一个地方读得特别好,谁来说说好在哪里?

生:“巴”字读得很轻。

师:你真会听!“巴”读轻声,同学们能不能像她那样一起读几遍?

生:比尾巴。

师:真聪明,一学就会。课文题目中的“比”“尾”“巴”三个字是我们今天要认的生字。我们先来学习“比”字。谁来教大家拼读一下?

(一生教拼读,其余学生跟读。)

师:我们一起来看“比”字的字形演变。(出示)

师:“比”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都是表示并列而立的二人形象。两个人姿势一致,脸面一致朝右。“比”在小篆中形体拉长,还能看出人的形象,“比”的隶书、楷书完全笔画化。“比”的本义是靠近、并列或挨着。靠得近才能比较,所以“比”引申为较量、比较、对比的意思。谁能给“比”组词?

生:比赛、比分、无比。

生:对比、比较、好比。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物的尾巴。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出示猴子、兔子、公鸡的尾巴)

生:动物的尾巴都有毛。

师:你真是既会观察又会总结。所以“尾巴”的“尾”字中含有“毛”。

生:老师,我还知道“尾”是由“尸”加“毛”组成的。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同学,能主动在课外认识“尸”字。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课题,注意“巴”读轻声哦。

(生齐读课题)

【评析: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比”字的字形变化过程,结合图片识记生字,让学生通过形象记忆对生字进行强化学习。】

二、趣味朗读,语感生长

师:比赛项目我们清楚了。比赛的规则还需要各位裁判员了解、熟悉,以便作出公平的裁决。下面,请大家自主朗读课文三遍,不会认的字可以请教同桌。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师:三遍都读完了,现在请大家把课文读给同桌听。朗读不正确的地方请同桌帮忙纠正。

(生互相听读,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都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

(一生朗读)

师:谁来说说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他吐字清楚,声音响亮。

师:这位同学肯定了他的优点。

生:他的长问句读得很好,觉得就像是在问我,我想马上回答。

师:你不仅会倾听,还会思考!类似于“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这样的长句子,我们可以在“谁的尾巴”之后稍微停顿,快速地换气,然后再接着往下读。还有谁想读?

(生纷纷举手)

师:大家都要读吗?那好,咱们开火车读吧!一个小组读一小节。第一组,预备,开始。

(全班分组开火车接力朗读课文)

师:所有小组读得都好听,我也忍不住想加入。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好吗?

生:好!

(师生合作朗读课文,生读第一、三小节,师读第二、四小节。)

师:多么可爱、有趣的语言呀!下面,咱们再来一个比赛。男生与女生比。男生读第一、三小节,女生读第二、四小节。

(男女生比赛朗读)

师:初赛中,男生女生打成了平手。交换任务,再比一场。

(男女生再次比赛朗读)

师:男女生都读得非常好!我为你们点赞!老师还想换一种方式和大家读一读,老师问一句,你们答一句,敢不敢挑战?

生:敢!

(师生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合作读)

师: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试着和你的同桌也这样合作读一读吧。

(同桌互问互答读课文)

师:我们用各种方式将课文读了这么多遍,大家能背下来了吗?

生:能。

(师出示留有不同空白的课文提示让学生背诵,空白越来越多,直到没有提示。)

【评析:在此环节,马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并指导读好长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致,层层落实,使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三、自主识字,思维生长

师:裁判工作要知己知彼,才能尽善尽美。接下来,每位选手都带来了自己的生字,大家会认吗?先和同桌一起拼读一下。(出示)

shuí duǎn sǎn tù

谁    短    伞  兔

zuì  ɡōnɡ chánɡ bǎ

最     公      長    把

(同桌互相拼读)

师:我们一起来开火车当小老师教读两遍。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师生开火车读生字)

师:请注意“谁”要读成“shuí”,不能读成“shéi”。我们一起拼一拼这个字。

(生拼读)

师:这些生字宝宝特别顽皮,在赛场上上蹿下跳,把头上的拼音帽子都弄掉了。现在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出示无拼音的生字)

生:认识。

师:你认识哪个生字,是怎样记住它们的?谁来说一说?

生:我知道“长”“短”是一对反义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说到它们,如妈妈说:“铅笔刚买来的时候那么长,你用了半天就这么短了,是写了多少字啊? ”

生:“把”字是“尾巴”的“巴”加上提手旁。

师:你太聪明啦!提手旁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新的偏旁。提手旁的字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提手旁该怎样写呢?

生:先写横,再写竖钩,最后写提。

师:你可真会观察!大家还知道哪些有提手旁的字?

生:打、扫。

生:找、抱。

师:还可以给“把”字组哪些词?

生:门把手、一把伞。

生:扫把、拖把。

生:老师,我发现“伞”字就像下雨的时候,我们把伞撑开了的样子,上面一个盖子,下面是伞把和里面的伞骨。

师:你太会观察和思考了,能结合实物进行生字学习,大家把掌声送给他。

(生鼓掌)

生:我发现“公”字上面是个“八”。

师:是的。“公”上面是八字头,也是我们要学的偏旁。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偏旁记住“公”字,还可以用组词的方法记住“公”字,如公鸡、公园。这个偏旁与课文中另一个字的偏旁很像,你发现了吗?

生:伞。

师:你的眼神真好!请你认真地看课本,“伞”的上面部分是个什么字?

生:人。

师:所以“伞”上面的偏旁叫人字头,和我们今天学的八字头是不一样的,大家要注意其中的差异哦。

生:老师,“兔”字上面也有一个偏旁,叫什么呢?

师:这个新偏旁叫斜刀头。是“兔”的偏旁,还有两种小动物的名字里也有斜刀头,你知道是什么动物的名字吗?

生:鱼。

生:龟。

师:以后大家在看到斜刀头的字时,就会很亲切了!“谁”这个字大家经常在口头上用到,比如,“今天是谁值日?”“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它一般用于问句。谁能给“最”组词呢?

生:最长、最小、最美。

师:这些生字选手为了夺冠,在课文中拉着朋友一起上了赛场。大家看这些生词,你会读吗?(出示课文中的生词:比尾巴   谁的   长短 一把伞   兔子 最好看   公鸡)

师:我们一起开火车读读这些词。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生开火车认读词语)

师:请你们把词语读给同桌听一听,如果同桌读错了,请帮忙纠正。

(生同桌互读)

师:谁能大声读给大家听?

(生读词语)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生词宝宝在赛场玩累了,又回到了课文中。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把字音读清楚,句子读流利。

【评析:在识字环节中,马老师先出示有拼音的生字,让学生初步认识,接着去掉拼音提升难度,强化识记生字的方法,同时巧妙引导学生识记三个新偏旁。通过读词、读课文,进一步让学生巩固对生字的识记。】

四、指导写字,书写生长

师:我们熟悉了选手,他们的优势将在这里展现。选手们的优势就是要写好四个生字。先请大家观察“长”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生:“长”的笔顺:撇、横、竖提、捺。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竖提略靠左。撇和竖提相交。捺与撇对称,收笔高于竖提。

师:在“长”字中有一个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笔画,叫竖提。书写时,注意与竖钩的区别。告诉大家一个诀窍:竖提竖提往右提,竖钩竖钩往左勾。大家跟我读一遍,边读边书空。我们来写“长”,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竖提略靠左,在竖中线上收笔。

(生跟着老师的范写书空)

师:请大家在书上描红两遍,写一个。

(生先描红再自主练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师:谁来给“长”组两个词?

生:长江、太长。

师:我们把这两个词写在“长”字的旁边。

(生写下组好的词)

师:请大家观察“比”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比”和“长”有相同的笔画吗?

生:“比”的笔顺:横、竖提、撇、竖弯钩。“比”的字形左窄右宽。短撇稍高于短横。竖弯钩从竖中线写起,起笔稍高于竖提的起笔。“比”和“长”相同的笔画是竖提。

师:老师范写一遍,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师范写,生书空。)

师:“比”我们在前面组了“对比”“无比”,请大家先在书上描一描,写一写,再把词语写下来。

(生练习写字,师观察学生的书写动作和笔画、笔顺。)

师:请大家观察“巴”“把”,说说书写这两个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巴”字单独书写时,第三笔的横落在横中线上,横折收笔靠近竖中线,竖弯钩要写得舒展。“把”字左窄右宽,“巴”写在田字格的右面,要写得稍小一些,横折起笔略低于提手旁的横,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

师:这两个字可以组成什么词?

生:下巴、尾巴。

生:把手、火把、门把、把风。

师:请看老师范写,大家跟着书空。

(师范写,生书空。)

师:请大家在书上描一描,写一写,并写下两个词语。

(生描红,书写生字、词语。)

师:我们来展示几位同学的书写,大家评一评。

(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书写投影展示,师生一起点评。)

【评析:马老师的示范标准、规范,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笔顺的基础上完成生字的书写,指导细致入微,点评切中要害,肯定优点,并给出合理建议,使学生对写好汉字更有兴趣。】

五、细读理解,审美生长

师:各方面的准备都已到位,接下来大赛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猴子、兔子、松鼠,它们三个比尾巴,是比尾巴的什么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内容吗?

生:在课文的第一小节,它们比的是尾巴的长短和样子。

师:你真会读书。请你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生读第一小节)

师: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的问句读得很好,声调向上扬。

师:你很会倾听。第一小节为问句,问句通常是带问号的句子,说明有问题、有疑问。问句的重音要放在疑问词“谁”和“长”“短”等表示动物尾巴特征的词语上,问句结尾的语调要上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第一小节)

师:这三个小动物比赛的结果怎样?

生:它们比赛的结果在第二小节。我给大家读一读吧!

(生读第二小节)

师:现在我们化身为现场记者,男生负责问,女生负责答。男女生分别读一读第一、二小节吧!

(男女生一问一答读第一、二小节)

师:儿歌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猴子、兔子、松鼠尾巴的特点是什么。谁能用“我认为……的尾巴……”的句式,说一说它们尾巴的特点呢?

生:我认为猴子的尾巴长。

生:我认为兔子的尾巴短。

生:我认为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师:我们来看看伞和松鼠尾巴的样子吧。(出示图片)它们的确很像哦!大家发现这三种动物的腿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生:它们都是四条腿。

师:对了!那你看看这三种动物的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师出示公鸡、鸭子、孔雀图片)

生:它们只有两条腿。

师:它们又是比尾巴的什么呢?

生:在第三小节。比弯、扁和好看。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和“弯”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生:直。

师:你真會思考!“弯”就是不直。请你看一看插图,找一找谁的尾巴是弯的。

生:公鸡的尾巴是弯的。

师:谁的尾巴是扁的呢?请在第四小节中找找答案。

生:鸭子的尾巴是扁的。

师:你知道“扁”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吗?

生:鸭子的嘴巴也是扁的。

生:扁豆、扁担、鼻子扁扁的。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同学。老师把六个动物放到一起比一比,谁的尾巴最好看?

生:孔雀。

师:孔雀的尾巴像朵花一样,又大,颜色又美丽,没有哪一种动物的尾巴能比得上它的尾巴。现在老师来采访大家,你们来替我解答,咱们合作读一读整篇课文。

(师生合作,一问一答读课文。)

师:这场比赛谁得到了冠军?为什么?

生:孔雀夺得了冠军,因为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师:合上书,现在请女生变身小记者采访,男生来答,把课文试着背一背。

(男女生一问一答背诵课文)

【评析:采用一问一答的朗读,让学生感受问句的语气,利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反复朗读中熟读成诵。】

六、拓展延伸、想象生长

师:孔雀在比尾巴竞赛中得了冠军,森林里还有许多小动物,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也想比一比。瞧,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课后第二题)

生:上面一个句子是问的问题,下面一个句子是回答。

生:除了比尾巴,还可以比别的。

师:你们都很会观察和思考。先请大家和你的同桌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读读这两个句子,读完后想一想,你能把其他动物也编成这样一问一答的儿歌吗?

(生同桌互读,想象编儿歌。)

生:谁的尾巴粗?老牛的尾巴粗。

生:谁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生:谁的尾巴最易断?壁虎的尾巴最易断。

生:谁的样子最可爱?松鼠的样子最可爱。

师:这场比尾巴的竞赛,因为大家的公平裁决,孔雀成了赢家,大家也发现了课文中其他动物尾巴的特点。回家后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挑战说说课文以外的其他动物尾巴的特点,可以你问他答,或者他问你答,看看你们谁是最后的赢家。

生:好!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评析:以课文为支架,采用模仿课文编儿歌的方法,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在语言运用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评】

马老师的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故事中学得兴趣盎然。紧扣低年级教学目标,实现了学生素养的生长。

一、情境创设,贯穿始终

马老师以动物园举行“比尾巴”竞赛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开课邀请学生当裁判,了解比赛项目“比尾巴”,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朗读,了解比赛规则,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主识字,初识选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巧妙识记生字。指导写字,走近选手,让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牢记生字的笔画构成、书写技巧,为学生更好地运用生字打下基础。细读理解,赛出冠军,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文中的关键字词,感受文章用词造句的精妙。拓展延伸、不服来战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学会积累、运用语言。学生能从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受到这场比赛的快乐和精彩,兴趣得以生长。

二、以读为本,以讲助读

好书不厌百回读。《比尾巴》是一首对话形式的儿歌,全文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充满了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马老师采用丰富多样的朗读方式,如自由朗读、同桌互读、分小组比赛读、分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课堂中注重朗读的层次性,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读熟课文,读懂课文,巩固记忆。一篇课文学完,大部分学生都能熟读成诵。学生也从朗读中体会到了语言的节奏美、韵律美,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的朗读能力、审美能力得以生长。

三、搭建支架,拓展想象

马老师以课文为支架,在学生完成朗读、识字等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进行一问一答的语言对话训练,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化,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让学生感受到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快乐,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了学生在课外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实现了想象力、表达力的生长。

马老师的教学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将教材与学生特点相结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素养层层落实。这样的课堂,学生得到了真实的生长。

(作者单位:重庆市奉节县诗城路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尾巴小节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快把我哥带走
生字辨识大闯关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瞧,它的尾巴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