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优势资源探析

2023-05-30 23:06韩洁
百花 2023年3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非遗高职院校

韩洁

摘 要:高职院校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是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阵地。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学校要注重宣传、推广非遗文化,开展非遗保护活动,构建持续性、实践性、科学性的非遗项目,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文章将简要阐述高职院校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优势资源,分析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探究推动高职院校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遗;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在于其具有的历史珍藏性和文化艺术性。高职学生作为社会必需的人才,其自身的价值和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今时代,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探寻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作为前进的动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高职院校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优势资源

(一)丰富的理论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拥有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学校可以组建优秀的教育专家团队,探究非遗保护传承的理论方法,构建专业的教育工作模式。高职院校在长期的教育和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通过与相关行业专家合作,在学校中建立非遗项目,构建课题型、学徒型、项目型教学理论,指导非遗项目活动的开展。[1]同时,高职院校拥有完备的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体系,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使教学设备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更加多样、教育资源更加丰富。高职院校要优化非遗教育活动,聘请具有先进教学意识的专业型教师,使学校拥有教学双师型与专家型的教学骨干,保证非遗项目活动顺利开展,提高教育成效,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育人作用。此外,高职院校拥有系统的宣传机制,许多学校会定期举办技能型比赛活动,将非遗文化渗透到比赛活动中,借助职业技能大赛、校园社团活动等平台,展示、宣传、推广非遗项目,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

(二)完备的实践教学基地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具有浓厚的区域性特点,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学校拥有完备的教研系统,与相关的专家、文化企业、文化机构有着广泛的联系。在高职院校开展非遗项目,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基地和实践平台,拓宽非遗文化的学习和实践空间。一方面,高职院校能够为学习非遗项目提供实践机会与就业机会,让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非遗知识,掌握非遗技艺,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2]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与相关非遗项目企业合作,构建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由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相关的职业技术人才,使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由企业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培养学生完备的知识体系,为企业和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促进非遗保护传承。

(三)非遗项目开发的优势

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高职院校要着眼于政策要求,将非遗融入职业技能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意识,挖掘地方非遗文化资源,开发非遗项目,组织相关专家研究非遗项目教学理论与方法,探究非遗项目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并融合学校的教育优势,构建完备的非遗项目教育体系,加深工業生产类专业、艺术类专业与非遗保护传承的联系,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工作。同时,高职院校拥有创业项目孵化机制,加强对非遗项目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为非遗项目教育、生产研发提供支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高非遗项目的成功概率。

二、非遗保护传承对高职教育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以非物质的形态遗留下的文化、艺术作品等,它们让人们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这些精神都是蕴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的。人们可以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和传承,学习这些精神品质,并用这些精神品质来武装自己的思想。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由于其学业负担不大,他们的精力更多地放在技能的学习上,有些学生难免会出现厌学、逃学的情况,不将学习看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予以充分的正确引导,同时利用对非遗的保护传承,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坚强拼搏的品质,以此来提高思想认识,把学习当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非遗的传承能力,高职学校应该重视对非遗文化的介绍和教学,让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构建非遗教育体系,实现文化知识的有效传承,对于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力,适应当前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积极探索,整合创新非遗传承内容,适应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三、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不同于常规的院校教育,其教育的目的性较为明确。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高职教育既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在培养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因其特殊性而存在一些客观问题。

首先,对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视程度不足。在高职教育中,学校将重心放在了职业技能培养上,忽视了对传统文化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教学,许多学校没有开设非遗教学项目。同时,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校在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上存在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受教育环境。基础设施是一个学校的根本所在,只有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才能够让高职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其次,学生缺乏实践机会。高职教育重点关注的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技能的获取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但专业实践技能的发展却需要在客观的现实条件下才能实现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培养。[3]然而,许多学校既无法保证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又无法与校外各大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这就使得学生在技能培养方面有所欠缺。

最后,人文教育缺乏。在高职教育中,知识和技能虽然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但是对人的思想培养也十分重要,因为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品质和坚强的毅力。

四、高职院校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文化视角研究开发非遗项目

高职教育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发现和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分散在民间,不同非遗项目的文化价值存在一定区别,要想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需要专业人员积极研究和考察。因此,学校要构建专业化的专家教师团队,深入民间,认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当作我国民族文化事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4]非遗的保护传承尤为重视活态展示和技能培养,也就是说,其文化价值往往是通过动态表演来进行展示的。对动态表演的记录包括文字、语言、绘画、建筑等,其中图像和影像记录是最为直观的记录方式。虽然古代图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现代社会存在明显差别,但是这些图像资料却为研究古代文化的专家、学者提供了较为形象的文献资料。高职院校要深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文化视角开发非遗项目,将非遗保护传承渗透到教育体系中。

(二)以高职院校为主阵地成立非遗项目研究机构

高职院校是非遗保护传承的主要基地,而非遗的传承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的工作,学校要加强对非遗项目的教学研究,充分发掘非遗资源,与企业和机构合作,建立非遗项目保护机构,合理利用当地的非遗资源,制定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计划,明确教学改革方向。[5]同时,高职院校要加强师资投入,建立具有高素质的优秀教师团队,挖掘非遗的精髓,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创新课程内容,将非遗的理论研究落实到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传播非遗文化,对学生因材施教,将非遗资源进行整合分类,以更加简单、直接的形式开展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校要构建非遗情境,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人文环境,让学生获得文化的熏陶,落实教书育人的目标。

此外,非遗的保护传承具有形式与存在状态的特殊性,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强烈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发现,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高职院校作为文化教育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及时分析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聘请专业人士加入高职教育体系中,在教学过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意义和重要性传递给学生,培养系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修养。另外,学校要基于非遗项目开展理论、实践课程,建设非遗教学资源库,加强学校与企业、政府机构的联系,提高非遗项目教学的实效性。

(三)合理利用非遗资源完善非遗项目教学

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拓宽非遗文化宣传和教学渠道,完善学习资源配置,利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学校要以课堂为主要渠道,以社团活动为抓手,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多角度、全方位渗透非遺文化教育,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打造非遗项目网络教育平台,创新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意识,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一方面,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学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非遗教育有效结合,协调各方面的资源,由学校主导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开展教学,设立相关的课程,将非遗渗透到思政教学的每个环节,以研讨会、实践体验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非遗内容。另外,还可以开展专题课程讲座,组织学生群体进行专题课程培训,在培训课程中进行非遗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在宣传非遗的同时,还要重视非遗的现实价值,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另一方面,学校要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感知非遗,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生活中将展现出新的生活面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如果一味地注重其原生态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丧失发展动力,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在发展浪潮中被淘汰。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保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还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与发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的实践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方式,能够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

五、结 语

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学校要基于文化视角研究开发非遗项目,以高职院校为主阵地成立非遗项目研究机构,合理利用非遗资源完善非遗项目教学,将非遗文化渗透到职业应用技能教育活动中,以此构建系统的教育体系,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课题项目:教育厅高校哲社一般课题“文化视域下非遗活态传承数字化构建探究”(项目编号:2021SJA0732)。

参考文献

[1] 余克泉.地方高职院校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探析[J].美与时代(上),2021(9):31-33.

[2] 梁婧,董彦宗,高霞.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重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24):98-102.

[3] 王爱支,叶洪光.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与非遗传承的策略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22(3):73-75.

[4] 刘光平.高职院校开展非遗传承保护的优势分析[J].长江丛刊,2017(16):210-211.

[5] 刘光平.高职院校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优势资源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6):128-129.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非遗高职院校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