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混合式智慧教学实践路经研究

2023-05-30 05:33红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设计

红鸽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改革发展,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课堂与教学技术的融合应用研究已进入智慧教学模式的改革新阶段。本文通过实证教学研究的视角审视线上线下混合式智慧英语课堂的设计、评价维度和教学实施过程,创建大学英语教学的混合式智慧授课模式,探讨如何将智慧教学融入混合课堂实践路径,进而探索基于智慧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路径以及信息技术引领和驱动下的科学、多元、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体系,为师生创设合适的智慧教、学、练、测、评等平台。该研究将为英语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智慧课堂实证研究提供案例借鉴,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成效,教师教法,提高师生的课堂满意度。

关键词:大学英语;混合式智慧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3)03-0106-04

1 引言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的通知于2017年7月8日发布,该通知明确了人机交互的核心技术,同时强调要利用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技术,促进智能技术加快推动多学科和多数据类型的知识图谱,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智慧学习的创新平台。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打造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混合式金课”。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积极应对客观因素而采取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研究,尤其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和依靠在线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实证调查研究成为热点,因而教育与现代技术融合的教学模式迎来了新挑战。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在“课程定位与性质”部分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高校课程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对教师群体也加强智慧学习空间与数字资源建设,充分运用现代视听技术,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个性化教与学,探索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智慧教学(教科信〔2021〕2号)。

“智慧+”的理念源自借助网络平台的智慧学习、智慧学习空间、智慧教育,是混合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基石。学者们开发了移动互联网+线上慕课平台的课程知识体系、评价成效制度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方法。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需要改变传统的在线远程学习或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我们需要“打造智慧课堂、智慧校园,才能有利于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宏伟目标,提高各科高质量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1]。在研究以微课程为载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时,既要兼顾微课程的多维度课程设置,又要兼顾线上智慧模式的自主性和线下传统模式的导向性,还要兼顾线上评价的即时性和课堂评价的过程性。这种以智慧学习为载体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才不失其科学性。

尽管“智慧课堂”获得较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教学方式单调、沉浸式学习体验欠缺,学习环境有待改善、英语教育教学资源单调,资源有待整合、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方法有待改变[2]。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研究关注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如钟建玲以U校园为技术平台,对“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环节中进行“驱动”“促成”“评价”三个教学的总体设计研究,试图构建大学英语读写智慧教学模式[3]。智慧教育研究强调加快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革新和智慧学习的应用体系。岳铁艳,席红梅以Bloom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围绕口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研究了“课程思政”全面、深入进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学”“做”“成”智慧教学模式[4]。鉴于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作者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基于大数据智慧学习,探索线上线下混合空间的教学活动、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为优化教学路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教育环境。

2 大学英语混合式智慧教学设计研究

本文通过研究大学英语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分析如何将混合式智慧教学融入到传统英语课堂实践中,为此调查了英语教育专家、教师、在线课程开发技术人员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学生,总结出有效的混合式语言课程的12种特征。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表1列出的调查结果中,前6项被公认为是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最重要的显著特征,而7-12项对有效的线上语言课程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但被选为是次要的特征。因此,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智慧教学设计中,研究人员强调了教师预先投入的教学时间和精力,自主研发或选取现有适宜的在线课程并充分利用线上资源的每个组成部分。在混合式智慧教学设计研究中,本研究首先进行alpha测试,让同行专家和其他英语教师评估课程设计,与此同时也进行了Beta测试,让实际参与线上课堂的学生对调查题目进行评估,检查调查项的表述清晰度,以此检验课程设计的合理程度以及是否有误导性的选项,具体调查项目如表1所示。

从以上调查表格中可以看出,表1中的第1、7和8项与课程介绍、在线教程、对学生提出的学习期望值以及各项混合式設计的明确程度有关。混合式课程设计的这三个特征包含了课程介绍、明确学生的学习期望值和个性化示范性的作业和评价标准,教师课前向学生发布课程的学习要求,公布学习任务,规定期望达到的预期学习效果等。教师还可以在课程“入门”设计模块中介绍课程的达成目标,同时提供同步或录制的课程介绍,强调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例如学生应该多久登录一次在线课程,教师在哪个板块检查学生的课程学习,记录统计学生参与的电子邮件、课程讨论的帖子、发布的公告等等互动学习情况。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每周应该花费多长时间学习线上课程,每周应该完成多少次的作业,作业的截止时间等量化考核标准。表1中的第9项“个性化示范性的作业和评价标准”强调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应该提供个性化的作业、作业的完成标准和评价标准,科学合理区分线上线下课堂中的学生参与的任务要求。

在混合式教学中,表1中的2到6项“师生互动、语言技能(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融入课堂、活用可视·互动·智能的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和语言文化的融入”应该设计在课堂实施全部阶段,尤其是第2项和第5项具体涉及到学生与教师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中,课堂互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学习者必须“有目标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才能完成目标语言的输出,学生用目标语言与他们的老师和同伴进行互动,协商语言语境意义,达到熟练程度”[5]。表1第3项中包含的四种语言技能和第6项的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是混合式语言课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特征。第4项中的基于音视频的课堂设计内容对于任何在线课程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线上课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学习平台,能够让他们随时随地有机会练习口语和书面表达等语言技能,并且希望学生能与他人及时相互互动交流,理解语言意义。这些可以通过线上音视频的学习方式完成,需要英语教师提供有效的智慧学习环境、资源保障、线上线下学习的活动载体和监控手段,以促进混合式智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表中第6项突出在设计有效的在线语言课程时不可脱离课程思政和语言文化内容。此外,将课程思政与语言文化融入英语课程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动力。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外语人才的精神动力,才能塑造外语人的优秀人格和职业道德品质。教师作为推动课程思政实践的“主力军”,应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思考和探索在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外语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创新优化外语教学模式,为社会输送符合时代要求的、有担当的外语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多学科人才。表中第10项,拥有称职的语言教师是任何课程成功的关键,因为在线上线下混合式语言课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懂得现代教学技术和混合式教学法。所以在线语言课程的教师应该在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上寻求专业发展才能取得成功。

表中的最后一项,第12项强调了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互动的重要性。雖然第2项中的师生互动可以包括一名教师与多名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一对一的交流并与每个学生建立学习关系是有效设计在线语言课程的关键因素。大学英语混合式智慧课堂实践结束时,学生表示他们比起面对面授课的传统课堂更深入地了解线上授课的教学内容。这可能是因为在线语言授课中教师建立的一对一互动往往比传统的实体课程更频繁或学习互动的时间更长。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很容易向同龄人寻求帮助,但很少有学生主动在课后找老师商讨问题。相反,每当在线学生需要帮助时,无论是语言内容还是用于提供课程的教学技术,他们都需要联系教师,寻求帮助。这种反复出现的线上一对一互动在师生之间建立了融洽的语言学习关系。我们在具体的语言教学研究中提出的“一对一帮扶”策略具有教学实践意义,并且符合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原则。

3 大学英语混合式智慧教学评价研究

在设计、开发和讲授混合式教学中,语言教师要充分了解如何在混合智慧教学环境中适当地评估语言学习效果。通过本节大学英语混合式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论文试图展示如何科学管理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并实现全过程、多元化的智能化管理平台,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搭建英语表达能力。教学评价是所有混合式语言课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评价测试对于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必经之路。我们通常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Bloom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建设、教和学的过程中采取的各种系统性评价,其目的是改进课程、促进教和学[6]。由此可见,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衡量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理解能力,它是教与学的纽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有目的的学习过程。教师可采用课堂提问、线上线下任务、测试、学习档案袋等方式系统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通过形成性评价分析阐释和反馈信息,使教师能够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重新编排或调整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然而,终结性评价在教学单元结束时衡量学生对课程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在传统的语言课堂上,形成性评价通常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测评,终结性评价通常是依据纸质考试进行测试,例如多项选择、改错、判断或填空题,衡量学生对语法、词汇、语篇和文化内容的掌握程度。这些类型的评价无法完全捕捉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有些学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测试的实证研究结果中强调的“语言教学的测试方式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故此分成正面反拨效应和负面反拨效应”[7]。由此可见,语言评价可以促进教学,也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评价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教学评价去调整各自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学习效果。大学英语混合式智慧教学评价可利用多种形式,注重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演讲、辩论,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和创建语言作品集、制作数字作品集、上传作业的文本、音频和视频等开放式电子档案袋等富有多样性的评价工具。对应混合式智慧教学的目标,研究开展了“四元·六维·全程”的增值评价体系。本研究在实践教学中制定了学生自评,占比15%、小组互评,占比15%、平台测评,占比30%、教师评价,占比40%的四元评价主体。在实践教学中聚焦增值评价,打造四元主体协同、六元维度聚焦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全过程评价机制。“四元协同”使学生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六维聚焦”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具体的评价体系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知,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重难点,制定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平台测评、教师评价的四元评价主体,根据课前—课中—课后引入课前线上预习完成度、课前任务参与度、课堂活动参与度、课中任务完成度、单元知识掌握度、课后拓展任务完成度六个评价维度,实施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四元、六维”评价体系,以强化知识、促进能力、主抓素养为引领,以增值评价为核心,以单元测试、平台数据、学生成就档案袋为手段探索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的增值评价。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智慧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提供微视频、视听说教材等可视化资源,采用趣配音、XMind、批改网等各类APP和网站,合理应用超星学习通等学习监管平台,使用FiF口语训练系统等人机交互、即时反馈软件。在混合式智慧教学实践中,师生已全面使用“对分易教学平台”进行考勤、作业、互动、测评及资源库建设。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利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营造协同氛围,构学习共同体,教师引导学生就“语言、内容、态度、文化”四个维度,利用“对分易”教学平台的分组、投票功能对每个单元开展学生自评、组间互评,其中穿插教师点评,学生反思评价意见,时刻关注学生个体增值成长,强化大学生“精益求精”和“家国情怀”的教学素养目标。

4 结论

智慧教学借助智能技术,融合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利用在线开放的学习资源,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意义的课堂互动,改变教师教法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较为灵活的教学模式,在国内也逐渐开始研发智能化的教育模式。本文通过研究大学英语混合式智慧教学设计和混合式智慧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探讨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模式,对智慧教学融入混合课堂实践的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实现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旨在帮助广大语言教师和学生创造更有意义、有效和愉快的学习体验。设计基于智慧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路径以及信息技术引领和驱动下的课程教学评价实践研究表明,科学、多元、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能为师生创设合适的智慧教、学、练、测、评等平台和环境,建立学习者的联系,打破时空限制,这有助于语言教学的顺利进行,降低在线语言课程中的学习者的流失率,为开展基于智慧云平台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技术保障。

——————————

参考文献:

〔1〕赵杰.赵明.基于智慧学习空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14(10):1-5.

〔2〕李爱萍.新技术时代移动智慧学习:资源建设与环境营造[J].教育学术月刊,2020,31(02):106-111.

〔3〕钟建玲.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读写智慧教学模式探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6(08):94-98.

〔4〕岳铁艳.席红梅.新时代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思政智慧教学模式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6(12):79-82.

〔5〕康淑敏.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J].外国语,2016,6(02):59-66.

〔6〕BLOOM B S, HASTINGS J T, MADAUS G F.Handbook on the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M]. New York: McGraw-Hill, 1971:109-111.

〔7〕罗红霞.语言测试的正面反驳效应对大学生英语教学的启示——基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实证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05):89-92.

〔8〕周由游.基于技术装备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育與装备研究,2018,7(04):3-10.

〔9〕Krashen, Stephen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1987:226-227.

〔10〕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206-210.

收稿日期:2023-01-17

基金项目: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2021NDC159)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