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公共图书馆的挑战与应对研究

2023-05-30 10:48刘雅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育人

刘雅

摘 要:“双减”政策的发布,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对教育的整体规划,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教育主体发挥积极作用。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而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社会教育成为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公共图书馆在理念、资源和经验等方面都具有优势,还要在系统、合作思维下积极主动地发挥育人主体作用,提升阅读推广和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能力,提高图书馆员的教育水平,主动承担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中的责任。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阅读推广;信息素养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2-0006-03

2018年和2021年国家分别出台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从事业发展大局出发治理教育生态的决心,以及在新形势下对教育的整体规划。“双减”政策规定,要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级公共图书馆亟须研究中小学生的服务需求,做好社会教育工作。

1 公共图书馆的挑战:“双减”政策下中小学生教育需求增加

公共图书馆一直承担着开启民智、培养人才的重任,我国图书馆学家李小缘认为,“图书馆即是教育”[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将公共图书馆定义为“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点明了其社会教育属性。“双减”政策出台后,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课外培训没有了,孩子们课后的空闲时间增多,对课本知识之外的教育需求随之增加。公共图书馆应勇于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重视和满足中小学生的教育诉求,积极参与国家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部署。

1.1 专业阅读指导的需求

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14—17周岁青少年课外图书的人均阅读量为13.10本,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为51.90分钟;9—13周岁少年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21本,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为25.48分钟[2]。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中小学生有了更多的阅读时间,但自主阅读成效急待提升。中小学生迫切需要提升阅读素养,获得专业阅读指导,包括阅读兴趣开发、阅读书目推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方法掌握等方面的指导。

1.2 全面发展的教育需求

我國的教育目标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全面发展,“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全面育人开拓了更大的空间。要想实现全面化发展,孩子们既需要发展兴趣爱好、开展体育运动、接触大自然,也需要参加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组织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中小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方位提升。

1.3 提高信息素养的需求

当下,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影响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提出了至2030年大幅增加掌握相关技能的青年数量目标[3]。“双减”政策出台后,中小学生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接触各种网络信息,如果他们不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很容易迷失在纷繁芜杂的信息中。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使其具备基本的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势在必行。

2 公共图书馆的优势

2.1 理念优势

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人爱德华兹、尤尔特等就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理念:公共图书馆由地方税收支持,免费向所有纳税人(所有公众)开放,不需要身份证明。这一理念传遍了全世界的图书馆,我国图书馆也以之为指导方针,坚持“公开、平等、开放、共享”的价值理念,实行零门槛开放,以人为本,尊重和满足所有公众的文化需求。此外,“儿童优先”原则作为世界图书馆界的基本原则之一,也被我国图书馆界所重视。尤其是2011年国务院颁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后,中国图书馆学会持续在年会、论坛上以“儿童优先”“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服务”为主题,推动公共图书馆积极践行儿童优先原则。

2.2 资源优势

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多、馆藏丰富,并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17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为3,166个,2018年增长到3,176个,2019年继续增加了20个,2020年年底达到3,212个,据推算,2023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将增加到3,260个[4]。2018—2020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呈逐年增长态势,详见表1。

2.3 经验优势

公共图书馆一般都会配置为少年儿童服务的专业馆员和设置专门的少儿阅览区域,其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社会教育以阅读推广、信息素养教育为主,同时还有展览、讲座、培训、手工、亲子、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内容丰富,在不断开拓创新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已打造了一批儿童教育活动品牌,如:嘉兴图书馆的“图书馆第一课”、广州图书馆的“‘小樱桃阅读树”、苏州图书馆的“零岁宝贝悦读计划”、南京图书馆的“阳光暑假夏令营”等,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认可和喜爱,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这些活动经验为公共图书馆继续创造性地开展中小学生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 公共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3.1 在系统合作思维下积极主动发挥育人主体作用

当前,“大教育观”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提出要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在系统思维下,学校、家庭、社会三股教育力量要结合起来,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责任,全面形成教育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新模式。

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要主动承担育人主体应负的责任,发挥已有优势,除最大限度地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支持外,还要有合作思维。首先,图书馆之间要开展合作,公共图书馆之间、公共图书馆与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之间要实现资源共享,并联合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其次,公共图书馆要主动与学校、家庭开展合作,参与学校的课后服务,为中小学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教育活动提供资源、人员和业务支持,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再次,公共图书馆要广泛地与其他社会机构开展合作,包括跨界合作,联合各方优势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资源、课程与活动,如与博物馆、科研单位等联合推出项目式学习课程、主题活动等,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双减”政策对公共图书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公共图书馆要将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能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实现社会教育活动的整体化[5]。

3.2 将中小学生的阅读推广服务做细做深

“减”和“增”是辩证的关系,“减”能促进“增”,“减”也是为了“增”。“双减”后该增加什么?当然是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提道:“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6]。公共图书馆要让阅读充盈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让阅读滋养孩子们的心灵。

在“双减”政策下,公共图书馆要把中小学生的阅读推广工作做得更深、更细。在广度上,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要无死角,让全社会的中小学生都能通过阅读受益,通过资源建设与阅读推广工作加强对中小学生的阅读指导,促使中小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尤其要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阅读,要对其进行持续性跟踪指导。在深度上,公共图书馆要结合学校所教知识推广与其相关联的、经典的阅读刊物,使中小学生将已学知识作为“支架”继续进行拓展或加深学习,提升阅读成效。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人员要熟悉中小学的校内课程,根据中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推荐与学科知识相关联的图书。公共图书馆要从国家和民族发展出发,通盘考虑,引导中小学生阅读健康有益、影响深远的好书,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打造中小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

3.3 加强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提升信息素养已成为培养综合人才的必要举措。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一方面凸显了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公共图书馆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不足。公共图书馆在“双减”政策下需做“加法”的另一重要工作是加强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全局规划信息素养教育。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要结合年龄特点进行,不同年级中小学生的教育内容与方式既要有差别,又要有衔接,甚至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相衔接。二是既要培养信息技术,也要培养信息思维、媒介素养。

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2018年发布的《国际图联关于假新闻的声明》提出,图书馆要构建相关的媒介和信息素养,以帮助公众评估信息来源的可信性和恰当性[7]。

公共图书馆要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意识、数据意识、信息批判性思维、媒介素养等,帮助他们提升对数字时代和未来的掌控能力。

三是建立信息素养教育测评体系,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测评是信息素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能够检测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以及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共图书馆具有测评的先天条件,可借鉴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建立一套维度明确、层次分明、相互连接的科学评价体系[8],检测学生在信息查找、判断、选择及应用等阶段的学习效果。四是加强与中小学图书馆的合作。公共图书馆可以在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员培训等方面给予中小学图书馆业务指导,双方通过合作共同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3.4 提高图书馆员的信息教育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公共图书馆要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对从事少兒信息教育工作的图书馆员提出的专业要求,不仅仅是要有图书馆学专业背景,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当前公共图书馆负责信息教育的图书馆员大部分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公共图书馆亟须通过适当的培训补充图书馆员的相关专业知识。此外,公共图书馆还需加大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力度,与中小学校合作提升图书馆员的信息教育水平。

4 结语

公共图书馆一直秉承儿童优先原则,在“双减”政策下更应主动出击,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己任,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教育水平,成为备受中小学生欢迎的校外课堂,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协同育人格局的形成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久珍.重振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充分释放图书馆全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作用[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0(11):6-14.

[2]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EB/OL].[2022-11-13].http://www.chuban.cc/yw/202204/t20220424_31774.html.

[3] 张民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创建纪实与价值意义[J].比较教育学报,2022(1):3-15.

[4] 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不断增加 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EB/OL].[2022-11-13].http://market.chinabaogao.com/gonggongfuwu/11153PK62018.html.

[5] 王奕,卢章平,刘玉梅.“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职业能力特点对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拓展[J].图书馆,2017(5):27-31.

[6] 习近平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EB/OL].[2022-11-13].http://www.gov.cn/xinwen/2019-09/09/content_5428594.htm.

[7] 国际图联关于假新闻的声明[EB/OL].[2022-11-13].https://www.ifla.org/files/assets/faife/statements/ifla-statement-on-fake-news-zh.pdf.

[8] 孟祥保,常娥,叶兰.数据素养研究:源起、现状与展望[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2):109-126.

(编校:徐黎娟)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论信息素养教育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浅谈MOOC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社会性软件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