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你的“快乐力”

2023-05-30 10:48许清欢
好日子 2023年2期
关键词:心流哲学家天赋

许清欢

都说这年头每个人都不容易,但快乐的人,总是会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什么也挡不住的那种。

《与哲学家谈快乐》中有一句话:“幸福,就是继续追寻已经拥有的东西”。人生有太多的求而不得,学会正确地“拥有”,才是长久的快乐之道。

01快乐,是拥有“高质量”的快感

“对于那些教人炮制快乐的灵丹妙方, 我们就该像对待瘟疫一样坚决抵制。”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触:有时觉得生活“缺点意思”,想要找点乐子,结果却是“更没意思”。

豆瓣用户@一个柠檬说:自己以前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用各种创造“垃圾快乐”的产品让自己开心起来。比如打游戏、看小说、刷各种乱七八糟的剪辑视频。渐渐他发现,“刷点开心的让自己开心起来”这个愿望并不好实现,充其量不过是“消磨时光+逃避现实”而已。想要真正的调整状态,让自己快乐起来,还是需要干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去大自然,去逛植物店,或者去看一本新书,去单纯地帮一个人。

快感易得,快乐难求。这是哲学家首先想告诉我们的问题。快感是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的多巴胺。我们离不开它,但也不能稀里糊涂地被它“绑架”。因为这种低质量的快感,越上瘾,越空虚。

畅销书作家王潇,创造了一个“好玩时间”的概念:一天中划定一个时间,专门让多巴胺“绑架”。

以前她在写作时,总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等回过神来,写作进度已经严重滞后。后来,她选择把手机放到远离书桌的地方,在连续完成2~3个小时的工作后,再坦然地拿起手机,狂刷一两个小时。这个时间就是她的“好玩时间”,这个时间完全由自己定义,可以追剧、会友、阅读。重要的是,有节制、有计划的放纵,不会让自己陷入自责与空虚中。

如果觉得生活“没意思”,想给自己“找点乐子”,不妨先给自己定一个“专注时间”,享受心流带来的喜悦。然后给自己定一个“好玩时间”,痛痛快快地干一些没意义,但彻底让自己放松的事,享受“好玩”带来的快乐。有节制、有质量的快感,才能上升为快乐。

02快乐,是拥有一个“圆满”的心态

“快乐,是一个由小及大获得圆满的过程。”

我是一个比较悲观的人,日常思考模式就是“要是怎么怎么样, 就好了”。所以一天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追悔、叹气。后来有人跟我说,把“要是怎么怎么样, 就好了”,改成“这件事做完了,我就圆满了”。

碰巧有位朋友给我发信息,说自己很喜歡配音,但又觉得自身条件不好,没天赋。我就劝她,不要去想,“要是有天赋就好了”,而要去想,“我现在去学,就圆满了”。

比如我身边,也有60岁学舞蹈的长辈,40岁开始学绘画的同事,他们没有天赋过人,却因为投入而快乐。就像哲学家说的,所有促使我们成长、增强我们能力、帮助我们“提升”的事情,都是我们的快乐之源。

我的说词可能打动了朋友,她决定不再观望,报名参加了一个训练营。现在,她每天拿出2小时,录录音、听听别人的优秀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向自己的下个目标挺进。

2022年,很多人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大部分人的心情忽明忽暗、忽高忽低,但朋友的心态却没受什么影响。“小圆满”带来的快乐,缓冲了现实带来的焦虑。

曾经风靡世界的摩西奶奶,75岁开始学绘画,80岁开办了她的画展。当她七岁的曾孙女问她,我可以像曾祖母一样开始绘画吗,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摩西奶奶告诉曾孙女,任何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作画,不喜欢绘画的人,也可以选择写作、歌唱、跳舞。最重要的是投身于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那种专注和成就感,足以滋润柴米油盐带来的厌倦与枯燥。

人生确实没有真正的圆满,但却不妨碍我们为自己制造无数的“小圆满”。想做什么,就去做,做不到最好也没关系。进一步,有进一步的快乐,完成一项,有完成一项的欢喜。

03快乐,是学会“融入”与“释放”

在《与哲学家谈快乐》中,作者总结出两条快乐之道。第一条是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力量,这是释放的快乐。第二条道路是向他人敞开心门,与世界达成和解。这是融入的快乐。向内寻找,向外敞开,快乐,也需要内外兼修。

① 向内,培养专注

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能为我们带来巨大的喜悦,我们把这种状态叫做“心流”。

试着每天用早上刚醒来的25分钟,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不刷手机,与外界资讯断开,可以跑步、读书、冥想,反正是平时觉得有时间一定要去做的事。接下来的一整天,你会有更大的控制感,也更容易产生专注带来的快乐。

正如书中所言,即使在这个以阅历论英雄的时代,生命的价值依然取决于,我们在于每一个过程中投入了几分心力。用心的参与,永远是快乐之源。

② 向内,认清自我,坚持热爱

豆瓣用户@晨重夜轻 分享了他父母追求热爱而变得年轻的经历。

他父亲在他上大学后爱上了户外运动,现在每个周末都跟团去爬山。母亲45岁开始接触中医和养生,现在每天坚持听国学和中医相关课程,他们仍然是为生计而奔波的中年人。但相比同龄人,他们身上完全看不到油腻、沧桑和疲惫。

“做真正的自己”,永远比“做世俗评价体系中的自己”要快乐。分清哪些是自己真正热爱的,哪些是外界通过广告、评价强加给我们的。将真心热爱的,坚持做下去,快乐一定会常伴左右。

③ 向外,接受与放手

有人问董宇辉,你在镜头前讲了一晚上,然后大家也不买,就在评论区里骂你丑,你怎么坚持下来的?董宇辉说,被骂一次很难受,被骂100次就无所谓了,人皮实了。

这种皮实,就是一种接受与放手的态度。我们不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难接受有些事情,不在自己的掌控。看得开的人,会用相对超脱的态度,接受这些无法掌控的事情,比如他人的评价,事态的走向等。不做强求,一声“呵呵”。

④ 向外,无私与感恩

“通常情况下,当人们无所期待、无利可图的时候,快乐才会如约而至。”不带功利地结交一些朋友,不带目的地帮助一些人。这些无私的举动,可以让我们摆脱一些世俗眼光的束缚。患得患失的心少一些,快乐的机率就会更高一些。

猜你喜欢
心流哲学家天赋
跃入心流
基于心流理论的儿童画板设计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测测你隐藏的天赋
哲学家的幽默与智慧
用努力换天赋
心流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与哲学家的一天》(组诗)
心流体验及其研究现状
我有数学天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