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要做到清晰、雅致、深刻

2023-05-30 10:48张广银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19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论点作文

张广银

高考作文与我们所说的文学创作不一样:文学创作是相对自由的情感抒发,可以不受内容、文体、篇幅等限制,写起来约束性比较小;高考作文虽然是开放性和规范性并存的一种应试性写作,但更重视规范性。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清晰

清晰,就是作文的行文思路要明晰可辨。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毋庸讳言,我们写应试作文,如何让阅卷老师快速把握住思路至关重要,因为再新颖的题材,再典雅的语言,再深刻的思想,如果作文内部各自游离而不能成为有机整体,或者是段与段之间无序罗列、杂乱堆砌,不仅不能打动阅卷老师,还会在无形中降低作文的成绩。那么,如何让作文思路清晰呢?

1.在记叙类文体中,巧设串联句

具体方法是用句式相同或大致相似的一句话间隔在行文中间,起到串联全文、提示思路的作用。串联句多是作文的主旨句或线索句,可以用诗词、格言、名句等。这些串联句或是并列关系或是递进关系,在运用时,一般独占一行,这样醒目、突出,能让阅卷老师快速把握整篇作文的思路。

2.在议论类文体中,巧设分论点

“总——分——总”是非常典型的议论文结构模式,许多名篇都是采用这种模式构建的。这种模式最适合考场快速作文,而且简单易学。因此,考生可以把它当作议论文写作的重点来训练。在具体训练时,考生要注意几个细节:(1)论点要用一句话明确地表述出来。(2)要注意将论点放在恰当、醒目的位置。中心论点放在第一段的末尾,而第一段一般不超过五行,开头段落不要太长,否则显得不够精悍;分论点放在每一段的开头。(3)分论点的提炼和表述可以套用名言或诗句,每个分论点一般控制在15个字以内。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的关键字眼,给阅卷老师以扣题的印象。

3.在安排好段与段层次的基础上,注意段内层次的安排

段内的层次,包括句子与句子、句子与句群、句群与句群之间的安排顺序。考生要按照或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几方面兼顾来组成句段。有的考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重视了全文结构的安排,却忽视了每一段段内层次的安排,信手而写,以致语意不连贯,表达不清晰。在平时的作文中,考生可以结合课内和课外文章中的典型句群、语段,分析、揣摩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组合顺序。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单项练习,包括句群、语段的仿写训练,从而培养行文思路,达到文从字顺的目的。

二、雅致

雅致,就是作文的语言要典雅别致。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家秦牧也说:“文学作品的文字,除了要求清晰流畅之外,还要求优美。文字如果不能给人以美感,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会大大降低。”一篇作文的优劣,除受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众多因素影响以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即语言要典雅别致。让语言典雅别致的方法很多,考生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锤炼词语,讲究质感美

语言的典雅别致,首先来自于对词语的选择和锤炼,古人诸多苦吟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一点。

2.选用修饰语,讲究形象美

考生可以进行记叙方式扩展、描写方式扩展、议论方式扩展和抒情方式扩展训练,按照不同表达方式运用修饰语来丰富句子的内容,使句子不至于干瘪、浅白。考生在每次作文时都要有意识地选用修饰语扩写一两句话,把它放在作文恰当的地方。

3.化用古诗文,营造意蕴美

作文中可以适当化用一些诗文,借前人诗文所创造的意蕴给自己的语言添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4.巧用长短句,追求变化美

作文中应适当变换句式,使语言摇曳多姿,鲜活生动。长短句的使用一定要和句子的内容和节奏结合起来,否则会破坏作文的整体协调美。

5.巧借名人名言,讲究内涵美

作文中适当地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会让作文充满内涵美。考生可以巧妙地将名人的作品和哲言引入到自己的句子中,根据典故再进行一些创新性表达,就可以构成含意丰富、有文化厚度的句子。

当然,想要使自己的语言典雅别致起来,技巧仅仅是“末技”,真正的重点是语言文化的保有量。“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唯有如此,考生写出的作文才会内涵丰富,令人回味。要做到语言典雅别致,除了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外,考生还要注意书写、格式、标点。作文的格式一定要正确,尤其是应用文,格式上的错误会直接影响“符合文本要求”这一基础等级的得分。标点符号是文字表达的重要辅助工具,它帮助显示句子的结构、词语的性质以及作者的情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是写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而且是作文做到语言典雅别致的必要条件,有时一个标点符号就可以创造出一个亮点来。

三、深刻

深刻,就是作文的立意要準确新颖,立意一新颖就会给人以深刻的感觉。曹雪芹在《红楼梦》的第48回中,借林黛玉教香菱学写诗的情节,提出写诗作文“第一要紧的是立意”的观点,这其实大体也概括了前人写作的基本理念。准确是高考作文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准确”,就是要保证作文的感情和思想观点准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命题者的命题意图,符合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这是应试作文的第一要义,考生在写作时宁可不要新颖也不能不要准确。在准确的基础上,考生要力求立意新颖。如何使立意新颖呢?

1.以旧出新

“新”与“旧”是相对的,新题材时间一长,写的人一多,也就变成了旧题材。把旧的题材写进作文中而不加以变化,说一些缺乏新意的正确的废话,就更不吸引别人了。如何使自己的立意常写常新?这需要考生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生活,在自己积累的广泛生活和社会素材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发现。

2.破常出新

这里的“常”指我们生活中固定下来的旧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习惯。如果我们能够在旧有的常规中积极迈出一步,并在文中阐发出令人信服的道理,那么阅卷老师就会眼前为之一亮,作文也会因此脱颖而出。

3.角度出新

精彩的议论一定是见解新颖的,它善于从最佳视角去进行说理,进行入情入理的阐发。要达到这一点,考生可以或从正面,或从侧面,或从反面,巧妙地揭开问题的一角,让人窥见事物的全部真相,让读者获得蹊径寻幽、顿悟事理的快感,从而体现出考生推理想象的独到之处以及个性色彩。

4.同中求新

对于相同的材料,考生可以从它们的相同点出发提炼观点,但这样的观点往往缺乏深度;如果从相同的材料中寻求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就能挖掘出深度,得出有分量的结论。

立意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和以往不一样的新的意蕴。在考场作文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新颖的思想,就必须练就“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能力,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思考。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论点作文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