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与笃行

2023-05-30 18:09陈士同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作文情境材料

陈士同

押题理由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从近几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的主题设置来看,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重要目标。实践没有止境,新征程上,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积极回应现实需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增强预见性、把握规律性,不断开辟新境界。

命题趋势

在备考党的二十大相关主题的作文时,考生要重点描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和青年追梦的实践与行动。考生在这类主题作文的写作中,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入手,论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责任无比重大。立意时,可以参考以下方向:我们经过亲身实践、反复推求、深入比较,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金题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5月27日,五星红旗再次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实时高清视频传播;37年、7年半、4年多、33个月,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4个“百次发射”所花费的时间;2022年9月,C919大型客机成功获颁型号合格证,成为我国大飞机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追求、抵达、再出发,中国人向上攀登的脚步永不停歇。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追求、抵达、再出发”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由情境材料、写作任务和写作要求三个部分组成,体例规整,指向性明确。其中,情境材料和写作任务把原本开放的写作划定在一个封闭的情境中,所以考生在表达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与观照时,必须限定在该情境中,而且要严格按照写作任务提出的要求构思立意。而要把命题意图真正体现出来,考生必须把情境材料的核心意旨表达出来,必须准确理解情境材料的内容。

综合分析这则情境材料,大致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以快闪式镜头罗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建设和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尽管只是冰山一角,但足以说明经过无数热血志士前仆后继的奋斗,我们已经从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困境中走出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分析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揭示这段材料所蕴含的道理。也就是说,该材料是按照“现象——原因——本质”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组织的。很显然,现象只是一个由头,原因只是对现象的解释,本质蕴含的道理才是这则材料的关键。

这样,考生在立意构思时就不能以现象为表达的重点,也不能以原因的分析为中心,而应该把揭示的道理——“追求,抵达,再出发”——作为写作的核心意旨。同时,根据写作任务提出的要求,考生在写作时,不能只在材料中打转,必须把材料与现实生活对接起来,既要立足材料,又不能囿于材料,而要以材料为引子,紧密联系现实,把对材料的“感悟与思考”真实地表达出来,才符合文题要求。

习作展示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再出发

◎朱晓雪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一张张洁白的人生画纸等待每一个青年用丹青妙手,挥毫泼墨。听着百年变局的呼啸,我们在回望中出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我们回望来时经历的泪与笑、光与影,世界如此绚烂与真实,人间如此温暖与快乐。街市上人来人往,你我彼此守望。然而,世界也在不断变化,社会在新的坐标系下裂变。而中国在新的大变局中也在不断突破,不断发展。因为有不懈的追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不断突围,不断创新,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我们将“神舟”一次次送上苍穹,中国自主研发的“天宫”空间站基本建成;我们让一艘艘航母下水,中国自己的国家重器万众瞩目。中国因为有一代代、一批批踏实勤劳追梦人的矢志追寻,才一次又一次抵达成功的彼岸,站在了一个个充满美好憧憬的新起点。

一次次再出发,我们换来一次次的抵达,一滴滴汗水,我们换来一份份完美的答卷。如果说,抵达是让我们拥有了对抗宿命的信念,那么背上行囊再出发,让我们拥有了根植内心的勇气。勇者无畏不是天生无畏,而是当勇气战胜了一切,一切就都变得没有那么可怕。正如登顶珠峰,是勇于攀登;再一次出发,是勇者对于极限的挑战。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再出发。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从田园牧歌快进到桑海沧田,仿佛一日百年。而有些追求的信念在抵达与再出发之间越发牢固,这在当代青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梁启超先生有言:“青年今日之责任,其重大百倍于他人,而又只此一策,足以兴国,自寻生路于万难之中。”青年重任在肩,大有作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的干事业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我们要脚踏实地,舍得下绣花功夫,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新时代大有可为,新青年大有作为。

华灯初上,万家灯火,如点点繁星,璀璨无比。我们用昨日之光辉织就人生的锦缎,用今日之奋力前行换取祖国未来之昌盛。不惧艰难险阻,不惧寒风凛冽。我们心中有追求,向着彼岸再出发。

【安徽霍邱一中城南分校高三(1)班】

◆点评

作文立足文题材料构思立意,紧扣“追求,抵达,再出发”的主题选材组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就对主题的阐述而言,作文从不同角度展开,既有理论的分析,也有事实的佐证;从论证结构看,作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阐述的全面与深刻,作文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式,将事实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呈现多元化。另外,作文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灵活使用长短句和整散句,提升了语言的质感。

延伸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我国经济稳健发展,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成功举办了北京冬奥会、冬殘奥会……这些浓墨重彩的新篇章,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全国上下戮力同心、苦干实干,展现出了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务实笃行的精神风貌,每个人都了不起。

要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要实现我们的目标任务,还是要依靠实干。请以“务实笃行”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文题所供材料有三层内容,一是党的二十大的目标,二是我们取得的成就,三是我们要实干苦干。可以说,这道作文题的核心概念就是实干兴邦。考生可以写我们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可以写我们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可以写我们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无论从哪个方面着手,作文都要联系实际、直面问题,既体现科学的辩证思维,又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

猜你喜欢
作文情境材料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最美材料人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