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PA的审计机器人创新与问题研究

2023-05-30 23:48唐彦琦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16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

唐彦琦

摘要:如今,数字化浪潮席卷世界,“大数据”“人工智能”给整个会计、审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剧增,审计人员面临着海量的、复杂的数据,审计风险加大;另一方面,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对审计报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此情况下,机器人过程自动化(RPA)的出现,为审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主要浅析RPA审计机器人带来的创新及其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助力RPA审计机器人的发展,紧跟“智能时代的审计创新”的步伐。

关键词:审计机器人;审计风险;创新及风险

一、引言

智能时代下,审计环境、审计证据、审计程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审计行业需要紧跟“智能时代的审计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基于RPA的财务机器人”“基于RPA的审计机器人”相关课程;“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将RPA技术再应用于审计实务,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RPA是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首字母縮写,国内称之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而于RPA的审计机器人,是该技术在审计中的具体应用。

二、RPA审计机器人简介

(一)RPA审计机器人的概念

Kokina(2019)认为RPA 实质上就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它以软件机器人来完成那些遵循一定规则的业务流程,它可以自动处理部分有规则的业务。

Cohen M, Rozario A(2019)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是在用户界面级别与其他应用软件交互的软件(即,以与人类相同的方式),用于自动化结构化、基于规则和重复的流程,以及具有机器可读数据的流程。

柯徐亭(2020)认为,RPA的实质上是一种软件,它可以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用以代替人们在执行常规、繁复工作。

陈伟(2020)认为RPA是一种新的软件技术,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首先,设定好程序和规划;然后,根据其模拟人与计算机业务处理,尤其是自动处理海量重复的业务。此外,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它可以在简单的规则内进行决策。

程平(2021)认为,RPA是一种利用用户界面和了解企业现有应用,模拟、增强和扩展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交互过程的智能软件,根据预先设定的业务处理规则和操作行为,自动化一组特定的工作流程和预期任务,以有效地集成人工、业务和信息系统。同时,他认为RPA审计机器人是将审计领域的各类业务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分类和处理,基于RPA技术的审计机器人,可以帮助审计人员高效完成重复性、机械性、易标准化的结构化审计任务。自动化软件可以将以下三项内容有效集成,分别是:审计人员、审计服务和信息系统。

(二)RPA 审计机器人设计流程

程平(2021)将认为,审计机器人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具体应用。审计机器人设计流程主要有分析、设计、开发和人运用四个阶段。其中,机器人分析包括应用场景、业务流程以及难点分析;机器人设计包括数据标准与规范化、机器人自动化流程;机器人开发包括开发规范、开发实现;机器人运用包括价值与风险、部署与运行、人机协作共生。如图1所示。

(三)RPA 审计机器人常用软件

国内外已开发出多种 RPA 软件,其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包括:UiPath、UiBot、Automation Anywhere等,其特点如表1所示。

如表2、3所示,UiPath、UiBot、Automation Anywhere 三款软件都可以完成模拟鼠标及键盘操作、进行文件读写、压缩下载等工作;都可以实现部分AI功能,如:自然语言处理、OCR文字识别、智能识别文本。但三款软件在对常用办公软件进行自动化操作、收发邮件及其他功能方面又有所不同。

三、基于RPA的审计机器人带来的创新

(一)减少人工审计固有局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审计人员主要在“工作时间”内完成各项审计工作,而如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剧增,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审计证据内容多、类型复杂,同时,如审计抽样等方法也不再完全适用。而如果必要,审计机器人可以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持续进行审计工作。科技研究发现,RPA能使工作效率提升3倍以上,使工作时间节约78%。

RPA审计机器人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自动处理许多重复又单调的工作,让部分审计人员从“人拉肩扛”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将RPA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例如, 安永将RPA技术应用于审计工作,目前已经可以用其自动生成工作底稿与报告、自动执行函证与抽样等审计程序。德勤与全球RPA市场排名第一的UiPath合作,向同行们开设了专业RPA课程。让同行们了解在传统审计中,哪些审计工作能够由机器来完成,例如,收集与汇总信息、编制相关材料(如审计底稿、分析报告、银行函证)等。在2019年底,德勤成立了德勤中国机器人卓越中心,全面推进RPA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此外,毕马威也在不断研究财务智能机器人相关内容。

(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一方面,审计工作需要大量职业判断,而部分审计程序有一定的主观性,如风险评估、重要性评估等。另一方面,整个审计工作中,需要审计人员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专业胜任能力。但现实情况中,审计人员独立性可能受到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外部压力等因素影响,而职业道德与专业胜任能力又因人而异。上述情况下,审计风险,尤其是检查风险不可避免。但审计机器人与审计人员不同,当相关程序、参数正常的情况下,相比人工审计,在独立性、职业道德、专业胜任能力等方面,审计风险大大降低。

如上文所述,审计人员工作时间、精力有限,专业胜任能力参差不齐,而基于RPA 的审计机器人在审计工作中可以扩大审计范围,可以实现详细审计,而非局限于抽样审计。在规避抽样风险的同时,可以收集的审计证据更详细、更全面、错误率更低,做出的审计结论更准确,整个审计过程质量更好。因此,采用基于 RPA 技术的审计机器人进行审计,一是降低了审计风险,二是提高了审计质量。

(三)节约审计时间,降低审计成本

“RPA等于给你派了20个审计助理”、“RPA能使工作时间节约78%。”以应收账款函证为例:函证前,审计人员需要花费不少时间选取需要函证的函证应收账款(如金额较大、账龄较长、重大或异常的应收账款)。函证后,若取得了回函,审计人员又需要花大量时间逐一验证、核对回函相关信息,如:回函是否为原件、发函地址和回函地址是否一致。若未取得回函,审计人员要实施替代审计程序。整个函证程序需要审计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审计成本也高。但如果将很多重复、枯燥的步骤用基于RPA的审计機器人来完成,那么审计人员就只能完成数据整理、系统操作与运行等工作,这将给审计人员节约大量时间,而节约出来的时间,还可以投入到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工作中去。

此外,“使用RPA的成本大约是雇佣一个人的1/9”,基于 RPA 的审计机器人可以超越“996”的工作模式,达到全天、整周无休化工作。因此,使用RPA技术的审计机器人替代部分人工审计工作,可以大大减少人工审计时间,在保证审计效果的同时,提高审计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这样,审计工作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四、基于RPA的审计机器人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关审计准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国家审计还是社会审计、内部审计,都有对应的准则,审计准则规范和指导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是审计人员工作的“准绳”。传统人工审计离不开准则的约束,运用基于RPA技术的审计机器人完成审计工作所面临的情况更复杂,更应有相应的准则对其进行规范。但是,当前,没有关于RPA审计机器人相关的审计准则,基于RPA审计机器人的运用缺乏指导和约束。

(二)泄密风险增大

传统审计中,审计人员会获取到被审计单位的各种资料与信息,审计职业道德要求审计人员做到“保密”。尤其是涉及商业机密的信息,一旦泄露,很可能会给被审计单位造成巨大损失,审计人员也要承担相应责任。使用基于RPA技术的审计机器人完成审计工作,除了需要考虑传统审计中,审计人员是否有泄密可能,还需要考虑网络安全、数据库安全、访问权限等方面可能造成信息泄露的因素,如网络安全问题导致的网络黑客入侵、计算机被植入病毒、数据传输风险等。相较传统人工审计,运用RPA审计机器人进行审计,泄密风险增大。

(三)专业人员培养难度大

一方面,审计专业学生、工作人员学习以及积累的大多为传统审计理论与知识,他们当中,很少人具备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方面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基于RPA技术的审计机器人相关理论知识,需要同时具备一定上述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开设了《审计机器人开发教程-基于来也Uibot》一类审计机器人课程,但学生大多是照着教材步骤机械地学习,而非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审计机器人参与实际审计项目进行审计。此外,对于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也缺乏“基于RPA技术的审计机器人”相关课程,而当前,讲授RPA机器人课程的老师们,在学生时代也没有学过相关课程,当前对RPA审计机器人的教学也处于探索阶段。

五、基于RPA的审计机器人的应用建议

(一)完善相关准则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审计准则体系,主要包括《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国家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准则》等。但当前的准则都是针对传统人工审计制定的,主要用于规范和指导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暂时没有关于基于RPA的审计机器人相关内容。制定审计准则的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 RPA 技术的重视程度,为规范基于RPA的审计机器人的应用,需完善相关准则。当前,单独制定专门的RPA审计机器人准则不现实,也暂时没有必要,但需要在现有准则里面添加RPA审计机器人相关条款,用以规范RPA审计机器人的使用,防范相关审计风险。主要包括:一是要规范审计机器人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二是要规范哪些业务能够由审计机器人审计,哪些必须人工审计或监控;三是要规范审计人员对审计机器人的操作,防范操作风险。

(二)做好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

做好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包括网络安全保障、数据库安全保障、访问权限保障等,如图2所示。

网络安全保障主要是防止黑客的篡改或盗取系统数据,保证审计证据的真实性,避免“泄密”。一是应当确保数据加密措施的安全设置;二是要保证网络系统的病毒检测和反病毒技术到位;三是要实时升级更新防火墙技术。

数据库安全保障主要是防止数据存储异常或丢失,保障审计证据的完整性,避免相关资料的缺失。一是定期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升级;二是定期对数据存储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三是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云储存供应商。

访问权限保障主要是防止非职权范围内的人员查阅、修改审计文件,保障职权对等,避免非权限人员对审计工作造成的干扰和泄密。一是严格控制管理员数量,确定唯一最高权限;二是根据工作岗位职责,分配访问、查阅、操作权限;三是设置监管人员,定期检查访问足迹。

(三)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

首先,审计人员熟悉审计工作的操作过程和 RPA 技术的处理流程,熟练地掌握RPA技术,并将其运用于审计工作。其次,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审计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新工具、具备新素养、应对新场景、具备新知识,成为复合型审计人才,如图3所示。

此外,在后续教育中也应注意培养审计人员对审计机器人的操作,规范基于RPA审计机器人的使用,从而促进 RPA审计机器人的应用。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与人工审计相比,使用基于RPA技术的审计机器人来处理部分审计工作,主要具有三方面的优势:减少人工审计固有局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节约审计时间,降低审计成本。而将基于RPA技术的审计机器人应用于审计工作中,面临着缺乏相关审计准则、泄密风险增大、专业人员培养难度大等问题。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完善基于RPA 技术审计机器人应用方面的准则,规范审计机器人的使用;二是要完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做好全过程监控,设计完善的内部控制;三是要培养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审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做好后续教育,如审计机器人操作等,用以保持专业胜任能力。

参考文献:

[1]Kokina,Julia.et al.Early evidence of digital labor in accounting:Innovation with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2019,35.

[2]Cohen M,Rozario A.Exploring the use of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in substantive audit procedures[J].The CPA Journal,2019,89(07):49-53.

[3]柯徐亭.RPA技术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影响浅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0(03):109-111.

[4]陈伟.基于RPA的审计机器人:机遇、挑战与方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0(10):112-115.

[5]程平.RPA審计机器人:理论框架与研发策略[J].会计之友,2021(19):2-7.

[6]程平,钱涂.基于RPA的函证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J].财会月刊,2021(17):86-91.

[7]孟凡菲. RPA技术在减税降费政策跟踪审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审计大学,2021.

(作者单位:吉利学院)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
水泥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研究
基于佳兆业案例的审计相关问题研究
浅谈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及其对策
政府审计风险及对策分析
政府审计风险及对策分析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