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型员工与共享平台企业的关系

2023-05-30 01:09唐梦思
今日财富 2023年13期
关键词:供方社群资源管理

唐梦思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共享型员工规模的逐渐壮大,人们对于共享经济也越来越重视。如何实现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共享型员工如何得到更好的发展,共享平台企业应如何对共享型员工进行有效管理等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围绕“共享型员工与共享平台企业关系”,重点回答了“共享平台企业如何管理和服务共享型员工”“共享型员工如何反作用于共享平台企业”“共享平台企业如何通过供方社群和消费者来影响共享型员工”等问题。

一、引言

共享经济是一种以共享平台和网络技术为依托,以分享闲置资源满足使用者需要为核心,进而达到资源高效分配的经济模式,在促进组织形态、就业模式、消费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2》指出,新的共享经济形态在稳定和增加就业、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凸显,如何促进共享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也愈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共享经济催生了诸如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主播等这类新型的人力资源,他们具有显著的“共享性”,古银华等(2017)将这类新型的人力资源称为共享型员工,其本质上是一种多方共赢的灵活用工创新形式,这种灵活用工的创新形式促使人力资源有效流动以填补部分社会岗位的空缺,有利于解决当下存在的“闲得慌”和“用工荒”的问题,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由此可见,共享型员工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劳动力自身生存和成长的需要,还在企业发展、稳定就业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共享型员工通过共享平台企业实现利益所得,而共享平台企业是基于互联网企业这个“面”上的“点”和“线”(子平台)。具体而言,共享平台企业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共享平台发现、组织、集中资源,并合理利用闲置资源、创造经济价值,满足社会用户需求的交换平台,例如:滴滴、Airbnb等。

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实现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着眼共享平台企业、共享型员工、消费者和供方社群之间的关系,研究共享平台企业如何对共享型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共享型员工对于共享平台企业的发展产生何种作用,共享平台企业又是如何通过供方社群和消费者来影响共享型员工。

二、共享平台企业对共享型员工的管理职能与特征

在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共享平台企业和共享型员工的发展需要。已有研究表明,共享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关系复杂化、管理信息化、组织扁平化、激励客观化、约束削弱化等特征,传统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人力资源管理对象的无限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削弱化、人力资源管理基石的空心化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的复杂化等多重挑战。共享平台企业如何管理和服务共享型员工成了当下共享经济发展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发现,目前学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共享平台企业如何管理和服务共享型员工进行了研究。

(一)招聘管理——标准化

现在大多数共享平台企业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设立招聘条件,应聘者按照流程填写个人信息,提交资料,在通过平台的审核后,方可成为共享平台企业的一员。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募集到更多的劳动力,也能够提升员工招聘的效率,尽最大可能节约成本。与此同时,鉴于以上的招聘方法可能会出现员工弄虚作假,以及员工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共享平台企业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首先,积极与政府、公安等第三方机构建立联系机制,利用社交网络获得应聘者的身份和资信,对招聘阶段的员工进行审核,加强对员工能力与道德指标的判断。其次,共享平台企业也设立一定的准入门槛,严格审查申请人提供的有关资料,必要时进行线上或线下面试,进一步对申请人的基本能力进行评估判断。以此减少因较低的准入门槛而导致的共享型人力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现象的产生,为筛选优质的共享型员工提供了保证,并且降低了共享平台企业因个别恶性事件而导致企业声誉受损的风险。

(二)员工培训——程序化

由于共享型员工的准入门槛较低,所以存在着员工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共享平台企业通过提供适时的岗前培训,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培训对于共享型员工今后工作的开展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于晓东(2016)以滴滴出行为例,探讨了共享经济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结果发现,滴滴在培训驾驶员时,常常采用“宽进严出”的方式,通过对驾驶员进行培训,使其符合工作条件后方可上岗。除此之外,共享平台企业还依据平台和平台共享型员工的特点,收集有关岗位技能和共享平台企业文化的信息,使共享型员工的培训更加能够契合平台的特质,更好地增强培训效果。并且高超民(2015)基于6家企业的多案例研究得出可以使用“慕课”等新型互联网教育手段对服务者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此来提高服务者的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

(三)绩效管理——严格化

共享型员工的忠诚度较低、流失率较高、满意度较差是共享平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正面临的挑战。对于共享经济商业模式而言,常常用平台监控、监管的数据和消费者的评价作为共享型员工绩效评价的依据。但是由于刷单现象屡见不鲜,消费者的评价也受到主观因素和其他不良行为的影响,导致其参考价值受限。目前部分平台企业也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防止刷单作弊等现象的出现,以确保绩效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且建立了一套完整理性的评价体系,让消费者能够进行理性评价。例如Airbnb和滴滴出行都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和评價机制,有效激发资源提供者的积极主动性。张捷等(2020)构建了共享平台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演化博弈模型,通过设计一个合理的服务评估系统,让平台的使用者更好地参与到监督中去,以服务评估系统的数据来约束员工的违规行为,强化共享平台企业的监督责任,最终实现共享平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营造和谐的员工与企业的关系。

(四)员工关系——新型化

共享平台企业正在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劳资关系,积极建立新型的员工关系。高超民(2015)认为平台与服务者是基于协作的半契约型关系,强调平台应与服务方明确责权利。除此之外,陈微波和程熙镕(2016)认为共享经济背景下共享平台企业常与共享型员工建立非雇佣的、松散的、疏离的人力资源关系,并且共享平台企业对于共享型员工的约束力以及管控能力较弱,更加强调员工的自控力,允许员工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同时员工之间的平等关系也剔除了核心与非核心员工的差别,每个员工都真正拥有了主体地位,成为企业价值的创造者。

共享平台企业对于共享型员工的管理和服务根据共享型员工的独有特质已经逐步得到了优化,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培训效果不理想、评价体系反馈不及时、激励制度不完善等。针对以上问题,共享平台企业应积极完善人才选拔机制,设置反馈机制,完善激励制度。人力资源部也要及时了解员工的信息、知识和技能,使员工可以得到培训资源的支持,从而形成和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共享平台企业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完善,建立超越雇佣和组织的平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得共享型员工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相关权益得到保障,这样不仅有益于消费者获得更加满意的服务,更能使共享平台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共享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共享型员工对共享平台企业的反作用

对于共享经济而言,在供给方面,劳动力资源是共享平台企业的核心资源,是稀缺且有限的,要对这些资源实现有效的组织、协调、管理,才能使共享平台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共享型员工的发展对共享平台企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共享平台企业的盈利受到共享型员工的影响。共享平台企业的利润模式通常是以每单的提成为主要收入来源。消费者的消费感受是共享平台企业盈利的根本,共享型员工的服务质量直接作用于消费者,消费者的消费满意度越高,转化为平台固定客户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鉴于共享平台企业盈利模式的特点,共享型员工的服务质量,对于共享平台企业的实际盈利会产生很大的影响。(2)共享型员工是共享平台企业劳动价值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共享平台企业发展的核心。共享型员工的数量会对共享平台企业的经营规模产生影响,其服务质量也会影响共享平台企业的形象和品牌效应,其与平台的黏性会影响共享平台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影响到共享平台企业的盈利。因此,要实现共享平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共享型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激励。

由此可見,共享型员工的数量和质量对共享平台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平台企业管理者应该将共享型员工的物质需求,人际关系、成长和归属等精神需求,作为核心竞争力,并畅通渠道,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和以互惠为基础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增强共享型员工的物质和心理满意度,提高共享型员工的服务品质,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以此提升共享平台的企业形象。

四、共享平台企业影响共享型员工的其他路径

共享平台企业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将拥有并愿意分享闲置资源的人和需要这些资源的人聚集起来,满足双方的需求,创造价值的平台。共享型员工即拥有并愿意分享闲置资源的人。消费者即希望得到闲置资源来满足需求的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供方社群的影响。

社群是因为有着地理、文化等多个维度共同价值层面的相似性而聚集在一起的群体。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多元化信息科技的应用,具有强用户黏性的各类互联网新型社群也随之产生,他们是企业平台化商业模式价值共创的伙伴,而共享经济的本质正是价值共创。由此可见,共享经济可以通过社群实现价值共创,共享经济的社群化发展,能够使社群内的资源更好地实现供给匹配。

供方社群即将共享经济中服务的提供者聚集起来的社会网络,使资源闲置的参与者聚集在一起,能够更好地发挥积聚作用,从而使共享经济实现良性发展。谈婧(2018)从平台经济的本质入手,指出服务的供给主体已成为平台与活跃的供方社群相结合形成的有机体,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即使供方社群并非平台的员工,不受共享平台企业的管辖,但共享平台企业仍有义务主动承担管理该社群的责任。与此同时,供方社群在共享平台企业的引导下,协助共享型员工实现岗位匹配,使得共享型员工的用工更加灵活。

消费者是共享型员工服务的终端,良好的消费体验能够使得消费者对共享平台企业产生较好的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共享型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数量。所以,在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者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主要表现在:(1)消费者通过平台对共享型员工的反馈,不仅会对共享型员工的工作行为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对共享型员工的工作绩效产生影响。(2)消费者对于共享平台企业的评价是平台企业能否再次吸引消费者的依据,并且消费者良好的体验感能够使其对于共享平台的信任度以及忠诚度最大程度地提升,从而对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消费偏好等产生影响,增强消费者对共享平台的依赖感,提高消费黏性,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共享型员工的工作数量和工作时间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供方社群和消费者在共享平台企业的发展当中,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共享平台企业应对供方社群和消费者更加重视,引导其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发挥供方社群实现资源的互补以及优化配置的作用,并通过消费者找到共享平台企业在消费端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共享型员工乃至共享平台企业更好地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共享平台企业应该如何对共享型员工有效管理和服务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招聘、培训、员工关系等方面,关于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较少。在未来的实践中,企业应根据共享经济的发展特点,结合共享型员工的独有特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好保障共享型员工合法权益,提高其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进而推动共享经济高质量地发展。就目前而言,有关消费者和供方社群在共享经济中产生的作用的研究较少。从共享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消费者的反馈和供方社群的形成都会对共享经济的发展产生正向的影响。在未来的实践中,共享平台企业可以更加关注消费者的满意度提升以及供方社群的建设,助力共享经济的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供方社群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船级社大力推进海外供方认可服务
社群短命七宗罪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如何建立供方管理体系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