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正念冥想不良反应的紧急干预策略

2023-05-30 10:48郑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

郑璐

摘要:正念源东方的禅修,它通过训练人们对自身感受的觉察,练习不带评判地观察内心,拉开想法和情绪的距离,最终改善焦虑情绪、缓解压力。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正念引入课堂,用于缓解学生考试焦虑、提升课堂注意力。作为学校心理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正念的前提是“不伤害原则”,即防止正念引发对创伤敏感学生群体的伤害。通过一例在心理课中练习正念时惊恐发作的中学生个案,阐述了此类事件的紧急处理办法,为心理教师干预此类情况提供经验,并就学校正念项目应如何科学设置以减少不良反应提出思考。

关键词:正念冥想;不良反应;心理着陆技术;适用群体;练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2-0046-03

一、个案概况

学生小明(化名),男,1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心理课上练习正念冥想时突然趴在桌子上,全身冒冷汗,呼吸急促,几乎不能说话,也难以挪动身体。情况缓解后声称感到头晕,看到了很多恐怖的黑白画面,那些场景都是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令他感到非常恐惧。

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惊恐发作(panic attacks)又称作急性焦虑发作,是指“突然发生的强烈的害怕或者强烈的不适感,并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

小明正好在学校课堂上发作,情况紧急,身边还有许多同学,需要迅速评估和处理。根据小明的表现:突然出现的眩晕、多汗,身体不受控制,感到窒息,有极度恐怖的感觉,咨询师初步判断为惊恐发作。事后,通过跟小明妈妈的沟通了解到,小明曾经在幼儿园时因为被老师关禁闭而產生创伤,一度不愿意去上学,并且小明从那之后性格胆怯,小学时也不断出现情绪问题,但并未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致使小明的心理状态长期不稳定。咨询师推测这次的惊恐发作很可能是由于正念冥想引发了当事人的创伤产生的应激反应。惊恐发作会在几分钟抵达不适的高峰,可以运用心理着陆技术(grounding)对学生进行紧急干预。

心理着陆技术(grounding)是一种心理稳定化技术,咨询师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常常使用。当人们紧张、恐惧并感到情绪失控时,该技术可通过调动人的感官,让身体与现实环境充分接触,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内心体验带回到现实世界之中,回归此时此刻(here and now),从而找回身体的稳定感和掌控感,最终让情绪恢复平静。具体操作方法(以五感法着陆为例),当事人先专注于呼吸,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官体验:观察到的周围环境(视觉),触摸身边的物体(触觉),听到了什么具体的声音(听觉),闻到了什么气味(嗅觉),嘴巴里有什么味道(味觉)。不仅仅是五感法,任何能够帮助当事人转移注意力到此时此刻的办法都可以用,包括利用身体的拉伸、感受温度的变化、简单的数学计算和书写等,它们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大脑与负性感受保持一种健康的距离。

二、干预过程

当学生出现强烈的身体反应时,无法排除其他生理疾病,需要第一时间联系校医,让医生到达现场作应急处理。如果基本确定是惊恐发作,那么可以为学生作以下干预。

(一)调整呼吸,放松身体

惊恐发作的标志性症状是呼吸困难,高频短促的呼吸会让惊恐的症状更强烈。其生物学过程是大脑中的杏仁核发出信号,让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促进机体分泌肾上腺素,迅速提高心率和呼吸节奏,以便处理潜在威胁。所以,惊恐发作时,当事人会有呼吸急促的表现,而呼吸急促又进一步加重身体的失控感,因此,调整呼吸的节奏是缓解剧烈身体反应的关键步骤。咨询师应第一时间协助学生调整身体姿势为坐姿,不要躺着或者蜷缩着,然后带着学生深长缓慢地吐气,并发出“呼”的吹气声,然后再深深吸气。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转换呼吸方式,使用腹式呼吸,使呼吸变得平缓而深沉,之后让学生继续保持这样的呼吸节奏。呼吸稳定之后,当事人的失控感降低,情绪也会变得稳定。

(二)从内心体验回到现实

惊恐发作的本质是大脑“警报器”杏仁核放大了所感知到的危险,它“劫持”了大脑,让大脑的其他功能不起作用。换句话说,当事人心中感知到的恐怖远大于实际的威胁。上述案例中,学生在惊恐发作时出现了幻觉,产生了很多恐怖的想象,这表明他处在极度害怕和焦虑之中,他所恐惧的东西并不是现实存在的事物。因此,咨询师需要带领当事人回到当下,增加他的现实感,让前额叶继续发挥功能。以下是咨询师采用心理着陆技术对学生进行干预的片段。

师:小明,我是你的心理老师,我在你身边陪你。你现在睁开眼睛,看看四周的环境,告诉我,你现在在哪里?

生:教室里。

师:你现在很安全,我们都在教室里。我捏捏你的手,你能感觉到我在握紧你的手吗?

生:能。

师:很好,再感觉一下我手的温度。

生:暖的。

师:很好。你别怕,我是来帮你的,需要你回答我一些问题,你跟着我一起看那儿,告诉我黑板是什么颜色的?

生:绿的。

师:黑板上面的横幅上写的什么字?

生:崇德,博学。

师:那个字旁边的框是什么形状?

生:长方形。

师:对。现在你能捏一下我的手吗?

生:好。(捏了一下老师的手)

师:我们试着站起来,走一走。

生:好。(在老师的帮助下,缓慢地站起来)

师:现在感受一下脚踩在地上的感觉,告诉我。

生:发软,我站不稳。

师:我扶着你,你慢慢来,把脚踩踏实了,踩稳了。我们往这边走两步,你告诉我这是什么?

生:书柜,图书角。

师:(拿起一本书)这本书叫什么名字?请念出来。

生:《绿山墙的安妮》。

师:你之前看过这本书吗?

生:没有。

师:(拿出几本书放在一起)这里一共几本书?

生:6本。

就这样,对谈持续大约5分钟,小明逐渐平复下来。惊恐状态缓和后,咨询师试着让小明做一些简单的智力活动,如让小明从0开始连续加3,或从100开始连续减3。这样做一方面是能够启动他的前额叶功能,让整个大脑活动起来,避免完全被杏仁核“劫持”;另一方面,评估他的意识状态,判断他的恢复程度。除此之外,咨询师也可以为惊恐发作的学生做抚触和肌肉按摩,帮助学生松弛紧张的身体,可以轻拍后背、肩膀,捏捏学生的四肢,等待惊恐发作的高峰过去。

(三)联系家长和班主任,如实记录

在校医抵达后,小明惊恐发作的高峰期已经过去,逐渐平静下来并能够自行走动。短暂休息后,教师送小明去医务室,测量心率和血压,记录小明的生理数据。期间,心理教师迅速联系了小明家长和班主任,告知具体情况,表示小明目前已经恢复平静。与家长联系时,询问家长学生有何病史,之前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当时是如何处理的,征求家长意见后安置学生。家长表示不用送医,自己到学校接学生回家休息。至此,此次紧急干预结束,咨询师做好相关记录。

三、经验总结

当人们如火如荼地投入到正念项目之中时,也需要留意此类项目的不良反应和潜在风险。《正念干预专家共识》一书里提出正念临床实践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伦理规范——首要无伤害原则的规定:如果不能保证起到正向的作用, 起码应保证不对患者或练习者造成伤害。国内研究者综述了多项冥想的安全性研究,发现冥想的不良反应包括抑郁、焦虑、自我感的扭曲、不真实感、幻觉、妄想、错误记忆等。因此,在实施正念项目时,教师要清楚哪些人适合正念,哪些人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何种方式的正念练习会让人更少产生不良反应,当产生不良反应时有何预兆,能够进行哪些干预。我们可以从适用群体、练习方式、指导者因素这三个方面去规避正念冥想的风险。

(一)学校正念项目适用群体

过去,正念项目大多以特殊群体为干预对象,用来解决情绪、压力或睡眠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正念项目以“大健康”为目的面向普通人开展。学校正念干预正是这样的项目,它以教育为基础对全体学生开放,旨在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在具体实施阶段一定要考虑到有一些特殊学生不适合练习正念。正念减压疗法(MBSR)实践标準中提到一些不适合练习正念的群体,如处在特殊精神疾病发病期的人,当然处在这样情况下的人也不会在校学习。因此,结合中学生的一般情况,学校正念项目应该排除以下几类学生:罹患心理疾病正在服药中的学生,患有精神病、抑郁症、创伤后应急障碍的学生,有自杀倾向或难以待在课堂环境下的学生。

(二)学校正念项目的练习方式

正念的效果需要通过练习来实现,常见的正念练习方式包括正念呼吸、正念行走、正念进食等。在学校里练习正念,需要考虑练习的场地、时长、学生的接受度,一般来说,建议学校首先教会学生正念呼吸或者身体扫描这两种方式,因为它们是比较基础的练习形式,学生随时随地可感知自己的呼吸和身体感觉,不需要借助特殊道具或活动场地,方便其在上课分心或临考紧张时用,更适合学校的场景。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学校正念项目要去宗教化,不宜用“打坐”“禅修”这样的方式,以免让学生产生诸多联想。

单次练习的时长与不良体验的报告相关。有研究指出,超过40分钟的长时间冥想过程更容易引发不良体验。因此,学校的正念项目应当尽可能控制在40分钟以内。目前已经开展的学校正念项目通常是每周一次正式课程,学生可进行自主练习。正念练习的频率不是越多越好,当频次到达临界点时,也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三)学校正念师的专业资质

正念指导者的受训背景及胜任力等在保障练习者的安全练习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念干预专家共识》一书中提出正念指导师应该具有六个方面的胜任力: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安排教学的能力;保持参与互动关系的能力;自身应体现正念的品质和态度;能够指导正念实践的能力;通过互动和教导方式传递正念主题的能力;维持小组学习环境的能力。要获得这些能力,正念指导者需要加强练习正念,参加正念干预的课程培训,并接受督导。

参考文献

[1]冯宇,段文杰.学校正念干预的基本形式及特点[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5):991-994.

[2]王怡,李凌. 正念干预及其教育应用[J]. 基础教育,2020,17(2):96-106.

[3]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正念学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正念学组. 正念干预专家共识[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9,28(9):771-777.

[4]孙莎莎,李小兵. 冥想的安全性[J].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1):2570-2585.

[5]托马斯·阿姆斯特朗. 正念教学法: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M]. 刘白玉,孙明玉,译.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2.

[6]孙宏伟,等. 心理危机干预(第2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8.

编辑 / 黄偲聪终校 / 于 洪 石 雪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对比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药治疗的影响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