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积极学业情绪 助力学生健康发展

2023-05-30 10:48董妍
教育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学业情绪

董妍

情绪就像一块调色板,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色彩缤纷;情绪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的酸甜苦辣咸。也正是由于情绪的存在,学生学业成功时会笑逐颜开,学业失败时会垂头丧气;考试前会坐立不安,考试后会如释重负。实际上,这些都是与学业相关的情绪表现。作为非智力因素,情绪具有动机、组织和信息交流的作用,因此,良好的学业情绪对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什么是学业情绪?

2002年,德国心理学家帕克让(Reinhard Pekrun)首先提出了学业情绪的概念。在此之前,心理学家们主要关注的是学业焦虑情绪。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几乎可以体验到人类的所有情绪。当考试失败时,学生会感到沮丧、难过、悲伤,甚至愤怒;当考试成功时,学生会感到高兴、自豪、愉悦、充满希望。考试情境之外,在课堂上以及做作业时,学生同样会体验到丰富多样的情绪,如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不会做的难题,有些学生也会产生烦躁的情绪。我们曾经对我国中小学生做过学业情绪的调查,发现了类似的结果。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的快乐情绪最多,此外依次还有焦虑、厌倦、放松、气愤、自豪、羞愧、无助、难过、羡慕等。可见,多种情绪伴随着学生们的学习过程。

学业情绪产生的前因

学业情绪的产生似乎与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但大量研究发现,学业情绪的直接前因是学生对学业的控制感和价值感。

首先,如果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比如自己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能力完成学业、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对自己有积极的期待、对学业成功或者失败能够正确地归因,就有助于积极学业情绪的产生。通常学业效能感是学业控制感的有效指标。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也有利于积极学业情绪的产生。学习的这种价值感又可以分为内在价值感和外在价值感。其中,认识到学习的知识能够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对人类发展有何作用,这些都是内在价值感;如果认为取得好成绩是为了使自己获得表扬和奖励就是外在价值感。从长远来看,内在价值感对于积极学业情绪的产生作用较大。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有时还无法建立起对知识的内在价值感,因此,外在价值感的作用不可小视。

其次,外在的环境因素也是个体学业情绪产生的重要前因变量。从家庭环境来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适当的学业期望、父母对孩子学业自主的支持以及积极的反馈等都是积极学业情绪产生的因素。甚至父母的关系也会对孩子的学业情绪产生影响。例如,当学生感知到父母有过多的冲突时,积极学业情绪会下降,而消极学业情绪会增多。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师和同伴提供的学业支持、有效的教学条件、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合理的教学目标等也是积极学业情绪产生的前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环境因素往往会通过学生自身对学业的评价产生作用。正如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提出的,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讲,外因一定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业情绪的产生也不例外。

最后,毋庸置疑,学生过往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认知资源、学习策略等也是与学生的学业情绪密切相关的。在我国教育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对其学业情绪有较大的影响。当学生考试成绩优异并且达到了自己的预期时,学生会产生较多的积极情绪,例如高兴、自豪、愉悦等。当考试成绩较差并且在自己意料之外时,学生可能会有愤怒、沮丧、难过等消极情绪。当学生有较多学习资源、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因而也会有较多的积极学业情绪和较少的消极学业情绪,例如,会有较多的放松和希望、较少的焦虑。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难题无从下手,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则会感到非常的无助,甚至可能会对学习产生厌倦和绝望。尤其是当学生由于成绩不如意而感到羞愧时,如果没有及时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就很容易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进而对学习放任自流。相反,如果这个时候学生能够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则羞愧情绪会变成促进学生继续努力的动力。

学业情绪与学生发展

良好的学业情绪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密不可分。首先,积极的学业情绪会助力于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良好的学业情绪是有效开展认知活动的重要保证。根据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积极的学业情绪能够使学生具有更多的认知资源,进而使学生有更多的工作记忆容量、持久的注意力、创新的思维方式等,而这些都是有利于学习过程的重要认知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积极情绪都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如果在学习中体验到的高兴情绪强度太大,甚至产生了自大情绪,则反而可能会导致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产生过于懈怠的状况。而消极的学业情绪则会削弱或者阻碍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例如,当学生对学业感到极度焦虑时,他的认知范围就会变得狭隘,工作记忆容量也会下降;当学生对学业感到厌倦或者无助时,则会茫然不知所措,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因此,培养学生恰当的积极学业情绪会助力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开展。

其次,积极的学业情绪会助力学生形成学习效能感。积极情绪具有动机作用,能够激发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更愿意为下一次取得好成绩而付出努力。这时,“苦学”就会变成“乐学”。在当今时代,信息更迭的速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成为终身的学习者是不被社会所淘汰的前提。而积极学业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效能感,使学生对外部世界有更多的好奇心和开放性,让学生不畏惧学业上的困难和挑战。与之相反,消极的学业情绪则会降低学生对学习的信心。面对一次次的学业失败,学生体验到的不仅是挫折和难过,还有自尊心的伤害和自信心的降低,甚至可能会形成习得性无助感。未来在面对学业时,这些学生可能会失去信心,甚至可能会产生恐惧。因此,只有培养积极的学业情绪才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效能感。

最后,积极的学业情绪会助力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情绪不仅是我们身心健康状况的外显指标,也是影响我们身心健康状况的因素。积极的学业情绪能够使个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平和的心态,正确认知外部世界,进而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而消极的学业情绪,尤其是对学业感到厌倦、无助、憎恨乃至绝望的,则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巨大的学业压力,当学生没有有效方法来应对这些压力,则可能会产生极端的行为。学业情绪不仅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而且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有密切的关系。有愉悦的积极学业情绪,学生更能够做到劳逸结合,会在学习之余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而当学生对学业有消极或者抵触情绪时,则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的学生可能会由于学业压力导致长期焦虑、抑郁,或者出现失眠、脱发、胃溃疡等身体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业情绪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后疫情时代”已经到来,学生由线上转为线下学习,由居家学习转为在校集中学习,面对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學生可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学业情绪。这便需要教育者和家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增强学习的控制感以提升积极学业情绪,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周丽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学业情绪
艰苦的学业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