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亲子沟通技巧 缓解学生考试焦虑

2023-05-30 10:48谭行绩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考试焦虑亲子沟通中学阶段

[摘 要]考试焦虑是中学阶段常见的问题,有考试焦虑的学生一般难以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学习活动和考试易受到影响。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确是使学生形成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父母运用适当的亲子溝通技巧,给予孩子情感支持,能有效缓解孩子的紧张感和焦虑感。通过有效沟通,能加深孩子对学习和考试的认知,减少孩子的考试焦虑。

[关键词]亲子沟通;考试焦虑;中学阶段;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3-0073-03

焦虑是一种以担忧、害怕、紧张为特征的短暂的状态。考试焦虑是应试背景下产生的焦虑状态,担忧是这种状态的主要特征。考试焦虑是中学阶段的学生的一种常见情绪。在应试背景下,部分学生会出现敏感、担忧、警惕等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冒汗等。有考试焦虑问题的学生,容易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面对考试或学习情境,容易感到不安或紧张,并对自己的表现失望。如果考试焦虑问题严重,将会影响学生的智力发挥,使他们的记忆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下降,大脑产生较多消极暗示,难以在考试中正常发挥,甚至放弃考试,不敢来学校。严重的考试焦虑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正常生活。

一、中学阶段学生考试焦虑形成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第一,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阶段,面对应试压力,易产生焦虑情绪。他们身心发展速度快,个性特征和意志品质逐渐形成,抗压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较弱,敏感,易受身边环境和教师、同学、家长的影响。

第二,自信心不强的学生易产生考试焦虑问题。自信心不强的学生常持有消极观念,容易自我否定,不相信自己能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在意身边教师、同学和家长的看法。他们害怕一旦没考好,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便会不佳,这使得他们对考试更加担忧,更加害怕失败。

第三,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易产生考试焦虑。一些学生自尊心较强,好胜心较强,期望自己在学业成绩上有优异的表现,同时,他们也习惯与学业成绩优秀的同学进行比较。当他们在学习和考试中遇到困难,学业成绩达不到预期或者比不上其他同学时,就会产生考试焦虑情绪。

第四,考试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易产生考试焦虑。考试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相信自己能完成考试任务,更加专注于复习备考,会更加努力,他们相信自己的努力是有效果的,不容易产生考试焦虑。考试自我效能感较弱的学生,不相信自己能考好,他们更加敏感、自信不足,在考试过程中更容易产生焦虑。

第五,成就动机强的学生易产生考试焦虑。成就动机强的话学生一般会有比较高的学习目标,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更容易受挫,进而产生考试焦虑。

(二)家庭教育因素

第一,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事事包办,孩子很少经历挫折,缺少独自面对困难的经历。

第二,有的父母期望值过高,急于求成,没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合理的评价与分析。

第三,有的父母独断独行,很少甚至不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家庭中缺乏民主的氛围。

第四,有的父母攀比心重,对孩子缺乏关注,与孩 子沟通不畅,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

第五,有的父母过度关注孩子,特别是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

这些家庭教育因素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与鼓励,他们得到的可能只有父母的批评与责骂。如果孩子产生了考试焦虑,父母还一味强调成绩与排名,对他们的期望高、要求多、支持少,一旦孩子的能力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就给予他们过低的评价。这导致孩子总担心考不好会让父母失望,或者担心受到父母的批评,变得越来越焦虑。

(三)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由于认识的片面,部分学校、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过度关注,并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成绩过度关心。这在无形之中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压力,再加上学校的考试氛围紧张,使得学生更容易产生考试焦虑。

(四)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舆论、社会评价会影响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由于国家教育评价机制的限制,一些学生缺乏选择的自由与机会,得到的社会支持较少,这使其在面对考试时会产生竞争压力和心理压力。有研究表明,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与其考试焦虑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可见社会支持也是影响学生考试焦虑水平的因素之一。

二、运用亲子沟通技巧,缓解中学阶段学生考试焦虑

(一)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指的是父母的观念是积极的,认为孩子能做出真正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选择。积极关注还是一种接纳的态度,父母不只关注孩子学业成绩上的表现,还关注孩子行为、心理和情绪上的表现。例如,孩子回到家有与平时不一样的反应,把自己关进房间,吃饭、做事情时不说话,一说话就情绪激动或情绪低落,这时父母就需要关注孩子了。可以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如果孩子的消极情绪比较严重,可以先让孩子宣泄出来或让他独处一段时间,然后再跟他沟通,看他愿不愿意倾诉,这时候切记不要与孩子产生冲突,否则以后会很难沟通。

有考试焦虑问题的学生,学习行为受到影响,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低,情绪易急躁、紧张,经常担忧自己学不好、考不好。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各种表现,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愿意进行沟通。

(二)鼓励表达

父母观察到孩子有考试焦虑的表现,如看到孩子情绪低落、做事时注意力分散、欲言又止等时,可以寻找恰当的机会,及时进行干预,告诉孩子不管有什么事都有父母的支持,并鼓励孩子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当下的想法和情绪情感表达出来。例如,父母如果从班主任、科任教师处了解到孩子最近考试成绩不理想,努力了但是没有效果,还因为找不到提高成绩的办法而着急时,可以尝试与孩子进行这样的对话:“孩子,爸爸(妈妈)发现你最近情绪有些低落,你能说一说最近遇到了什么难办的事情吗?”“孩子,我发现你最近在家都不怎么爱说话了,你是不是遇到了困难,是学习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说来听听,爸爸(妈妈)跟你一起找解决的办法。”“我们了解到你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你能具体说一下吗?说出来让爸爸(妈妈)再了解一下具体情况,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感受到父母的鼓励与支持后,是愿意说出自己遇到的困难的,这时候父母要鼓励孩子把问题描述清楚,向孩子表达他们的支持,长此以往,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会愿意与父母进行沟通。相反,如果每次孩子表达他们的想法时,父母给予的反馈都是否定、指责或者反对,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了。

(三)重视倾听

倾听是一种沟通技巧,能帮助孩子讲述他自己的事,并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被关心的人理解的。倾听不是单纯地听,还包含多种反应,父母需借助语言引导,真正“听”懂孩子想描述的事实、所持有的观念和体验到的感受等。倾听的技巧包含澄清、释义、情感反应与总结四种。

1.澄清

当孩子的表达含糊、模棱两可时,父母可以尝试与孩子这样进行对话,“你说的是……吗?”“你能否说得具体一些?”“你能描述一下吗?”“你能举个例子吗?比如说……”等等。这样做,能够让孩子更准确地表达想要表达的信息。倾听孩子表达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思考几个问题:孩子想说什么?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他的表达中有没有隐含的信息?如果没有,接下来该如何回应?……这样的思考,有助于父母更好地接收孩子表达的信息。

2.释义

释义是对孩子表达的信息进行再编排,父母可以挑出孩子表达的信息中的重要思想、看法或者话题,鼓励孩子对这些思想、看法和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例如,“听起来,你因为考试不顺利产生了焦虑和急躁的情绪,这让你这段时间的学习效率降低了,因此你就不怎么喜欢跟同学交流,对吗?”释义可以帮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于重要事件、重要观点和行为,而不单是集中在情绪上,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通过释义,可以让孩子明白父母已经理解了他的意思;可以鼓励孩子对一些关键想法做进一步的解释、对某件重要事情进行下一步探讨;可以帮助孩子做出决定。

3.情感反应

父母对孩子所表达信息中的情感部分进行反馈,能够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被接纳。情感反应经常与释义一起进行。例如,“你这次没考好”是对内容的释义,“为此你感到伤心和失落”是情感反应,“这次没考好,为此你感到伤心和失落,是这样吗?”则综合了释义和情感反应两种技巧。情感反应的内容最好是此时此刻的情感,例如,说“你此时似乎对你的科任教师感到不满”,比“你一直对你的科任教师感到不满”更有效。情感反应能够帮助孩子对事件、人物或特殊情境表达出更多的(积极或消极)情感;当孩子面对考试表现出消极、焦虑、恐惧、担忧时,运用情感反应,可以让孩子展现更多的情绪,进而有效帮助他控制好情绪;可以帮助孩子区分和理解不同的情绪感受,进而进行积极应对。

4.总结

谈话进行到一定阶段时,父母可以将信息整合起来,将相关释义或情感反应合成总结,让孩子进一步明白本次谈话自己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也让孩子明白父母在认真听他说话并已经理解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四)培养同理心

同理心的意思是“设身处地”或“共情”,指的是准确感知孩子的个人世界和内在世界,并将之传递给孩子。父母培养自身的同理心不仅能够理解孩子所表达的内容,而且能够准确把握孩子未意识到的东西,并将之反馈给孩子。父母培养自身的同理心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理解,能够缓解他紧张、焦虑的情绪,使他鼓起勇气继续表达。例如,父母可以对考试失败的孩子说“这次考试你没有发挥好,肯定有些失落。看到之前比你落后的同学这次考得比你好,你感到紧张、焦虑。你担心接下来的学习不顺利,下一次考试也发挥不好,成绩会往下掉,对吗?”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理解与接纳,他会更愿意说出自己此时此刻的想法与感受。拥有同理心的父母能够寻找并发现谈话的切入点,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

(五)信任、肯定与支持

当孩子处于考试焦虑状态的时候,容易心理脆弱,大脑中充斥着消极的想法,这时候,孩子急需得到信任、肯定与支持。父母要分析孩子的实际情况,必要时调整对孩子的期望,相信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相信孩子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相信孩子是有潜力的。

父母要对孩子的表达持肯定的态度,例如,“这次考试虽然没有發挥好,但是你已经非常努力、认真地完成学习任务了,这是值得肯定的,我相信只要你一直努力下去,解决好问题,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父母的肯定能让孩子认可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能推动孩子继续努力,想办法改变现状;能让孩子更加独立,提升抗压能力,增强心理韧性,增加心理能量,更好地解决考试焦虑问题。例如,“考试没考好,感到失落、紧张和焦虑,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孩子,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爸爸妈妈都会站在你这边,让我们一起面对这个困难,一起找出解决的办法”。

综上所述,父母应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家庭教育,在进行亲子沟通的时候,以下做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的内心矛盾,缓解孩子的考试焦虑情绪:改变教育观念,为孩子创造可以信任、依赖父母的家庭环境;不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孩子的榜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信任学校、教师,与学校、教师密切联系,掌握孩子的在校动态。

[   参   考   文   献   ]

[1]  谭行绩. 学业优秀生考试焦虑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以南宁二中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2]  吴九君,李英武,郑日昌.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1):1019-1021.

[3]  文碧麟. 初中生亲子沟通与考试焦虑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1.

[4]  Sherry Cormier, Paula S.Nurius. 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第五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5]  蒲彩霞. 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1):143.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考试焦虑亲子沟通中学阶段
开展人工智能课程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以中学阶段为例
中学阶段有限集元素数目运算的有效拓展
中学阶段如何学好数学
初中生亲子沟通问卷编制
用关心化解家庭教育中的强迫
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考试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智障儿童亲子沟通能力评估的研究进展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
成长自己 成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