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中农民形象的成长和发展

2023-05-31 16:26张荣广
国际公关 2023年6期
关键词:山海情

张荣广

摘要:我国电视剧诞生几十年来,农民形象在电视荧幕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几十年来,农民形象照应时代不断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象特点。作为一部跨时代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山海情》打破了中国传统电视剧脸谱化、模式化、对立化的农民形象,展现了农民形象、农民思想在时代发展中的成长变化,为新时代农民形象的延续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农村题材;《山海情》;农民形象

2022年11月,脱贫攻坚电视剧《山海情》在第3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颁奖典礼上斩获了优秀电视剧奖、优秀导演奖等多项大奖。《山海情》以闽宁镇的发展历程为命题,讲述东西协作、山海和鸣的脱贫故事,成为新时代脱贫攻坚、展现农村面貌、讲述农村发展建设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标杆。

中华文化孕育于农耕文化,数千年的农耕文明让农村成为中华文化的根基所在,中国所拥有的庞大农民群体也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革命、发展的主要力量。1936年,毛泽东会见美国作家斯诺时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工业化建设脚步加快,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电视剧中的农民形象也几经沉浮。本文将以《山海情》为例,探析中国农民形象、农民思想在时代发展中的变化。

一、我国电视剧中农民形象的发展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开篇点题:“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在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六十多年历程中,电视荧幕中的农民形象也随着社会现实而不断变化,从主体地位到逐渐被边缘化,再到回归主体地位,[1]农民形象在不同时期得到了不同体现。

(一)我国电视剧发展初期:“政治化”语境

自我国诞生电视剧,农村便率先登上了电视荧幕。此时的电视剧创作者受毛泽东大众文艺观影响,主要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以服务工农兵为主,工农兵成为电视剧主要表现对象,电视剧成为了政治宣传和讴歌的载体。

这一时期的农民形象,呈现出“典型” 与“落后” 的割裂,被刻意塑造出来的典型形象陷入“模式化”“公式化” 窠臼,这些勤劳勇敢、乐观朴实的典型形象成为一种“政治符号” 逐渐走向趋同。反而是一些次要人物,在一些美好品格与个人缺陷共存的情况下更显得立体生动。[2]

(二)改革开放初期:赞颂农村、赞扬农民

改革开放是我国电视剧发展的一道分水岭,农村题材电视剧《三家亲》不仅是新时期录制的第一部彩色电视剧,也成为中国电视剧复苏的标志之一。农村题材电视剧沿着“伤痕文学”“改革文学” 的路线,一方面控诉“文革” 期间极左政治路线给农村经济带来的破坏、对农民美好人性的扭曲;另一方面描写乡村淳朴的民风民俗,赞颂乡村的伦理道德和优美、和谐的人际关系,流露出对乡土文明的眷恋。

这一时期的农民形象虽然相比以往变得立体化、多元化:既有自私、狭隘的一面,也有勇敢、善良的一面,但受限于过于直白的表达方式,导致剧中的人物缺少强有力的细节支撑,人物形象仍显单薄、片面。

(三)经济重心转移:农村、农民边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重心转向城市建设,城市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市民文化成为了主流,随之而来的是消费主义、娱乐主义,农村、农民在娱乐大潮中逐渐被边缘化。赵本山和他的传媒集团创作的东北农村剧逐渐凸显出来。轻喜剧的方式和喜剧化的人物塑造,打破了以往农村剧严肃的叙事模式,摒弃了歌颂式的褒扬或者贬低式的批判反思,只是将农民这一群像平实、朴素地展现了出来。人物身上既有属于农民的朴实、善良,也有“小农思想” 的自私、狡黠。

同时期,农民形象不再仅仅停留在农村这一传统背景之下,农民进城务工的浪潮使得电视荧幕上诞生了新的农民形象—农民工。1991年播出的《外来妹》成为最早反映农民工生活的电视剧。它讲述了一群来自偏远山区的姑娘到广州打工的经历,最后以主人公赵小芸凭借自身的努力跻身企业管理层的结局昭示了外来妹的希望。这部电视剧昭示了当时一部分农村人对于城市的向往和追求,“农民工” 这一形象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徘徊,暗含了农民在现实和传统之间被双重放逐的困境。

(四)全面脱贫攻坚:“新农民”形象的发展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题材电视剧随着政策开启了新一轮变革。“新农村” 影像以返乡务农、招商引资、乡村企业建设为主要表现内容;农民以勇敢、充满变革力的形象出现在荧幕上。剧中的农村“新女性” 打破了传统农村题材电视剧中逆来顺受、被命运摆布的柔弱形象,以善良直爽、爱憎分明的性格宣告着农村女性的进步。

建党百年来,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这百年伟业完成之时,扶贫主题与农村题材电视剧结合,制作出了一大批优质的扶贫主旋律电视剧。在这些电视剧中,农村面貌、农民形象以史诗化的叙述,生动体现了脱贫攻坚过程中农民思想转变、农村风貌变革、城乡经济发展等历史变化,《山海情》就从其中脱颖而出。

二、立足时代特征,展现农民变化

《山海情》的故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讲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在福建省对口帮扶之下,在以陈金山为代表的援宁干部、以凌教授为代表的专家队伍的帮助下,在以马得福为代表的当地干部带动下,通过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实现了从戈壁荒漠到绿水青山的改变,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并走向了小康生活。《山海情》中的农民形象是改革开放后农民思想进步和形象转变的浓缩;剧中的农村面貌、农民形象的变化,成为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农民形象变化的缩影。

(一)走出大山,开阔眼界

《山海情》一开始的农民“穷物质、穷志向、穷思想”,祖祖辈辈生活在“涌泉村” 这个山沟沟里,大山和黄沙遮住了他们的目光,让他们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看不到未来的生活,他们怕吃新的“苦”,宁愿待在山沟沟里啃洋芋也不愿吊庄移民去新的地方开荒。李大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鼓动村民跑回村子,拒绝吊庄移民,甚至偷吃国家发的“扶贫鸡”。涌泉村的村民不理解,人都吃不饱,为什么还要分一口粮给牲口吃。思想的局限是贫穷的根源,这一时期的农民,只知道靠天吃饭,靠地种粮,他们不愿意打破几百年来传统的生活节奏,去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方式。脱贫的第一步便是从大山中走出去,村民看见了外面的生活,才能“开眼界”,从而进一步“立志向”,有了志向也就有了目标,村民的生活才会有奔头。如同李大有的父亲所说:“有奔头就不算苦,没奔头才是真的苦。” 走出大山不仅是脱贫的第一步,也是农民形象转变、思想变化的开始。

(二)经济扶贫,提高生活质量

扶贫先是要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山海情》主要通过打工和养殖蘑菇这两种方式来展现农民的致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思想性格被逐步表现出来。

剧中凌一农教授将双孢菇养殖技术带到了闽宁镇,大部分农民不敢去尝试,几千年的“小农思想” 让他们只认识粮食、谷物,不敢种植这种没见过的“外来物品”,更不敢转变自己作为“农” 的身份,去走向“商” 的道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是闯荡归乡的马得宝,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末第一批返乡创业的“新农民”。他们追随时代潮流突破传统。其他村民在看到马得宝赚钱以后,纷纷效仿跟随,市场的饱和让他们成了被“割韭菜” 的那一批。自身的无能和懦弱,让他们只会寄希望于凌教授和马得福,甚至发展成一种道德绑架,农民形象的自私、懦弱在此刻暴露无遗。与此同时,第一批赴福建打工的农民也在进行着思想的洗礼,以白麦苗为代表的“农民工”,寻求着致富的新道路,如同《外来妹》中的赵小芸,渴望从城市这一陌生的环境中找寻自己生活的新希望。此时的农民需要外在的帮助,他们在思想和知识上的缺陷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在教训和失败之中他们走向了提升和转变。

(三)思想扶贫,扶智也扶志

在完成了经济上的扶贫以后,《山海情》并没有止步于此,创作者以白校长的视角,审视扶贫过程中最为艰难的“扶志、扶智” 这一环节。物质上的贫穷不是最可怕的,精神上的贫穷才是最致命的。村民在尝到打工的甜头以后,传统农民形象所具有的目光短浅再次被展现出来。让未成年的孩子放弃读书去打工,这是时代的悲哀。《山海情》反思正视了这一问题,用白校长这一农村知识分子形象展现了在农村“扶智” 过程中的无奈。人民群众虽然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其创造历史的活动会受到主客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3]白校长并没有因为环境而改变初心,仍然坚持带学生参加了合唱比赛,在这一批外出打工的农村孩子心中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如同网络热评:“《山海情》不是鸡汤理想主义,而是给人希望的现实主义。”

(四)汇入时代,传统与现代融合

《山海情》并没有局限于农民形象自身的成长,而是将农民的成长升华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之中。在“迁村” 这一篇章中,村子是传统,是无数先人洒汗洒血灌溉出来的“根”,村里的老人守护着传统,但迁村是当地发展所必需的过程,是村民走向现代所必经的道路。这一矛盾展现了农村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保留传统和走向现代之间的两难困境。《山海情》给出了答案:“人有两头根,一头在先人手里,一头在后人手里,后人到哪,哪就能再扎根。” 迁村和现代化建设是为了后人不再受先人的苦。这一情节的设置,既体现了传统农民为了后代发展而“舍己” 的思想,也体现了新时代农民“舍小家、为大家” 的高贵品格。

电视剧最后,以马得宝等人的孩子要回涌泉村为象征,表现农村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走向城镇化以后,农村人的精神回归,这是以往农村题材电视剧所缺少的品质。农民在现代化过程中不能忘了原来的“根”,乡土情结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心理或集体无意识,也正是这种文化心理,引导着人们振兴家乡、建设美丽乡村,这就是“乡土情结” 的意义所在。

三、农民形象的延续发展

人物是电视剧表達思想、传达价值观念的载体,是电视剧成功与否的核心。故事情节要为塑造人物而服务,场面营造要服务于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的表达也靠人物来实现,而剧中的人物更是时代特征的浓缩体现。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想要立得住,人物是核心,贴近现实是第一标准。

(一)踏上农村土地,走近农民生活

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历来是最艰难曲折的,正是这种艰难曲折才让农村改革更加深入人心。农民之所以爱看农村题材电视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视剧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暗合了绝大多数中国农民的品性。[4]《山海情》抓住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农民特征,将农民形象的变化和思想的改变一步步展现出来。剧中的李杨三莽撞冲动又传统,从蓬头垢面只懂看天吃饭到后期利落整洁,还当上了村里领导干部和党员,完成了自身的成长和转变;李栓闷老实胆小,凡事都往后躲,最后却成了村里的村长,踏实本分地守着村里,而其对老婆的疼爱,也体现出一部分农民的鲜明特点。《山海情》立足现实,立足大时代,但又从人物个体出发,通过个体表现群体的思想和性格特征。这种创作方式不仅让人物本身立体生动,也更容易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共情,从而更加深刻感受到脱贫攻坚过程中的艰难困苦。

(二)人物体现思想,作品引领价值

《山海情》浓缩了西海固地区老中青三代人的奋斗经历,将个人层面的微观视角和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结合起来,体现了“人民至上”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旨归。[5]推行双孢菇种植时作为党员干部的马得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带头作用,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 的使命和责任担当。《山海情》以马得福为真实写照,以小见大,体现了“党为人民” 这一重要原则。剧中对于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选择,也避开了大多数电视剧所重点描绘的爱情线、事业线,而是着重放在扶贫线上,这种省略让《山海情》始终明确“扶贫” 这一主题。剧中对于农村面貌的描绘,对于农民形象的刻画,从个人视角出发的叙述方式,让观众在更容易对剧中人物共情的同时,也体会到国家扶贫事业的艰难,发挥出了电视剧作品应有的价值引领功能。

四、结束语

费孝通在《乡村中国》中曾探讨,城里人对于农村人“愚” 的判定,往往是建立在主观认知上的。因为农村条件受限,其所见识到事物不如城里人更多、更现代。但是这种因不同群体不同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而产生的认知范围和认知需要的差别,不应作为对“智” 或“愚” 的评判标准。《山海情》并没有站在城市视角俯视农村,而是选择走进农村,深入展现农民的思想变化。剧中对不同时期农民形象的刻画,浓缩了近几十年来农民生活上的变化和思想上的进步,成为新时期电视剧中刻画农民形象的典范作品。

参考文献:

[1]    张斌,武泽华.乡村振兴背景下电视剧中农村形象的主体性再造:以《山海情》为例[J].长江文艺评论,2021,(3):20-26.

[2]    孙卫华,孙蕾.当代影视剧与农民审美形象的变迁[J].当代传播,2009,(4):74-76.

[3]    王蕊.脱贫攻坚中的人民史诗:《山海情》的群众史观格局[J].美与时代(下),2022,(6):147-149.

[4]    张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生存与发展路径分析[J].中国电视,2014,(4):51-54.

[5]    同[3].

猜你喜欢
山海情
《山海情》:真实动人的扶贫故事
《山海情》的好,就在于真
《山海情》的共情密码
《山海情》:小村庄里的大时代
《山海情》男主角原型:23年移民奋斗史比电视剧更艰辛
《山海情》背后的中国脱贫道路
《山海情》:所愿隔山海,山海亦可平
《山海情》,“土到掉渣”的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