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理论在降低心电监护仪故障中的应用及效果

2023-06-03 18:47王国庆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4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蚌埠故障率

王国庆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工程部,安徽 蚌埠 23300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先进的医疗设备不仅在临床检查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维护要求也越来越高,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医疗设备风险及故障的发生[1-4],是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内容。

心电监护仪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医疗设备,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心电监护仪监测病人的多项生理参数,如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它广泛应用于重症医学科(ICU)、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CU)、手术室、病房等诸多场所,实现对病患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

近年来由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规模的增大和新病区的增加,大量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数量增加尤为明显,医疗设备报修系统中心电监护仪的故障呈不断上升趋势,工程师维修工作量逐渐增大,科室满意度不断下降。因此,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引入新的维修管理模式PDCA 循环[5]来改变这一现状,将心电监护仪的故障率降下来,保障临床科室使用心电监护仪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分别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中,2021 年7 月至12 月1 070 台心电监护仪的维修工单108 份,以及实施PDCA 循环管理模式后2022 年1 月至6 月1 121 台心电监护仪的维修工单41 份。

1.2 方法

PDCA 循环又叫戴明环[6],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它按照P(计划Plan),D(实施 Do),C(检查Check),A(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循环,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为了降低心电监护仪的故障率,本研究将PDCA 循环理论应用于医院心电监护仪的维修管理中。

1.2.1 制定计划(Plan)

(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2021 年7 月至2021年12 月,仅心电监护仪的故障报修次数达到108台,月故障率达1.68%,即月故障率=故障次数/(总台数×总月数)×100%。因此亟需找到可行的维修管理方法,降低心电监护仪故障率,提高临床使用率。

(2)分析影响因素:从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中导出2021 年7 月至12 月的1 070 台心电监护仪的维修工单,共计108 份。按照心电监护仪故障报修分类及描述,将故障分类为7 类,如配件损坏、部分功能失效、电源故障、黑屏、无法开机、性能指标偏移、其他故障等。

(3)查找主要原因:根据心电监护仪的故障分类,使用Minitab 16 质量管理工具软件,绘制柏拉图(Pareto)。按照柏拉图的80/20 规则,找出故障率高的主要原因有配件损坏、部分功能失效、电源故障以及黑屏,这4 类故障数量占总故障数的80%以上,这也是本次PDCA 循环理论解决和改进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这4 类故障96 份工单的工程师最终处理结果和意见进行分析:配件损坏主要包括袖带连接管、心电导联线以及血氧饱和探头的损坏。袖带连接管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快速接头弹簧生锈无弹力,导致接触不良,产生漏气而无法使用。心电导联线和血氧饱和探头的损坏有着共同特点,就是连接心电监护仪端接头的插针断裂或者变形而导致无法使用,以及连接线的损坏[7-8]。这个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方面由于部分品牌的心电监护仪心电和血氧接口方向标识不够明确,导致医护人员在繁忙的工作环境下使用心电监护仪时,容易忽视这个问题,插错方向而损坏;另一方面,使用人员繁杂,如新进人员、进修人员以及实习生等,她们对心电监护仪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使用比较盲目,没有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第三,由于心电导联线和血氧饱和探头线比较长,容易缠绕在一起,使用时暴力撕扯,导致线材损坏[9-10]。

部分功能失效主要包括血压测量失败、心电波形异常。血压测量功能失效,主要为血压模块气泵的故障、连接管漏气以及袖带气囊破裂漏气。心电波形异常主要为参数设置不当、线材损坏、连接不当及接地不良。

电源故障主要包括电源模块连接线脱皮、断裂,以及电源连接线兼容性差。部分品牌心电监护仪的电源模块是分体设计,电源模块比较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重力的牵拉,导致接头处的连接线被拽断裂或者脱皮漏电。由于心电监护仪的品牌较多,各厂家电源接口参数各有差异,购买的电源线无法完全匹配心电监护仪电源接口,导致接触不良。

黑屏主要包括屏幕受潮、老化以及碎屏等。屏幕受潮的原因除了存放环境的不合格,还有由于日常保养不当造成的,如擦洗屏幕时使用了过多酒精导致。碎屏主要由于患者的不配合而导致意外掉落摔碎。

(4)针对主要问题制定相应对策:加强对各层次人员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培训、质控管理员的日常保养管理培训。工程师加大对心电监护仪的日常巡检和质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定规范的心电监护仪日常保养流程。由于血压连接管接头和血压模块气泵损坏后,厂家不单独销售接头和气泵,而是整体更换,成本太高,因此单独采购可替换的血压连接管接头和同型号的气泵以降低成本;安装解决线材缠绕的问题的束缚管;固定电源模块;更换兼容性较好的电源线。进行质控检查。每月对各临床科室进行医疗设备质控检查,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科室和质量管理科。

1.2.2 执行、实施计划(Do)①安排两个主要品牌的心电监护仪生产企业,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了两次心电监护仪使用再培训和质量控制培训[11]。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四月份的医疗质量活动月中,医学工程部组织一次心电监护仪日常保养和常见故障处理的专题活动。②工程师日常巡检次数由原来的半年1 次提高到半年2 次,心电监护仪质控次数由原来的1 年1 次提高到半年1 次。在巡检过程中,重点对心电监护仪连接管接头和电源线的检查,有隐患的及时更换。③将制定好的心电监护仪日常保养流程制成卡片,并悬挂在心电监护仪上。同时加强对临床科室的宣教和医疗设备三级管理制度的学习和培训。督促科室设备质控管理员履行职责,做好医疗设备维修保养记录。④维修耗材采购员购买了血压连接管接头、血压气泵、线材束缚管和兼容较好电源线。工程师将线材束缚管分发给临床科室,并培训医护人员如何安装,以及安装部分心电监护仪电源模块的固定支架。⑤工程师每月对临床科室进行医疗设备质控检查。按照检查标准进行分项打分,将结果和问题反馈科室和质量管理科并下达整改意见。在下轮检查中,重点检查上轮反馈的问题。

1.2.3 检查计划执行结果(Check)2022 年6 月底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中导出2022 年1 月至6 月的1 121 台心电监护仪的维修工单,共计41份,月故障率为0.61%,较PDCA 维修管理之前的1.68%,明显降低。同时,在日常巡检和质控检查中发现科室对心电监护仪线材管理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线材缠绕、牵拉的情况明显减少,这也是配件故障降低的主要原因。

1.2.4 改进、巩固措施(Action)①持续改进心电监护仪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心电监护仪的故障率。在PDCA 过程中发现部分心电监护仪未安装随机附带的电源固定支架,导致电源模块故障。这将成为下一个PDCA 循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②持续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相关培训。督促科室设备管理员履行职责,严格按照规范的心电监护仪日常保养流程执行[12]。同时临床科室应加大对病患及陪护家属关于医疗设备安全使用的宣教工作,杜绝心电监护仪意外摔坏情况的发生。③与相关部门沟通,将质控检查结果作为临床科室绩效考核的因素,引起科室管理者的足够重视。④工程师加大对心电监护仪预防性维护的力度,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在工作例会上进行讨论,制定解决方案,及时解决。同时,也要对工程师进行相关的质控培训,能够熟练掌握使用质控设备,提高工程师的业务能力。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DCA 实施前后心电监护仪故障分类统计及月故障率

2021 年7 月至2022 年6 月,PDCA 实施前后的心电监护仪故障分类统计及月故障率,结果见表1。

表1 PDCA 实施前后心电监护仪故障分类统计及月故障率

使用Minitab 16 质量管理工具软件,对表1 中的PDCA 实施前(2021 年7 月至12 月)的故障情况进行分析,绘制柏拉图(Pareto),结果见图1。

图1 PDCA 实施前(2021 年7 月至12 月)心电监护仪故障分类柏拉图

由图1 可知,根据柏拉图的80/20 规则,配件损坏、部分功能失效、电源故障以及黑屏,这4类故障为这次实施PDCA 需要解决和改进的主要问题。

2.2 PDCA 实施前后心电监护仪故障率变化及效果

统计比较PDCA 循环实施前(2021 年7 月至12 月)和实施后(2022 年1 月至6 月)心电监护仪的月故障率。运用PDCA 循环管理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电监护仪的月故障率较前大幅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1,P=0.020)。见图2、表2。

图2 PDCA 实施前后各故障发生次数及月故障率统计图

表2 PDCA 循环运用前后心电监护仪月故障率比较

3 讨论

通过表1 发现,在PDCA 实施前的故障分类中,配件损坏、部分功能失效、电源故障以及黑屏的维修次数高达96 次,占故障总数的88.9%,根据80/20 规则,确定这4 类故障是这次PDCA 需要解决和改善的重点。通过对这4 类96 份维修工单的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并加以实施。通过图2 发现,采用PDCA 循环管理模式后,心电监护仪的故障率明显降低,月故障率由改善前的1.68% 降低到改善后的0.61%。

医疗设备具有品种多、结构复杂的特点,以往医疗设备的管理是粗放式的,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要求[13]。通过PDCA 的管理模式,笔者制定了规范的设备保养流程、寻找出降低维修成本的方法、改进了质控环节的不足、以及在工作中未发现的问题。这些成果,也为其它医疗设备实施PDCA 维修管理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14-15]。

PDCA 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一种具体管理手段和一套科学的工作程序。本次研究将这套理论引入到心电监护仪的维修管理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将其推广到其它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去,让其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应用。同时,设备管理人员通过PDCA 循环理论的不断训练,以达到进一步提高设备质量管理水平的目的[16-18]。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蚌埠故障率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探索零故障率的LED智能显示终端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基于故障率研究的数字保护最优检修周期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
液体敷料对心电监护患者皮肤的保护作用研究
降低空气开关跳闸故障率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