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探析

2023-06-04 13:03张猛郭钟慧贾倩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融合路径专业教育新时代

张猛 郭钟慧 贾倩

摘  要:新时代,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如何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应该怎么做”等现实问题。因此,我们要走政治实践的道路,更好地融合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切实的努力。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专业教育;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6-00-03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肩负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求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提升,而这些都需要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来实现。但是,思政教育不仅仅体现于在学校开设的思政课程中有讲授,而是要在其他的学科包括专业课程中都有涉及,因此教师要积极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专业教育中,尤其是在当今多种社会意识形态涌现的时代,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专业教育的有效性,还能进一步实现新时代对高校人才的教育要求。

一、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要求

(一)创新和转变教育理念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转变和创新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才能更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转变专业课教师观念,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可以大大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把职业素质融入思想政治观念中,对指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二是转变思政教师的融合思想,在高校中很多思政教师只专注于思政课的教学,却没有为学生在讲授时引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专业内容,使思政教育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专业课程活动,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深入探究思政教育的专业教育性,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专业课程教育,使他们能够因地制宜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学生的专业着手,依据其发展进行相应的思政教育,用专业的角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明确职业方向。

(二)以学校为主导,做好规划与统筹工作

既然高校是高等专业“思想与政治”课程建设的主导力量,那么高校“理念与政治”课程建设的主要途径就应以学校为主导,做好规划与统筹工作。一是高校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统筹做好基础工作。在“思想政治学科”建设中,学校要做好领导和引导,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才能做得更好。二是高校要按照高标准的课程教育需求,组织开展课程思想政治工作,这就需要学校充当领导者和组织者,实现从课程设置、课程针对性教学到“课程思政”建设的演进。三是高校还应注重与其他学校的合作、联系,与其他学校共享政策,进行互学互鉴,赋予他们自己的“课程思想”。四是高校应根据学校的重点特点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具体政策资源,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政策保障。五是落实和实行特聘教师巡回讲学制度,推进“课堂哲学与政治”建设,在师资队伍和具体学科改革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1]。

(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未能内化外部思想的领导力和榜样,最终会导致教学能力和价值的丧失。思政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规范的思想道德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属于自己的思政观念和素质修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及自我意识。但是,在将二者相融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所以,高校专业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道德品质的榜样,激发他们的服从性和学习热情。同时,把握时代潮流,贴近热点,进行有效引导,仅靠学习专业知识是无法支撑专业成长的,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必须做什么。根本的一点是要注重道德素养的培养和思想水平的提高,强烈认识到思想政治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

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从党中央到教育部和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并提出了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和目标,旨在将思政理念有效地灌输于学生的学习中,以有效落实思政教学。因此,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之间具有重要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加大课程思政的建设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其中,课程思政教育是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育和改革的方方面面,实现立德树人。在课程开发实践中,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将思想政治活动纳入专业课的思想政治内容中,将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实际的课程思政建设中要积极以学生的专业教育为出发点,发掘并探究专业教育中的思政要素,统筹规划,将思政要素有机地进行应用,通过思政要素的引入,积极体现思政教育的思想,从而在专业教育中充分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获得科学辩证的统一,让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得到生动体现。而专业教育就是教师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挥自己的课堂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机融合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相融合,建设符合学生发展的专项教学形式。此外,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通过在专业知识探究和实践中积极应用,以体现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引导作用。同时,在专业课学习思政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在科研和学术实践中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实践,确保专业素养和家国情怀的培养同时进行,努力培养时代新人,这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专业思政建设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性。通过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将道德修养内化到各种人、时代、学术和行政联系中,以立体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相结合,让学生能获得更深刻的教学体验;而且,从思政教育的角度看,一个专业的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如何设计等,都取决于本领域思政教师如何通过系统的培训,独立发挥作用,同向发展,所以如何落实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如何将相关学科知识及思政教育融入具体的专业教育中,是当前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所要研究的趋势和方向。在专业教育中进行思政教育,教师要在实际的专业知识讲授中帮助学生树立思政观念,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还要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充分发挥专业思政的引领作用[2]。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

(一)完善教学体制,打造强大的教师团队

要想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首先,要完善教学体制,制定教学制度。在教学体制建设中,只有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获得一致的认同,才能保证融合教学的有效性和持续稳定性发展,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学体制,以制约和规范融合的有效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仍然觉得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所以制度建设完成后,各高校领导要有效落实。在实际实施中,要完善高校的各项教学政策和规定,制定有关教学制度,成立符合融合思想的教师团队,以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和专业教育的进一步融合,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和规范实施。其次,要打造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学生教学中的主导者,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高校中,一般情况下,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各司其职,是独立的教育团队,将两者融合的大学较少,大多是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分开进行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形成思想政治教师与专业教师的融合,对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进行针对性地培训,让教师都能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拥有优质的思政品质和思想理念,在具体开展教学时,能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及时充电,学习最前卫的教学技术,培养自己的能力。

(二)注重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育质量

在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中,还要注重课程的实效性。一是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针对性强,能充分表现一个高校的教育情况。主要是根据高校发展的特点,制定符合高校发展实际的课程,其制定与修订都是以为国家培养重要人才为目的,侧重于满足学生群体的特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在校本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和专业教育共同发展,使二者得到共同运用。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发展特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在设计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注重学生的思政思想培养和树立,让学生能通过思政教育,在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时,将思政教育体现出来;教师要探寻和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学习思政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时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获得思想的升华和

提升。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起到“传道”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才能有效地为学生传道解惑。首先,思政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且品质高尚的高校教师。其次,大学生对专业都是初次接触,还有很多方面的能力都在成长阶段,他们的专长还很有吸引力,还在成长初期,其思想水平和价值观也很灵活,因此在实际的融合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思想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学生以后成功路上的引路人。所以,对于专业课教育的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讲道”。最后,专业教师要加强对时代和社会动态热点的认识和把握,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理论的不断更新,以应对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特点,重要的是不偏离专业的第一线、不偏离社会和时代的轨迹。高校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都要全面提升自己,紧跟时代脚步,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引導作用,让学生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思考,科学认识新事物、实时接收新信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3]。

(四)健全机制体制,改变教学模式

教育内容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教学内容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开展。作为公共课,思政课对学生的重要性不如专业课,这就要求高校转变教学思想,完善和健全教学机制和体系,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和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中,以有效体现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在专业教育中体现出的职业素养、探索创新以及职业规范的遵守等思政教育内容,将专业知识的教授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在专业传授中讲授道德规范以及道德素养的培养等,通过教师的影响力和引领作用,对专业的综合素养能力进行熏陶和教育,并通过专业教师所展现的个人魅力和品质,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职业方向发展。此外,还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实现有效的融合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育人机制,突出思政课与专业教育合作的有效性。专业课教师应该是学生知识传播的指导者,是学生专业素质提高的带头人,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领导作用。因此,高校要改变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融入专业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遵守学习规律,积极自主进行探究,以保证融合教学的整体教育质量。

(五)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完善网络专业教育体系

高校教育是新时代实践教育的重要领域,其职责也在发生变化。在高校发展中,思政教师要不断优化教育体系,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教育,仍须不断提高和增强高校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首先,教育模式要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教育的效益,配置充足的信息化设备和计算机设备,利用这些设备优化在线教育。例如,将思政课程融入到生活中,形成专门的思想政治网站,让学生浏览网站,接受知识的灌输。其次,在学生学习思政教育时,整合和充分运用微媒体,根据大学生特点爱好做好沟通,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以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及立体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后续活力。最后,在思政教育中,尽量多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在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制基础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专业情境,选择合适的案例作为教材。在实际模拟场景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此让学生不仅能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在积极思考的同时还能提高综合能力[4]。

(六)采用适度教育原则,讲究融入的艺术性

必须注意挖掘专业课的思政教育要素,强调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功能并不意味着思政教育可以成为主导课程。对于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工作,要把握好适度原则,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到专业知识教育中,坚持专业知识学习的主体,实现思想的共赢成长。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深入考察本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要素,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其次,避免“两张皮”教育,不能单纯地为了思政教育而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或是在专业教育中提供纯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道德讲授,而忽略了专业知识教育,造成脱节,要坚持思想和理性的有机统一。最后,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不宜过度,要适度,不宜追求完美,而应将思政课程与专业教育合力结合,将课程思政思想紧密融合进专业教学内容中,以达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教育培训的目的和效果[5]。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中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现代社会的内在要求,它们的融合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更全面的新时代人才。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从实际出发,将两者结合起来,根据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和各专业目标,更新教学方法和理念,将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专业教育中的思政资源,完善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在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思想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郭金梅,张静.国学教育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时效性的研究——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1):66-67.

[2]陈淑芬.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2):1-2.

[3]骆媛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融合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以“建筑装饰构造”课程为例[J].文教资料,2020,12(28):75-77.

[4]艾德星,杨渐雨.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探究[J].科教导刊,2021(32):13-15.

[5]舒保国,韩长进.“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专业课融合思政教育研究[J].时代教育(下旬),2020,2(5):3.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融合路径专业教育新时代
传统商贸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模式比较及融合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